深挖CARDS真正價值:Collector Crypt的五重護城河

原文 | Kyle(@0 xkyle__

編譯 | Odaily 星球日報(@OdailyChina

譯者| 叮噹(@XiaMiPP

編者按:最近,加密行業最火熱、也最有趣的敘事之一,來自於 Collector Crypt 將 TCG(集換式卡牌遊戲)帶上鍊的嘗試。其原生代幣 CARDS 在短時間內上漲近十倍,也讓人們重新思考加密與現實收藏品結合的潛力。本文作者 Kyle 聚焦於 Collector Crypt 的核心護城河,提出這是一個遠比常規 RWA 敘事更具深度與壁壘的項目。由於原文篇幅較長,Odaily 星球日報對內容進行了刪減與整理。同時需要提示,作者本人持有 CARDS,請讀者保持獨立判斷。

任何認為 CARDS “只是一個加密 RWA”的人,其實是嚴重低估了這個項目的價值。雖然這麼說並不完全錯誤,但卻過於簡化了 Collector Crypt 所搭建的商業模式。

我認為,Collector Crypt 實際上擁有多重護城河,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 代幣壁壘
  • 強大的分銷與物流能力
  • 創始人與項目利益高度一致
  • 獨特的供給側優勢
  • 韌性極強的商業模式

這些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視。過去幾天,TCG(集換式卡牌遊戲)敘事的爆發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小型淘金熱”的典型加密現象:人人都想去挖金子,試圖複製已有的成功。但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不是一個可以輕易複製的產品。

事實上,我甚至認為,和 SaaS 模式驅動的 AI Agents 不同(那類產品具備天然的規模化與複製優勢),複製一個 TCG RWA 的難度要比想象的高出 1000 倍。這是因為它背後涉及龐大的物流網絡與深厚的現實世界關係,這與大多數“純數字業務”的加密項目完全不同。寫幾行代碼、快速分叉功能,並不能讓一個 TCG 業務跑起來。

在我看來,強大的商業模式疊加高速增長的賽道,會形成複利般的優勢,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優勢將愈發難以被競爭者複製。Collector Crypt 的防禦力遠超大多數加密項目,它還有一個別人不具備的時間優勢:他們花費數年時間,搭建了那些枯燥卻至關重要的基礎設施——採購網絡、鑑定流程、物流體系,更重要的是,憑藉處理 7,500 萬美元交易的經驗,贏得了市場的信任與聲譽。

TCG 的市場機會

在進入 Collector Crypt 之前,我們先看看 TCG 的市場機會。雖然我並非行業專家,個人經驗也只是童年玩過《決鬥大師》,但這並不妨礙我看到其中的巨大潛力。這裡我們聚焦於寶可夢卡牌——這是 CARDS 當前的核心產品,也是整個 TCG 行業的基石。

寶可夢卡牌在過去 20 年裡累計上漲 3261%,漲幅居各類卡牌之首。更宏觀來看,藝術品、汽車與收藏品市場的規模甚至超過黃金市值,其中 TCG 在 2024 年已達到 74.3 億美元,並預計以 7.86% 的年複合增長率持續擴張。

不過,比起冰冷的數字,更重要的是驅動這些數據背後的社會趨勢和邏輯。基於我的觀察,有三個關鍵趨勢正在重塑這一市場:

千禧世代與 Z 世代的財富轉移

未來十年,全球財富將迎來最大規模的代際轉移,千禧世代與 Z 世代逐漸掌握資產分配權。這一群體對收藏品、潮玩和數字資產的接受度遠高於上一代,他們更願意為情緒價值與身份認同買單。Collector Crypt 所處的 TCG(集換式卡牌)賽道,正契合了這種代際偏好轉移

“Labubu 化”的社會

在社交媒體放大與消費主義驅動下,年輕人追捧具備符號意義的物品,如 Labubu、盲盒和限量版球鞋。收藏已不只是興趣,而是社交身份和文化標籤的外化。Collector Crypt 通過卡牌與代幣的結合,切入這一“符號消費”浪潮,使收藏既能滿足情緒價值,又能被金融化、流動化。

