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再面臨反洗錢審計:加密行業有什麼合規風險?

撰文:Fintax



新聞概述



2025 年 8 月下旬,澳大利亞交易報告和分析中心 (AUSTRAC)宣佈其責令幣安澳大利亞分公司(Binance Australia,下稱「幣安澳大利亞」)任命一名外部審計師來審查其反洗錢計劃。AUSTRAC 表示,這一決定是在發現幣安的反洗錢、反恐怖融資控制存在嚴重問題後做出的。該監管機構還對幣安員工流動率高、缺乏本地資源和高級管理層監督等問題表示擔憂——這引發了機構對幣安的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治理是否充分的質疑。幣安澳大利亞有 28 天的時間提名外部審計師,供 AUSTRAC 審議和選擇。



幣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總經理 Matt Poblocki 表示幣安承認 AUSTRAC 的決定,並補充說此舉「是他們的監管審查措施之一,而不是執法行動」。AUSTRAC 首席執行官 Brendan Thomas 指出,《2024 年國家風險評估》強調加密資產越來越容易受到犯罪分子的濫用,針對幣安的行動是參與重點行業監管的結果,「這是一家在高風險環境中跨境運營的全球性公司。我們期望它能夠進行嚴格的客戶身份識別、盡職調查和有效的交易監控」,「所有加密運營商都需要確保他們遵守澳大利亞法律並遏制相關犯罪風險」。



FinTax 簡評



在澳大利亞,提供加密服務的相關實體必須向澳大利亞交易報告和分析中心(AUSTRAC)註冊成為報告實體,並遵守澳大利亞反洗錢和反恐融資(AML/CTF)法律。AML/CTF 合規的一個重要環節是確保企業的 AML/CTF 計劃(主要是政策和程序)接受獨立審查。獨立審查報告須闡明企業如何履行 AML/CTF 義務,包括管理監督程序、企業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評估、記錄保存程序、AUSTRAC 報告義務以及持續的客戶盡職調查等環節,並且需要評估 AML/CTF 計劃是否有效實施。澳大利亞 AML/CTF 監管框架主要基於《2006 年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及其修正案,法案規定,相關實體應「定期」進行獨立審查,同時考慮業務性質和規模、提供服務的複雜性以及業務所面臨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水平。



根據 AUSTRAC 的公開新聞稿,此次幣安被要求進行外部審計,是因 AUSTRAC 對幣安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控制的充分性存在擔憂。這一擔憂源於多個方面,包括幣安員工的高流動率、本地資源和高級管理監督的缺失,以及幣安最新的獨立審查範圍相對於其規模、業務和風險評估的有限性,等等。這些問題共同導致了幣安澳大利亞在履行 AML/CTF 義務過程中的合規缺陷。



今年年初以來,AUSTRAC 一直在加強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管控,並對涉嫌未遵守某些要求的實體採取了一系列監管或執法行動。5 月,AUSTRAC 對總部位於墨爾本的交易所 Cointree 處以 75,120 美元的罰款,原因是該公司延遲提交與潛在洗錢有關的可疑事項報告,並且這種延遲阻礙了執法行動的及時開展。此前,AUSTRAC 還曾對 13 家匯款服務提供商和加密貨幣交易所採取了監管行動,同時對超過 50 家機構發出合規警告。此外,在最新政策方面,澳大利亞《2006 年反洗錢和反恐融資法》的最新修正案於 2024 年 11 月獲議會通過,主要合規義務將於 2026 年 3 月 31 日或 7 月 1 日生效(取決於適用對象),更新後的法案旨在使澳大利亞的反洗錢和反恐怖主義融資措施與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制定的全球標準保持一致,並相應擴大了 AUSTRAC 的調查和執法權限。同時,法案的監管範圍也有所擴張,涵蓋了更多加密資產相關服務以應對該行業的特殊風險。自 2026 年 3 月開始,AUSTRAC 將要求加密企業獲取用戶數據並報告金融交易信息。2025 年 7 月,AUSTRAC 還發布了 2025-2026 年度監管重點,強調「今年標誌著監管模式的轉變——從主要檢查合規性的監管,轉向關注實質性風險和危害的監管」,並將重點關注加密行業這一高風險領域。



AUSTRAC 在上述背景下對幣安澳大利亞發出的反洗錢審計令,是為遏制加密非法金融活動而實施最新舉措之一,也是全球政府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監管趨嚴現實的一個「切面」。事實上,隨著各國政府監管力度加大,加密行業對於合規性的認知也正在發生轉變,對於廣大加密企業而言,合規工作越來越被視為一項內生競爭點,審計合規則是其中一個重要面向。



從幣安澳大利亞的反洗錢審計事件出發,相關加密企業未來或許可以對以下兩方面多加關注:一是本地化治理。正如 AUSTRAC 首席執行官 Thomas 在相關聲明中所說:「大型全球運營商可能看似資源充足,能夠遵守複雜的監管要求,但如果他們不瞭解當地的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風險,就無法履行其在澳大利亞開展此類活動的義務。」儘管幣安擁有約 20 個司法管轄區的監管批准或許可,但這些許可並非在所有司法管轄區都保持統一,因此它必須根據每個國家的監管要求進行調整。監管機構會更青睞擁有強大本地團隊和豐厚本地資源的加密企業,企業也將對當地的市場風險和監管規定更為了解,這對於實現合規而言十分關鍵。二是審計合規。AUSTRAC 要求幣安澳大利亞審計師加強審計,其他國家的監管機構也可能出臺類似規定,將「外部審計令」作為加密領域的常規監管工具,從而確保加密企業切實承擔了相應的審計合規責任。從另一個角度看,關注審計合規不僅僅是為了避免處罰,而是為了建立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加強應對監管挑戰的能力。



從澳大利亞看向全球,各國都在為構建一個全面而有效的加密監管體系而努力,而與之相隨的是持續存在的監管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有一部分轉化為了加密市場參與者所面臨的合規風險。



對於加密企業而言,可以考慮:(1) 完善獨立審查機制,預先規劃觸發外部審計的應對流程,並做好相關的記錄留存工作。確保自身的 AML/CTF 計劃接受了充分的獨立審查,並在獨立審查的關鍵流程和控制措施中進行適當的測試,獨立審查的頻率和範圍可與業務規模、風險水平等因素相匹配,以更貼近實際需要;(2) 補齊本地資源,加強本地化治理。適當擴充本地團隊,結合各法域的監管指引與執法動向對企業制度進行動態微調,增強與當地部門監管期望的一致性。簡言之,AUSTRAC 就幣安澳大利亞啟動反洗錢審計的事件,提示了加密行業在關注審計合規和本地化治理方面仍有打磨空間,而這與在加密生態中培育信任、實現可持續的創新發展息息相關。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