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人工智能與代幣化可能引發自銀行業以來最大的金融革命

作者:AltSeason CoPilot

編譯:白話區塊鏈

我發現了兩個看似獨立的趨勢即將碰撞,可能解鎖5000億美元的非流動性資產,而大多數投資者對此毫無察覺。深入研究數據後,我意識到我們不僅僅是在見證漸進式創新,而是一個全新金融體系的誕生。

這些線索早已顯而易見,但直到我將它們串聯起來,才意識到即將發生的事情規模之大。

人工智能與加密貨幣的結合創造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東西。

改變一切的模式

一個數據點讓我意識到我們正處於一個轉折點:2025年6月,Token化現實世界資產達到240億美元,較2022年增長380%。

但這還不是革命性的部分。

真正革命性的是,當人工智能算法開始自主管理這些Token化資產時會發生什麼。

☛ 考慮以下情況:

歷史上首次,我們可以擁有不僅分析市場的人工智能系統,它們還能通過區塊鏈Token直接擁有、交易和管理現實世界的資產。我們討論的是具備實際經濟主動權的人工智能。

大多數人將人工智能和Token化視為獨立趨勢。實際上,它們是同一場革命的兩個部分。

無人討論的萬億美元數學

當所有人都在關注加密貨幣價格波動時,一個更大的變革正在幕後發生。

傳統資產管理:

  • 房地產:全球2800億美元,大部分非流動性
  • 債券和信貸:1300億美元,由機構控制
  • 藝術品和收藏品:20億美元,完全非流動性
  • 總計:4120億美元被困在傳統系統中

人工智能+Token化潛力:

  • 一切資產的分拆所有權
  • 24/7算法管理
  • 即時全球流動性
  • 結果:創造出此前不存在的數萬億美元市場

這個數字令人震驚。

即使只有10%的傳統資產被Token化並由人工智能管理,我們也將看到一個超過4000億美元的新市場。

這比整個美國股市還要大。

創造完美風暴的三大力量

這一時刻之所以前所未有,不僅僅是技術進步,而是三種從未對齊的力量的匯聚。

➢ 力量1:人工智能覺醒

  • 大家看到的: 更智能的交易機器人和更好的市場分析。
  • 實際發生的事情: 人工智能系統能夠同時在多個資產類別中執行復雜的金融策略。人工智能Token板塊在一週內增長11%,達到339億美元,日交易量增長120%。
  • 隱藏的真相: 這些不再只是工具。它們正在成為無需人類干預即可決策、執行交易和管理投資組合的自主金融代理。

➢ 力量2:Token化爆發

  • 大家看到的: 物理資產的數字表示。
  • 實際發生的事情: 所有權方式的徹底重建。當貝萊德推出Token化國債基金,富蘭克林鄧普頓創建基於區塊鏈的債券產品時,傳統金融正在承認Token化是未來。
  • 隱藏的真相: 任何可以Token化的資產都將被Token化。房地產、知識產權、碳信用、未來收入流——一切都變得可編程和流動。

➢ 力量3:監管轉變

  • 大家看到的: 特朗普政府的親加密政策。
  • 實際發生的事情: 消除了讓機構資金觀望的監管障礙。當合規框架明確時,數萬億美元的機構資本終於可以進入Token化市場。
  • 這不僅是加密貨幣的採用。 這是全球金融向基於區塊鏈系統的全面遷移。

永遠無法恢復的行業

我一直在模擬哪些傳統金融行業面臨生存威脅,時間線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短。

➤ 房地產(已在顛覆)

  • 舊方式: 購買一棟200萬美元的物業,自己管理,需要流動性時出售。
  • 新方式: 通過Token擁有100個物業的部分所有權,賺取自動化租金收入,通過人工智能管理的協議24/7交易。
  • 房地產變得像股票一樣流動。地理限制消失。進入壁壘崩潰。傳統房地產投資變得過時。

➤ 資產管理(未來12個月)

