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深潮 TechFlow
9月17日,Aster完成TGE,$ASTER代幣首日表現超出市場預期。
數據顯示,代幣在上線不到24小時內,總交易量突破3.1億美元,新增超過33萬個獨立錢包地址。開盤價0.03015美元,日內最高觸及0.528美元,單日漲幅約1650%。平臺的 TVL 也從3.5億美元激增至10億美元。
這樣的開局確實令人矚目。
產品好用和有人用,才是空投之後 DEX 們的基本盤,也決定著某個項目是否有收入進行回購,從而進一步提升代幣價值。
一個更本質的問題值得探討:當 Hyperliquid 已經用“性能即正義”的路線佔據永續 DEX 半壁江山,月交易量突破3300億美元時,這個賽道的同類產品們,還有其他路徑可走嗎?
Aster 的某些產品細節,正在回答這個問題。
今年6月,Binance創始人CZ在社媒上提出了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如果你要購買價值10億美元的代幣,你不會希望其他人在訂單完成前就看到它。”他直言,永續DEX需要“暗池”功能。
Aster 選擇的正是這條“隱私優先”的路線。作為由Astherus和APX Finance合併而來、獲得YZi Labs(原Binance Labs)支持的永續DEX,Aster沒有追隨 Hyperliquid 的性能競賽,而是聚焦於解決另一個痛點:
在區塊鏈的透明世界裡,如何讓大額交易者不再為“被看見”付出代價?
當一個賽道的領先者已經如此強大,後來者是應該在同一條路上追趕,還是開闢全新的路徑?
Aster的選擇,或許能給出一些啟發。
Thanks for reading 深潮 TechFlow ! Subscribe for free to receive new posts and support my work.
Aster的產品密碼:在永續DEX找到自己的定位
產品功能全景:為不同的交易者設計
理解Aster的產品設計,要從其雙模式架構說起。平臺精準服務兩類完全不同的用戶群體。
Simple Mode 瞄準追求速度和更偏 degen 策略的交易者。
一鍵下單、自動MEV防護,以及那個很難不讓人注意到的1001倍槓桿。當Hyperliquid提供50倍、多數CEX提供100-125倍槓桿時,Aster直接將數字推到了四位數。這看似激進,但確實瞄準了特定用戶群體。
另一方面,Pro Mode則是專業交易者的領地。
這裡有完整的訂單簿深度、專業圖表工具、網格交易,當然還有上文提到的 Hidden Orders。同時,平臺的費率結構也頗具競爭力:
根據公開信息,Aster的Maker費率為0.010%、Taker費率為0.035%,而Hyperliquid為0.015%/0.045%。雖然差異看似微小,但對高頻交易者來說,這些基點的差異會在大量交易後形成可觀的成本差異。
跨鏈能力是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特點。Aster支持BNB Chain、Ethereum、Solana、Arbitrum等7條以上的鏈,用戶無需進行跨鏈橋接即可切換。截至9月,平臺的 TVL 也達到3.6億美元,顯示了一定的市場認可度。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美股永續合約功能。Aster提供蘋果、微軟、英偉達等多支美股藍籌的24/7交易,完全用加密貨幣結算。
USDF:讓閒置保證金也能生息
除了交易功能的創新,Aster在資本效率上的創新同樣值得關注。傳統的永續交易中,作為保證金的USDT或USDC只是靜靜地躺在賬戶裡,不產生任何收益。但在Aster,用戶可以選擇使用 USDF 作為保證金。
USDF是什麼?簡單說,它是一種Delta中性收益型穩定幣,由Lista DAO發行,通過將底層資產投入到低風險的DeFi協議中產生收益。
作為BNB Chain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USDF不僅為用戶提供穩定收益,也進一步強化了鏈上TVL的穩定性。
根據平臺最新數據,存入 USDF 目前的APY已經達到了4.5 %,而使用 USDF 的APY 更是達到了12.2%左右,這個收益率在當前市場環境下相當可觀。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鼓勵USDF的使用,Aster在其空投積分系統中給予USDF持有者20倍的積分加成。同時,Trade & Earn計劃規定,每個賬戶最多可以有10萬USDF參與交易獎勵計算,這既鼓勵了採用,又防止了大戶壟斷獎勵池。
