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4 年初上線以來,Pump.fun一直是Solana 生態最受矚目的 meme 幣發射平臺。它最初只是一個低門檻的建幣工具,卻在一年半的時間裡,成長為一個兼具 發幣、直播和創作者資本市場的綜合平臺。
2025 年8月份,Pump.fun憑藉 8 億美元的累計收入和超過 70%的市場份額繼續領跑,不過,平臺並沒有停留在“meme賭場”的標籤,而是通過直播、CCMs(創作者資本市場)、Ascend 動態費用機制等一系列動作,進一步鞏固了其霸主地位。
直播:把 meme 幣變成社交與娛樂
Pump.fun 在 2024 年嘗試加入直播功能,讓創作者能夠邊發幣邊與社區互動。
最初這種模式因“博眼球”過火行為而引發爭議:有人在直播中酗酒、放火,甚至虐待動物。平臺在 2024 年 11 月曾緊急下線直播,重建審核機制。但隨著 2025 年的重新上線,直播功能逐漸迴歸正軌,成為 Pump.fun 的流量中樞。
數據表明,直播不僅提升了用戶粘性,還帶來了切實的收益。
以主播 Rasmr 為例,在 Ascend 上線前,他的單日收入僅 5.12 美元,但在新費率機制上線後的次日,他的收入暴漲至 2290 美元。
另一個創作者 Jytol 表示,自己平時直播的平均觀眾數只有 4 人,上線後漲到 15 人,收入從 2.33 美元增加到 9.30 美元。雖然金額不算巨大,但對普通創作者來說,這種增長速度遠超傳統平臺 Twitch 或 Kick 的盈利模式。
直播的意義在於,它把 meme 幣的發行過程變成了一場 社交與娛樂事件。用戶不再只是冷冰冰地買幣,而是通過直播與創作者實時互動。就像一位主播所說:“Pump.fun 讓普通人也能在小社區裡直播賺錢,這比在 Twitch 上一年賺的都多。”
CCMs:創作者資本市場的雛形
直播帶來流量,但如何把流量轉化為長期價值?Pump.fun 的答案是 CCMs(Creator Capital Markets,創作者資本市場)。
在 CCMs 邏輯下,每個創作者不只是發幣的人,更是一個“可被投資的標的”。用戶能通過他們發行的代幣,間接押注創作者的聲譽和影響力。
例如,Pump.fun 的 Basedd House 彙集了一群簽約主播,他們既是內容創作者,也是代幣發行人。其中創作者 Goon 在三個月內就賺取了 9400 美元的創作者費用。
這實際上是把“社交資本”金融化:創作者的流量和社區粘性越強,他們的代幣就越有價值。相較於傳統 meme 幣只靠梗和短期炒作,CCMs 提供了一個長期綁定創作者與用戶的制度框架,推動 Pump.fun 向 創作者經濟平臺 過渡。
Ascend:動態費用帶來的制度升級
2025 年 9 月,Pump.fun 推出了 Project Ascend,徹底重塑了平臺的激勵機制。新模式的核心是動態費率:創作者在每筆交易中都能獲得一部分費用,但這個比例會隨著代幣市值的上升逐步下降。
在市值 8.8 萬至 30 萬美元之間,創作者能獲得最高 0.95% 的交易費;
隨著市值提升到 2000 萬美元,費率會下降到 0.05%,但此時交易量已大大增加。
效果立竿見影:
Ascend 上線後 24 小時內,創作者總共賺取超過 240 萬美元,而在上線前一天,這一數字僅為 19.8 萬美元;
有創作者單日收入超過 8 萬美元,這是過去無法想象的數字;
平臺整體費用收入在上線日達到 255 萬美元,一度超越了衍生品巨頭Hyperliquid。
正如 Dune 分析師 Adam Tehc 所說:“創作者是 meme 幣經濟的核心。更好的激勵會讓他們在這個生態中的地位更強。”
用戶體驗:極簡設計與即時滿足
除了各種巧妙的設計機制,Pump.fun 的用戶體驗也是是讓平臺爆火的“軟實力”。在 Pump.fun 上,任何人只需輸入代幣名稱、符號,並上傳一張圖片,就能在幾分鐘內完成 meme 幣的創建 。
平臺採用的 bonding curve(曲線定價機制) 取代了傳統的訂單簿和流動性池,意味著用戶不需要學習複雜的交易規則:
當用戶想要購買代幣時,他們會將資金(比如 ETH 或 USDT)發送到智能合約中。合約會根據 Bonding Curve 的公式計算出當前流通量對應的價格,然後鑄造新代幣給用戶。由於新代幣的發行增加了總流通量,下一次購買的價格會更高。
賣出:當用戶想要出售代幣時,他們會將代幣發送回智能合約進行銷燬。合約會根據流通量對應的價格,從合約中取出資金退還給用戶。由於代幣的銷燬減少了總流通量,下一次出售的價格會更低。
這種清晰直觀的機制,與平臺實時更新的價格曲線和圖表,帶來了強烈的即時反饋。
數據顯示,自 2024 年以來,Pump.fun 已經吸引了數百萬用戶嘗試發幣,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第一次接觸區塊鏈應用,正是這種極簡 UI 和即時滿足感,讓 Pump.fun 成為了 meme 文化的天然孵化器。
結語:從“樂園”到“生態”
Pump.fun 的頭部地位,源於它在多個維度上的持續進化:
數據上,它以絕對的收入和市佔率建立起護城河;
機制上,Project Ascend 把短期投機轉化成了長期創作者生態;
體驗上,極簡流程和即時反饋讓它成為 meme 的天然發生場;
而 KOL 與社區,則為它注入了真正的傳播凝聚勢能。
這一切,讓 Pump.fun 早已不止是“投機樂園”,更成為一個真正的創作者經濟平臺。
所以無論 meme 賽道如何風雲變幻—你大哥,終究是你大哥。在下一個爆發週期裡,它依然會是最不容忽視的那個舞臺。
作者:Seedco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