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正在打造一個鏈上帝國。
它再造了兩個「小幣安」,一個是 Alpha,一個是 Aster。他們一個專注於「鏈上現貨」,一個專注於「鏈上合約」。
幣安的核心業務是合約與現貨,而如今它要把「鏈上的現貨與合約業務」也要緊緊抓在手上。如今,它已經成功找到了「鏈上現貨」的玩法,也初步開始了對「鏈上合約」業務的探索。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鏈上現貨」的注意力主要被 Solana 生態專案佔據,「鏈上合約」主要由 Hyperliquid 主導,他們都直接威脅到了幣安的核心業務。幣安遇到的是兩種新範式的競爭。
能打倒巨頭的往往不是舊範式,而是新範式。諾基亞、英特爾、雅虎、摩托羅拉……太多在舊範式裡無敵的企業在新範式的轉型中掉隊。而沒有掉隊的巨頭,繼續延續輝煌。騰訊在 QQ 之外又打造出了微信,阿里巴巴在淘寶之外還發明了天貓,而如今幣安也在打造自己的「小幣安」。
合約業務,一直是幣安最重要、最大宗的收入來源。而 Hyperliquid 的永續合約交易量已經超過幣安的 13%,衍生品持倉量甚至已經接近幣安的 30%。它直接威脅到了幣安的命脈。
現貨業務,是幣安最重要的獲客管道,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而 Solana 則不斷搶占加密用戶們的注意力,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加密世界的熱點幾乎都集中在 Solana 上,而不是幣安。大量用戶選擇在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進行鏈上交易,而不是在中心化的交易所上進行交易。幣安的上幣消息,在很長一段時間都被認為是「反向指標」、「觸頂指標」。這使得幣安的上幣效應幾乎消失。
幣安的合約、現貨這兩大核心業務,都受到了鏈上世界的挑戰。這也讓其下定決心佈局「鏈上合約」、「鏈上現貨」。
Alpha 是幣安入局「鏈上現貨」最重要的陣地。半年來,它的聲勢愈顯,逐漸佔據幣安生態裡的重要位置。
9 月 15 日—9 月 21 日的一週,被認為是「降息週」。在這一週裡,幣安 Alpha 的表現十分亮眼,上線了 10 個代幣,其中 4 個漲幅超過 2 倍,Aster 最高漲幅達 334%,STBL 最高漲幅更是達到了 45 倍。(備註:其中也有四個代幣幾乎歸零,投資需謹慎)
幣安 Alpha 透過交易量攢積分的方式,讓高積分用戶可以得到免費空投,空投代幣的收益十分可觀。比如上週幣安 Alpha 空投了 4000 個 STBL 的代幣,僅僅三天後,價值便高達 2000 U。而 5 月 6 日幣安 Alpha 發放的 1667 個 MYX 空投,如今價值飆到 15669 美元,最高達到 31673 美元,相當於 22 萬人民幣。
「你體驗幣安 Alpha,幣安免費送你一輛車。」
這也成功吸引了許多加密用戶回歸到幣安生態。不過「幣安 Alpha」這一產品並不是做慈善,它也有自己的弊病,當市場行情下跌的時候,體驗「幣安 Alpha」產品的人操作不當也需要承擔虧損。而能保持紀律性的人,往往是少數。
「幣安 Alpha」產品爆紅的背後,代表的是一種趨勢,即鏈上世界已經在肉眼可見的發展速度成為加密世界的主流。幣安、OKX、Coinbase、Bybit、Bitget……幾乎所有主流交易所都已經重點佈局 Wallet 產品。但是真正跑出來的寥寥無幾。
此前 Binance Wallet 的體驗一直受到用戶詬病,然後「幣安 Alpha」的推出,讓 Binance Wallet 一炮而紅。幣安在鏈上世界也找到了「大哥」的感覺。
「幣安 Alpha」已經發展了半年,一些人逐漸認可其作為「鏈上現貨小幣安」的定位;而對於 Aster,這個發幣不到一週但 FDV 已經達到千億美金的專案,仍然眾說紛紜,意見分歧明顯。
Hyperliquid 之後,市場是否需要那麼多 Perp DEX?Aster 解決了哪些 Hyperliquid 沒有解決的問題?Aster 的市值短短時間內便超過了 Pump.fun、Arbitrum 這些有很長時間積累且有實際交易量的專案是否合理?這些都需要時間證明。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Hyperliquid 的出現,可能比 Solana 的出現,更讓中心化交易所們感到恐慌,也讓其無比重視。無論是 Coinbase 推出的 AVNT,還是幣安推出的 Aster,抑或是 OKX 的 X Layer,都在積極佈局「鏈上合約交易所」這一賽道。CZ 連發五條推文力挺 Aster,足見其分量。
加密交易所這個賽道,正在發生一些質的變化。交易所變得更加去中心化,已經成為一種確定的趨勢。
幣安推出了兩個「小幣安」,這意味著幣安也已不滿足於成為中心化加密貨幣交易所的龍頭,它正在努力將自己打造成為去中心化鏈上世界的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