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 8 月底 ETH 一度觸及 4,957 美元不到兩周,Token Terminal 最新數據顯示,以太坊鏈上穩定幣總供應量攀上 1,650 億美元歷史高點,為屢創新高的行情再添柴火,但在這片看似燦爛的煙火下,網路基本面卻悄悄熄火:8 月營收僅 1,410 萬美元,較 7 月驟減 44%,同時間 Gas 支出也滑落 20%。幣價與採用衝鋒,收入與鏈上活動卻同步降溫,這組背離數據正成為市場眉頭深鎖的核心矛盾。
幣價、穩定幣雙雙登頂,營收卻下滑
從價格與用戶面觀察,以太坊 8 月的確交出亮眼成績:穩定幣流通量創下 1,650 億美元新高,ETH 價格也在 24 日寫下 4,957 美元里程碑。但根據 Token Terminal 數據,當月用於銷毀的網路費用僅 1,410 萬美元,相較 7 月的 2,560 萬美元大幅縮水,整體 Gas 支出也從 4,960 萬美元降至 3,970 萬美元,價格、採用與營收分道揚鑣。
這些跡象都顯示了,以太坊主網的營收能力已經大不如前。
Dencun 與 Layer-2:把流量搬離主網
Dencun 核心提案 EIP-4844 大幅壓低 Layer-2 上鏈成本,讓 Arbitrum、Optimism 等擴容網路的平均手續費降至主網的十分之一以下。Token Terminal 統計顯示,今年主網平均 Gas 價格比去年腰斬 95%,交易熱度因此加速外流至 Layer-2,主網收入自然跟著縮水。
分析指出,穩定幣清算已佔以太坊約七成交易量、四成費用收入,雖維持高頻,但單筆利潤遠低於 NFT 或 DeFi 操作,同時 Binance 研究 指出 8 月 NFT 銷售額再跌 19.6%,使主網高價值活動雪上加霜。
機構資金撐場,虛胖疑慮浮現
儘管鏈上獲利失速,資本市場仍持續加碼 ETH。公關公司 Etherealize 9 月完成 4,000 萬美元募資,Bitwise 投資長 Matt Hougan 認為:「機構被 ETH 質押收益與通膨率趨減雙特性吸引。」
「機構和傳統金融投資者被 ETH 的收益特徵所吸引,例如質押 ETH 以產生收益。」
ETF 申請、質押鎖倉與回購活動,共同壓縮流通籌碼,短線穩住價格。然而,第三季仍有 5.7 億美元鯨魚拋售待消化,9 月 1 日 WLFI 代幣空投導致 Gas 飆漲千%的插曲,也再度提醒市場:偶發事件創造的費用高點,並非長期收入的護城河。
下一步:低費結算層能否與價值捕獲共存
從「全球電腦」到「全球結算層」,以太坊正嘗試用低費用換高吞吐量,未來價值捕獲勢必更多仰賴銷毀機制強化 ETH 稀缺性,以及質押收益分配。對投資者而言,單純盯著幣價容易忽視基本面轉變:如果交易量持續外移、收入結構過度集中,幣價終將面臨估值修正壓力。短期樂觀情緒或許還能帶來新高,但要支撐長期市值,關鍵在於 Layer-2 能否反哺主網安全,並且發展出新的費用、收益與應用生態循環。
總結來看,以太坊 8 月的成績單揭示了「繁榮與隱憂並存」的雙面性。穩定幣供應與 ETH 價格雙創歷史新高,卻無法阻止營收與鏈上活動同步下滑。這場去中心化經濟體的自我革新,終須在「用戶體驗」與「網路價值」間找到平衡點。投資者若想跟緊下一段成長故事,不能僅靠價格抉擇,而要持續追蹤鏈上真實經濟脈動,才能分辨火熱敘事下的實與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