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一暴跌後加密貨幣市場平靜:發生了什麼事?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 週一,以太幣在單一交易日內下跌了 9%,損失了 5 億美元的賭注。
  • 比特幣交易價格下跌 0.8%,選擇權市場持倉緊張。
  • 價值 230 億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合約將於週五到期。

週一的暴跌導致槓桿加密貨幣部位蒸發超過 15 億美元,凸顯了數位資產市場仍然多麼脆弱。

這波突如其來的清算浪潮是今年最大的清算浪潮之一,在沒有明顯催化劑的情況下爆發,對以太幣的打擊尤其嚴重。

到週二亞洲上午,塵埃開始落定,但價格仍然承壓,隨著創紀錄的選擇權到期日臨近,交易員們準備迎接更多動盪。

週一股市崩盤引發大量清算

週一,以太幣領跌,跌幅高達 9%,引發近 5 億美元的看漲押注平倉。

比特幣也出現回落,先是大幅下跌,隨後穩定,跌幅縮小至0.8%。

總計有超過 15 億美元的槓桿部位在各交易所被迫拋售,成為數月投機性上漲之後今年最大的清算事件之一。

分析師表示,此次下跌表明,槓桿加上流動性不足可以迅速引發大規模拋售。

週二的交易表現出緊張的穩定性

截至週二亞洲上午,市場較為平靜,但情緒依然謹慎。

以太幣的跌幅縮小至 0.9% 左右,而比特幣的交易價格也下跌了 0.8%。

選擇權活動表明,交易員的定位是進一步波動而不是穩定,大量押注比特幣在月底前跌破 95,000 美元或升至 140,000 美元以上。

雙方對保護的渴望凸顯了市場情緒變得多麼不穩定。

合約到期增加壓力

Deribit數據顯示,約有 230 億美元的比特幣和以太幣選擇權合約將於週五到期,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到期合約之一。

這一事件加劇了整個市場的謹慎情緒,交易員預計短期內波動將佔據主導地位。

隨著投資者尋求更便宜的方法來應對突然的價格變動,短期選擇權越來越受歡迎,並將波動性本身轉化為交易。

與此同時,先前透過籌集資金購買代幣來推動需求的加密貨幣資金管理公司已經放慢了購買速度。

隨著股價下跌,這些公司籌集資金的能力下降,從而減少了對股價的支撐並增加了下行壓力。

槓桿和流動性風險仍然存在

幣安的數據顯示,過去幾個月永續期貨的未平倉合約數量激增,其中以以太幣的投機活動最為活躍。

這種結構使得代幣更容易受到急劇逆轉的影響,在壓力時期充當數位資產情緒的高貝塔代理。

相較之下,由於流動性較強以及在機構投資組合中的作用日益增強,比特幣的交易表現相對穩定。

即便如此,分析師警告稱,與去年相比,系統中的槓桿率更高,這意味著大幅波動的風險仍然存在。

隨著聯準會降息,一些人預計新的資金流入將抵消拋售壓力,但比特幣和股票之間的聯繫表明宏觀政策將繼續影響其趨勢。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