Hidden Orders:為大額交易者提供的隱私選擇
在瞭解了Aster的整體產品佈局和資本效率創新後,我們來看其另一個差異化功能,Hidden Orders。
去年11月,外網知名交易員James Wynn在Hyperliquid平臺上建立了價值超過1億美元的多頭倉位,這個巨大的倉位完全暴露在公開訂單簿上。
其他交易者很快注意到了這頭"大魚",開始有針對性地狙擊他的倉位。通過協同操縱價格,他們成功觸發了連環清算,Wynn最終損失了超過2000萬美元的賬面利潤。
對那些需要執行大額交易的機構和巨鯨來說,"被看見"往往意味著額外的成本。
Aster的Hidden Orders功能基於零知識證明技術,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當交易者在Aster Pro模式下選擇隱藏訂單時,訂單信息會通過ZK電路加密,只有撮合引擎能夠驗證訂單的有效性,而無需知道具體內容。訂單保持價格-時間優先級,但在成交前完全不可見。
這意味著他們可以在DEX上執行大額交易策略,而不必擔心被搶先交易或被惡意狙擊。重視隱私的交易者們,也多了一個新選擇。
DEX 市場一超多強,特色很重要
如果說2024年是永續DEX的爆發年,那麼2025年就是格局初定的關鍵時刻。
根據dYdX 之前發佈的年度報告,DEX衍生品交易量在2024年增長132%,達到1.5萬億美元,預計2025年全年將達到3.48萬億美元。這個增長速度遠超現貨 DEX,也讓 CEX 開始正視這個新興力量。
在快速增長的市場中,不同平臺選擇了不同的發展路徑。
但 Hyperliquid 無疑是最耀眼的明星。Aster選擇了一條完全不同的路徑,而是解決另一個痛點:交易隱私。
這種選擇背後有清晰的市場洞察。永續DEX的用戶可以粗略分為三類:散戶投機者關注槓桿和費率,專業交易者重視執行質量和工具,而機構和巨鯨則最在意隱私和市場深度。Hyperliquid很好地服務了前兩類用戶,但第三類用戶的需求,目前看似乎仍未被充分滿足。
根據 DefiLlama 的數據,過去30天,Aster 的交易量約為167億美元,更重要的是增長趨勢。
Aster在2025年6月創下了340 億美元的月交易量紀錄,累計交易量超過 5170 億美元。這樣的交易量已經讓 Aster 穩居永續DEX的第一梯隊。考慮到其今年3月才完成品牌重塑,這個增速相當可觀。
從這個角度看,Aster的隱私路線不是要替代Hyperliquid,而是要開闢一個新的細分市場。當市場足夠大時,不同定位的平臺都能依據自己的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就像今天的CEX市場,Binance、Coinbase、OKX各有所長,服務不同的用戶群體。
BNB Chain 生態協同,Aster 不是獨行俠
在加密世界,"誰投資了你"往往和"你做什麼"同樣重要。
對Aster來說,YZi Labs(原Binance Labs)的支持不僅是一張信任背書,更可能決定其未來的發展軌跡。
今年3月,當Astherus和APX Finance宣佈合併成為Aster時,YZi Labs的背書讓市場迅速認可了這個“新”品牌。畢竟,在充斥著各種"創新"的DeFi世界,有實力背景的項目更容易獲得用戶信任。
更實際的價值可能在於生態資源的潛在共享。
雖然YZi Labs已經獨立運營,但其團隊成員大多來自Binance Labs,對 Binance 生態的理解和人脈關係並未消失。這種軟連接在關鍵時刻可能發揮作用,比如在尋求流動性支持或生態合作時。
如果說Hyperliquid選擇了獨立發展的路線,不接 VC 投資,不在其他公鏈生態多點開花;那麼 Aster 則明確走向了生態協同的路線。
根據公開信息,Aster已經與PancakeSwap、Trust Wallet、SafePal等BNB Chain生態的核心項目建立了合作關係。
PancakeSwap的合作尤其值得關注。作為BNB Chain上最大的DEX,PancakeSwap擁有數十億美元的流動性。雖然具體的流動性共享機制尚未公開,但這種合作至少意味著用戶基礎的潛在互通。PancakeSwap的用戶如果想嘗試永續交易,Aster會是自然的選擇。
Trust Wallet和SafePal的集成則解決了另一個問題:用戶入口。這兩個錢包在全球擁有數千萬用戶,直接集成意味著這些用戶可以在錢包內無縫訪問Aster。相比需要單獨訪問網站的DEX,這種便利性不容小覷。