泡沫過後依舊增長

NFT 市場的狂熱已褪去,但卡牌等實物收藏的需求並未消失。相反,經歷泡沫洗禮後的玩家更看重稀缺性、真實價值與長期持有收益。Collector Crypt 在此背景下成長為新的承載體:既承接了數字資產玩家的金融化需求,也捕捉了收藏品市場穩步增長的趨勢。

Collector Crypt 的護城河

1.代幣護城河

CARDS 是 Collector Crypt 的原生代幣,在這裡,代幣的存在是合理的:

  • 這是一個高成長行業中的高速增長型業務,與加密行業存在強烈的主題交集;
  • 它提供了高度流動性的敞口,是該領域的“獨一份”,而這個領域恰恰是所有人都想進入的。

寶可夢卡牌玩家、加密交易者和球鞋收藏者往往比人們想象的更接近。理解 PSA 10 噴火龍價值的人,和理解數字代幣價值的人,幾乎就是同一群體。加密交易者天性投機,而當投機與 TCG 結合時,代幣自然能夠釋放此前無法被滿足的潛在需求。並非所有人都想直接購買寶可夢卡牌,但如果能用一種代幣在某種程度上代表整個 TCG 市場,那將極具吸引力。

數據已經驗證了這種趨勢——2025 年,卡牌代幣化交易量呈指數級增長。

CARDS 提供了對該垂直領域的流動性敞口,而這一領域又是“超級金融化”(hyperfinancialization)敘事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密行業中最成功的產品無一不是圍繞“金融化”展開的:無論是 DeFi、永續合約 DEX,還是預測市場。如今,寶可夢市場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另類資產之一。

與此同時,CARDS 背靠一個基本面穩健的高速成長業務。其他代幣往往只能押注於某個主題,而缺乏基本面支撐,充其量只是 Beta 敞口,無法真正捕捉 Alpha。而目前,CARDS 是市場上唯一能被個人投資者流動性押注的標的:Courtyard 沒有代幣,Phygitals 的交易量不足,即使發行代幣也缺乏投資價值。

因此,當“成長性基本面”與“巨大市場規模”疊加時,CARDS 就成為一顆“金蛋”——一個基本面良好、持續增長的代幣,坐落於一個擁有龐大且擴張中的 TAM(總可尋址市場)的行業之中。

2. 深度分銷與物流護城河

很多人忽視了這一點。Collector Crypt 之所以難以被複制,核心在於其在分銷與物流上的優勢。

首先,Collector Crypt 是 eBay 上最大的卡牌買家之一,每週採購約 50 萬美元的卡牌。他們自研了全球首個端到端 eBay 拍賣爬取工具,能夠每天監控數千場拍賣,依靠專有算法定價,並同時對數百到上千張卡牌出價。全球沒有其他團隊具備這種能力。

不僅如此,在他們參與的多數拍賣行裡,Collector Crypt 已經是最大買家。長期大額採購帶來的關係與聲譽,是後來者極難複製的壁壘。

更關鍵的是,他們在採購、物流、鏈上鑄造的全流程上高度高效。這不僅是寫代碼,而是極致的運營效率:以最短時間完成庫存入庫、鑑定、掃描和上鍊。這本身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在驗證環節,Collector Crypt 有專業鑑定人員把關,並且設立了完備的售後機制。例如 CEO Tuom Holmberg 在播客中提到,如果發現所售卡牌不是真品,Collector Crypt 會提供 100% 退款。在一個充斥詐騙的行業裡,這種誠信尤為珍貴。

這些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多年積累的結果。

3. 創始人護城河

Collector Crypt 能有今天的成就,離不開 CEO Tuom Holmberg。他在 TCG 領域深耕數十年,是一位原則堅定、對卡牌充滿熱情的人。雖然曾經是生物科技高管,但最終選擇投身 TCG,這是他畢生的興趣所在。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將融資資金全部用於採購卡牌,而不是個人享受。他仍開著 2021 年的二手 Prius,卻帶領 Collector Crypt 實現了 7500 萬美元營收。他的代幣鎖倉超過 12 個月,面對無數私下收購報價,依舊堅守誠信與長期願景。