  • 舊方式: 為人類投資組合管理支付1-2%的費用,選項有限,執行緩慢。
  • 新方式: 人工智能算法管理多樣化的Token化投資組合,覆蓋所有資產類別,持續重新平衡,費用接近零。
  • 傳統資產管理公司無法與永不休息、沒有情緒偏見、能即時訪問全球Token化市場的人工智能競爭。

➤ 銀行服務(12-24個月)

  • 舊方式: 銀行作為貸款、支付和資產存儲的中介。
  • 新方式: 智能合約自動匹配借款人和貸款人,以Token化資產作為抵押。人工智能評估風險並管理條款。
  • 銀行在旨在消除中介的系統中成為不必要的中介。

重塑金融的場景

➝ 場景1:逐步整合

  • 設定: 傳統機構緩慢採用Token化,同時保留現有結構。
  • 問題: 這假設它們能與原生人工智能Token化平臺競爭。歷史表明,試圖兼顧新舊系統的現有企業通常兩頭都失敗。

➝ 場景2:市場分化

  • 設定: 傳統和Token化系統共存,服務不同市場。
  • 現實: 當Token化資產提供更優的流動性、更低的成本和24/7訪問時,傳統市場將成為一個為喜歡複雜性和高費用的群體服務的萎縮市場。

➝ 場景3:系統替換(最可能)

  • 設定: 人工智能管理的Token化達到一個臨界點,明顯優於大多數用例。
  • 結果: 大規模遷移迅速發生。傳統金融機構面臨報紙、零售和出租車行業經歷的相同顛覆。不同之處在於規模——這是整個全球金融系統。

無人注意的警告信號

以下讓我相信我們比大多數人想象的更接近場景3:

  • 基礎設施已經建成: 以太坊已持有75億美元的Token化現實世界資產。協議已經存在。法律框架正在形成。機構採用正在加速。
  • 性能差距正在擴大: Token化債券和信貸通過可編程自動化已實現8-10%的回報。傳統替代品無法匹配這種效率。
  • 監管障礙正在消失: 隨著明確的合規框架出現,機構猶豫的最後一個藉口正在消失。

⦿無人解決的隱私悖論⦿

讓我擔心的是:人工智能驅動的身份驗證和自動合規創造了前所未有的監控能力。

當人工智能系統可以追蹤每一筆Token化資產交易、驗證每個身份並預測每個市場動態時,我們以隱私為代價換來了效率。使市場更流動的同一系統也使個人更加透明。

大多數投資者專注於機會,忽視了其影響。當你的整個金融生活存在於區塊鏈上並由人工智能管理時,誰控制人工智能,誰就控制你的金融未來。

定義下一個十年的選擇

還記得開頭提到的5000億美元嗎?這不是理論上的——這是數學上的。

當人工智能能夠以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管理每個主要資產類別的Token化版本時,價值必須流向某處。它將從傳統金融中介流向提供人們實際使用的服務的網絡。

如果你在這一轉型加速時仍持有傳統金融資產,你是在與自互聯網以來最強大的技術融合作對。

如果你定位於人工智能Token化生態系統,你是在押注已經展示出卓越性能、效率和可訪問性的系統。

數據表明,其中一個位置明顯比另一個更安全。

但還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在人工智能自主管理Token化資產的世界中,人類在自己的金融未來中扮演什麼角色?

這個問題的答案不僅將決定投資回報,還將決定經濟主動權的本質。

人工智能與Token化的融合不僅在創造新的投資機會——它正在從根本上重建整個金融系統。傳統機構面臨適應人工智能管理Token化市場或變得無關緊要的選擇。潛在財富轉移的規模使這是未來十年最重要的金融趨勢,但隱私和自主權的意義可能比經濟意義更為重大。

本文鏈接:https://www.hellobtc.com/kp/du/09/6047.html

來源:https://digitalcurrencytraders.com/why-ai-tokenization-could-trigger-the-biggest-financial-revolution-since-banking-a7472de331bc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