最有趣的可能是與Four.meme的合作。Four.meme是BNB Chain上的meme幣發射平臺,Aster與其合作,試圖捕獲meme幣交易者這個高度活躍的群體。考慮到meme幣交易者往往偏好高槓杆投機,這種用戶畫像的匹配度很高。
綜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到,Aster 這種聯盟策略的邏輯很清晰:在DeFi的世界裡,流動性是最稀缺的資源。與其從零開始構建,不如通過合作快速獲得初始流動性和用戶基礎。這雖然意味著要分享部分收益,但能大大降低冷啟動的難度。
另一個可能被忽視的話題,則是 Aster 之前的合併。
零知識證明在理論上很美好,但在實際應用中,特別是在高頻交易環境下的實施,需要極強的工程能力。這也是為什麼儘管ZK技術已經被討論多年,真正在DEX中大規模應用的案例依然寥寥無幾。
Aster 的技術積累,很大程度上來自合併。根據官方數據,Astherus 和 APX Finance 在合併前累計處理了超過2580億美元的交易量。這種經驗的整合,加上YZi Labs(原Binance Labs)的支持,為 Aster 提供了獨特的發展優勢。
總體上,YZi Labs的加持不僅意味著資金,更意味著整個Binance生態的潛在資源。與PancakeSwap、Trust Wallet等平臺的整合,讓Aster能夠快速建立流動性網絡,而這恰恰是大多數新DEX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完整的生態協同並非Aster獨有。
其他永續DEX也在尋求各自的生態支持。Jupiter有Solana生態,之前的 Vertex 有Arbitrum支持。這種生態站隊可能會成為永續DEX競爭的新維度:
不只是產品和技術的比拼,更是背後生態資源的較量。
突圍之路
Aster的機會在於不試圖成為“下一個Hyperliquid”,而是成為第一個Aster。鏈上 DEX 的市場足夠大,容得下不同定位的玩家。
關鍵在於接下來有限時間窗裡的執行能力。
首先,Hidden Orders功能需要真正被機構採用。這需要不僅是技術上的完善,更需要市場教育和信任建立。
其次,與Binance生態的協同需要落到實處。雖然官方只確認$ASTER將在“主要交易所”上線,但市場普遍期待其能登陸Binance。考慮到YZi Labs的背景,如果真的實現,無論是通過直接上幣還是Launchpool等形式,都將是巨大的利好。
首先,Hidden Orders功能的實際價值需要在真實交易中得到驗證。當前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機構交易者開始關注鏈上隱私保護的可能性,如果Aster能夠提供穩定、高效的隱藏訂單執行,自然會吸引這些用戶。
其次,生態協同的價值需要真正釋放。
YZi Labs的投資組合協同、與PancakeSwap的流動性共享、Trust Wallet的用戶入口整合 ——這些資源如果能夠有效激活,將形成強大的網絡效應。
$ASTER確認將在主要交易所上線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這些生態優勢轉化為實際的用戶增長和交易量提升。
時機也很重要。隨著加密市場的機構化進程加速,對專業交易工具的需求在增長。如果Aster能在這個窗口期站穩腳跟,建立起自己的用戶基礎,就有機會在永續DEX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最終,Aster的成功或許在於證明永續DEX市場可以容納多種模式。
市場會給出答案。在透明與隱私、性能與功能、集中與去中心的多重權衡中,不同的選擇會吸引不同的用戶。Hyperliquid證明了性能路線的可行性,現在輪到Aster來驗證自己路線的價值。
無論結果如何,競爭本身就是勝利。它推動創新,給用戶更多選擇,讓整個生態更加豐富。這或許就是DeFi最迷人的地方:
永遠有新的可能,永遠有人在嘗試不同的路。
深潮 TechFlow 是由社區驅動的深度內容平臺,致力於提供有價值的信息,有態度的思考。
社區:
公眾號:深潮 TechFlow
訂閱頻道:https://t.me/TechFlowDaily
進微信群添加助手微信:blocktheworld
向深潮 TechFlow 捐贈,獲得祝福和永久記錄
ETH: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
BSC:0x0E58bB9795a9D0F065e3a8Cc2aed2A63D6977d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