這種創始人與市場的契合度極為罕見,無法偽造,也難以競爭。當一個創始人真心熱愛自己的事業,並將每一美元重新投入業務建設時,競爭對手面對的不只是公司,而是他的人生事業。

4. 資源獲取護城河

Collector Crypt 在“卡牌資源獲取”上優勢明顯,尤其是在提供高價值獎池方面。很多用戶反饋 Collector Crypt 的抽卡獎勵比 Phygitals、Grailed 等平臺更具性價比。這對依賴“二八定律”的抽卡機制至關重要:20% 的稀有獎勵驅動 80% 的交易量。能否採購到最佳卡牌並投放獎池,直接決定平臺交易活躍度。

這對核心玩家尤為重要。重度用戶往往不會選擇庫存劣質或未評級卡牌的平臺,而 Collector Crypt 在這方面表現出色,因此像頭部交易所或永續 DEX 一樣,能牢牢吸引“鯨魚”用戶,驅動大部分交易量。

5. 抗壓的商業模式

最終,這些優勢匯聚成 Collector Crypt 在市場中的統治地位。

圖片來源:dune.com

與競爭對手 Courtyard 相比,後者融資 4300 萬美元,而 Collector Crypt 融資不到 300 萬美元,卻已經做到其收入的三分之二,並且只依靠寶可夢卡牌。

這一切都發生在過去 8 個月裡,Collector Crypt 月均淨營收環比增長 69%,並且是在熊市環境下實現的。

Collector Crypt 已實現盈利:7500 萬美元營收中,利潤達到 700–1000 萬美元,是真正有現金流的產品。

最重要的是,單位經濟效益非常出色,尤其是 Gacha。用戶花 50 美元,期望回報為 53.5 美元,而 Collector Crypt 的利潤來自以 15% 折扣回購用戶不想要的卡牌。這既保證了用戶的正期望收益,又讓平臺獲得可持續利潤。

隨著體育卡牌的上線,Collector Crypt 的市場空間(TAM)將進一步擴張。更重要的是,這一模式具備極強的可擴展性:他們已經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從零做到 7500 萬美元營收,且團隊規模精簡。

綜上,Collector Crypt 是一個極具壁壘的優質業務。

催化劑

在這些壁壘之外,Collector Crypt 還擁有清晰的增長催化劑:

橫向擴張至其他 IP

未來最大的增長驅動在於擴展至更多品類,例如 NBA 和《萬智牌》(MTG)。

  • MTG 佔 TCG 市場約 20%(寶可夢約 65%)。若能成功引入 MTG,Collector Crypt 不僅能捕獲全新受眾,還能強化其作為“卡牌數字化橋樑”的地位。不同 IP 之間的用戶溢出效應會進一步提升整體流動性。
  • NBA 卡牌則能觸達更廣泛的主流體育粉絲,吸引超出核心 TCG 圈層的大眾群體。

受眾多元化帶來的抗風險能力

目前 Collector Crypt 仍高度依賴寶可夢 (~65% 市場份額)。通過擴展至 MTG、NBA 等領域,Collector Crypt 不再只是“寶可夢平臺”,而是綜合收藏品平臺,用戶與收入結構更具韌性,網絡效應也將持續增強。

風險

庫存風險

目前最大問題是庫存供給不足——卡牌一經上架便被搶購一空,需求遠超供應。這雖是“好問題”,但依然會限制增長。市場對 CEO Tuom Holmberg 的執行力充滿信心,相信其有能力找到解決方案。

估值風險

當前估值約 4 億美元 FDV,看似偏高。

但反過來看,如果庫存問題得到解決,併成功擴展至體育等更大市場,4 億美元的估值並不算離譜。更重要的是,未來一年僅有約 3.5% 的代幣解鎖,實際流通市值僅佔 FDV 的 8.11%。

結論

Collector Crypt 是一個集高成長、強基本面、護城河和清晰擴張路徑於一體的業務。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3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