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AI大洗牌:Virtuals失寵,DeFAI與預測AI搶風口

avatar
ODAILY
09-15

原文作者:0 xJeff

原文編譯:Tim,PANews

自五月份第一篇關於主流 AI 趨勢的文章發佈以來,市場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

  • 市場情緒和公平啟動的 AI 代理代幣數量雙雙下跌
  • 敘事轉變
  • 生態系統參與者發生新舊交替
  • Web 3 人工智能生態的價值主張更加清晰
  • 機構和巨鯨面臨更多的 AI 投資機會
  • 轉向真實產品與應用,而非炒作
  • 其他

在本文中,我們將回顧並盤點過去幾個月的動態、分析當前趨勢、梳理市場領軍者、研判行業發展方向,並探討如何為未來走勢做好最佳佈局。

讓我們開始。

自今年以來,鏈上戰壕裡的日子一直很艱難。

首先:我們有太多的代幣,分散了流動性和注意力

其次:加密推特上廢話連篇的人和 AI 垃圾內容太多,分散了人們對優質內容的注意力

第三:拉盤不如以前強勁,並將繼續下降

第四:遊戲版本迭代非常快,如果你不是隨時關注或者有正確的信息渠道,就很難跟上節奏。

回顧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特朗普家族 Meme 幣、名人幣以及 ICM、創作者幣和 Pump ICO 等熱門項目吸引了市場絕大部分活躍的流動性,留給 AI 板塊的資金寥寥無幾。

AI Agent 生態系統:從概念炒作到產品落地

正因如此,好的機會變得極為稀缺,擁有最多開發者數量的頭號 AI Agent 項目 Virtuals,成為了人們備受期待的生態。Genesis 首發項目表現相當不錯,偶爾會出現熱度高漲的 5-20 倍回報項目。

然而,這種情況僅持續了 1-2 個月,因為說到底,這個生態系統的重點在於炒作新項目。當缺乏令人興奮的新項目推出時,關注度和炒作熱度便會消退,"積分"也就變得一文不值。

這種情緒變化促使投資者、投機者變得更加精挑細選,注重產品實質而非市場炒作。

兩大 AI Agent 趨勢正顯現:

1. 投資者將注意力從 Virtuals Genesis 啟動項目轉移到有選擇地投資優質的 Virtuals 代理團隊上。

有些團隊早先推出了他們的代幣,但面臨著巨大的拋售壓力,現在他們將推出全新重要產品或功能。

還有一些新團隊在 Virtuals 上推出更完善的產品。他們並非是在兩三個月內構建最小可行產品,而是在發幣後立即推出產品。

其中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團隊:

  • ArAIstotle:AI 事實核查平臺
  • PredictBase:去中心化預測市場
  • Mamo:個人財務助手(由 Moonwell 團隊開發)
  • Billy Bets:體育預測智能體、引擎、聚合平臺
  • Backroom:人工智能驅動的 SocialFi 應用

接下來趨勢很可能會延續,即優質項目仍將稀缺,但倘若你密切關注 Virtuals 上有潛力的 AI Agent 團隊動態,捕捉到下一個 10-50 倍回報項目的概率將大幅提升。

2. 投資者將注意力從 Virtuals 轉向其他更具潛力的 AI 代理生態

CreatorBid 憑藉其高品質的上幣策略,通過 Bittensor 子網推出具有明確實用性、實際用例的 AI 產品,成功贏得了心智佔有率和投資者青睞。

另外,團隊專注於通過產品、合作伙伴關係和營銷為現有團隊提供支持,CreatorBid 成功躋身 AI 代理生態系統的前列。

玩家們將 Holoworld 推出的 Launch 平臺稱為抽獎式啟動平臺(HoloDraw),用戶可通過購買門票(每張門票代表 0.5 SOL 在 bonding curve 的購買力)參與抽獎。35%的代幣供應量將預留用於 HoloDraw 抽獎,若用戶未中籤,還可參與安慰獎池的二次抽獎(佔供應量的 5%)。HOLO 以 15 億美元完全稀釋估值成功上線 Upbit 交易所,引發社區熱烈追捧。

其他項目如 OpenServ 正專注於孵化團隊,力求先推出產品、吸引用戶並實現創收,待時機成熟再發行代幣;與此同時,OpenServ 繼續為消費者開發其去中心化 n 8 n 產品。

接下來:Coinbase 上的頂級代理項目將繼續在預測賽道尋找產品市場契合點,同時 Coinbase 持續致力於增強 BID 的價值積累(這是他們目前的痛點)。

其他生態系統繼續採取產品優先的策略,其代幣可能會受到衝擊,但一旦它們推出旗艦用例、產品或團隊,代幣估值勢必會上漲。

值得關注的關鍵生態系統:CreatorBid、OpenServ、Holoworld、Arc、Loomlay、ElizaOS

除了 AI 代理之外,資本集中在少數幾個敘事和垂直領域:

去中心化 AI:從原始智能到智能產品化

DeAI 仍然是鯨魚和機構投資者最青睞的板塊。

去中心化計算仍是營收最高的細分領域。Aethir 年收入達八位數,Chutes 通過開放路由平臺每日處理 500-1000 億個代幣。

基於聯邦學習的隱私保護 AI 技術正加速落地。Flock 與 Web 2 企業和政府機構達成合作,構建隱私保護型垂直領域 AI 解決方案,同時實現產品市場契合與代幣市場契合。最新合作案例包括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香港政府官方 AI 服務商及 CIMG。

達爾文式 AI 生態迅猛發展。Bittensor 已擴展至 128 個子網,Sentient 推出全球最大協同智能網絡 GRID,並正以"artifact"子網架構搭建達爾文式 AI 生態系統。

FractionAI 等項目則將達爾文式 AI 應用於遊戲領域,用戶可部署 AI 代理進行對抗競賽,涵蓋 Polymarket 預測、智能體對戰、井字棋、足球等多種場景。

預測 AI 臨近產業化階段。多個 Bittensor 子網證明大規模去中心化智能創建能顯著提升模型性能:SN 18 宙斯網絡、SN 44 評分網絡與 SN 50 合成網絡均超越基準測試和最先進模型。其中 SN 44 通過 Sire 體育博彩策略實現信號變現(頂級體育對沖基金運用其策略部署 3 億美元資金)。

DeAI 中最新的領域之一是數據,主要包括數據標註、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數據服務和評估(是的,這是 Web 2 中資金投入和採用價值最高的第一和第二領域)。

數據標註、人類反饋強化學習(RLHF)是一項勞動密集型工作。Web 3 允許來自任何地區的參與者通過代幣激勵參與標註、註釋、評級、反饋等工作,從而降低相關成本。

該領域的主要參與者包括:SapienAI、FractionAI、PerleAI、PublicAI、SN 52 Dojo、Synesis One。

DeFi x AI (DeFAI) :從概念驗證到完全自主的金融代理

DeFAI 的發展歷程:從第一季度的抽象層和未能落地的類 GPT 交互界面,到第二季度實現協助用戶管理資金的個性化代理概念驗證,再到第三季度全面推出完全自主的金融代理系統,並構建了高度可擴展且可驗證的基礎設施。

快速的技術進步,以 Giza 等玩家為代表的項目正引領整個賽道。Giza 已實現近 20 億美元的代理交易量,並全天候管理著 2000 萬美元的代理資產。

新推出的 Swarm Finance + Pulse(Pendle 代理)標誌著代理為用戶優化閒置資金的新時代開端。

Almanak 緊隨其後,採用高度可擴展且可驗證的基礎設施,利用代理群和智能合約(異步代幣化金庫)構建了一套系統架構,使 AI 不直接管理用戶資金。

這能完全保護投資者免受幻覺和 AI 黑客、漏洞利用的侵害,創造一個讓機構和巨鯨能夠安全存入大量資金的環境。Almanak 的量化創建平臺還允許任何人在幾分鐘內啟動量化策略,而無需耗費數週時間。

DeFAI 用例的進展:

值得關注的主要玩家:Giza, Almanak, Cod 3 x, Theoriq

接下去如何發展?

預測 AI 是擁有最佳不對稱押注機會的領域之一。預測市場的總可尋址市場(TAM)遠超 Web 3 範疇,比如來自各行各業的用戶登錄 Polymarket 和 Kalshi 平臺,可以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預測。

基於預測市場構建的 AI 和工具將能夠從該領域的增長中捕獲巨大價值。尤其是擁有用戶漏斗的消費者應用程序和替代性預測市場、代理將脫穎而出。流動性仍是最大障礙,然而 AI 做市商和金庫產品的出現很可能有助於改善各市場的流動性狀況。

數據將成為今年第四季度的重點。隨著"有用"數據愈發稀缺,Web 3 數據服務商將面臨來自 Web 2 和 Web 3 AI 實驗室更強烈的需求。數據是最大的護城河與瓶頸。

AI 代理與 AI 代理生態因其簡單性和公平啟動特性,仍將持續吸引鏈上玩家和加密推特社區的關注。高回報機會將變得更加稀缺,但能夠脫穎而出的優質項目仍可能實現 10-50 倍增長(這類項目的流動性依然會相當薄弱,請務必謹慎行事)。

DeFAI 將發展到這樣一個階段:頂級玩家將成為頂級 DeFi 協議(AAVE、Pendle、Fluid、Uniswap、Aerodrome 等)鉅額 TVL 與交易量的關鍵推動力。覆蓋更多 DeFi 應用場景、實現更復雜的策略、提供更優的執行能力,並構建更安全的風險護欄與基礎設施。

結語

戰場的殘酷仍將持續,大量代幣將消亡,注意力會分散,有些人將離開。

然而,就在這片混沌之中,下一輪 Web 3 AI 浪潮的基礎正在此刻奠定。

下一輪浪潮的引領者將是那些:

  • 解決實際問題
  • 吸引高黏性用戶
  • 打造經得起敘事轉變的產品

諷刺的是,最大的贏家最初會顯得平淡無奇(乏味的基礎設施、隱私、數據),直到某一天它們突然不再平淡。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