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隱形Aster:5個低調賺錢卻還沒發幣的 Perp DEX

Aster 火熱的背後,整個 Perp DEX 賽道正在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賽道競爭。從技術創新到用戶體驗,從資產多樣化到生態整合,各個項目都在尋找自己的差異化突圍之路。

但其中最重要的數據,莫過於收入數據。從收入數據來看,這些項目已經展現出了真實的造血能力。

為了更全面地瞭解這個賽道的現狀,我們梳理了未發幣最賺錢的 5 個 Perp DEX,看看它們是如何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找到立足點,以及如何起家的。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主要從協議收入角度來篩選和分析項目。一些知名的 Perp DEX 項目如 Lighter 等,雖然在交易量和用戶活躍度上表現不俗,但由於其採用 0 手續費收取提前平倉費用的收費模式,難以計算收入數據,因此沒有納入本次分析範圍)

1、edgeX(4947 萬美元)

edgeX 在 2025 年 9 月刷新了永續 DEX 領域的收入記錄,累計總收入達到 4947 萬美元,穩坐行業第二寶座。僅在過去 30 天內,該平臺就創造了 2046 萬美元的收入,相比第二季度 829 萬美元的季度收入實現了 147% 的驚人增長。這一表現不僅將 edgeX 推向了年化收入 2.5 億美元的軌道,更讓其在激烈的永續 DEX 競爭中佔據了約 15-20% 的市場份額,成為僅次於 Hyperliquid 的 PERP 收入巨頭。

在技術架構方面,edgeX 基於 StarkWare 的 StarkEx 零知識證明 rollup 技術構建,實現了每秒 20 萬筆訂單的處理能力和低於 10 毫秒的匹配延遲,這一性能指標直接挑戰了中心化交易所的技術護城河。更值得關注的是,edgeX 在流動性深度方面展現出了超越同行的競爭優勢。在 0.01% 價差範圍內,edgeX 的 BTC 交易對可以支持高達 600 萬美元的持倉量,這一數字超越了 Hyperliquid 的 500 萬美元、Aster 的 400 萬美元和 Lighter 的 100 萬美元,確立了其在中等規模交易中的深度優勢。

在移動端體驗方面,edgeX 可謂獨樹一幟。其最新的 v2.9 移動應用集成了 Privy MPC 錢包技術,用戶無需記憶複雜的助記詞即可開始交易,大大降低了 DeFi 的使用門檻。應用還支持 USDC/Arbitrum 的一鍵充值、限價單執行的實時推送通知,以及一鍵反向倉位等專業交易功能。這種將 CEX 級別的用戶體驗與 DeFi 安全性相結合的設計理念,為 edgeX 在移動優先的亞洲市場贏得了廣泛認可。

edgeX 的成功離不開其強大的團隊背景和戰略孵化支持。作為 Amber Group 在 2024 年 7 月推出的首批孵化項目,edgeX 團隊匯聚了來自摩根士丹利、巴克萊、高盛和 Bybit 等頂級機構的資深從業者,擁有超過 7 年的交易所運營和產品開發經驗。Amber Group 作為管理約 50 億美元資產的全球數字資產公司,為 edgeX 提供了專業的做市支持和深度流動性,這也是該平臺能夠在短時間內達到 1000 萬美元以上深度的關鍵因素。

在全球化佈局方面,edgeX 特別注重亞洲市場的開拓,尤其是韓國市場。在 Korean Blockchain Week 2025 期間舉辦了多場社區活動,包括"edgeX CONNECTS ALL"首爾社區夜和現場交易競賽,在韓國 DeFi 社區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這種本土化策略配合多語言支持和移動優先的產品設計,為 edgeX 在競爭激烈的亞洲市場站穩腳跟奠定了基礎。

根據社區預期,Q4 2025 的 TGE 將為積分持有者帶來豐厚回報,基於 20-35% 代幣分配假設,每個積分的估值可能在 370-870 美元之間。這一預期推動了平臺用戶數量和交易量的爆發式增長,7 月份的存款增長甚至達到了 1000%。

從投資價值角度來看,edgeX 已經展現出了罕見的自我造血能力,其 4947 萬美元的累計收入完全來自真實的交易手續費,而非代幣通脹或外部補貼。這種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配合其在技術、用戶體驗和市場拓展方面的領先優勢。

2、Paradex(974 萬美元)

Paradex 由加密機構流動性平臺 Paradigm(與同名風投無關)孵化,構建在基於 Starknet Stack 構建的以太坊 Layer2 區塊鏈 Paradex Network 上,該 Layer2 定位高性能去中心化交易和資產管理。

雖然孵化方不是我們熟知的加密頂級 VC Paradigm,而是同名的加密機構流動性平臺 Paradigm,但其一樣值得關注。

Paradigm 2019 年創立,為對沖基金、做市商和家辦等機構提供服務,在加密期權等衍生品交易市場有較長的研究。最早其工作模式是處理場外撮合,將場內執行、清算和結算交給 FTX 等交易所。巔峰時期佔據了全球加密貨幣期權市場 30% 的份額,以 4 億美元估值完成 3,500 萬美元融資,Jump Crypto 和 Alameda Research 共同領投。

但在 FTX 倒閉後,Paradigm 作為合作方也受到了很大沖擊,交易量極速下滑之後推出了 Paradex 來重建生態。

得益於其在衍生品市場的多年研究,Paradex 的特色是支持永續合約、永續期貨、永續期權和現貨,所有交易都統一在一個賬戶,任何資產都可作為抵押,支持逐倉、交叉和組合保證金模式。

在費用結構方面,Paradex 實施了極具競爭力的零費用模式。自 2025 年 9 月 10 日起,平臺為 UI 交易者在所有永續市場 (BTC 和 ETH 除外) 提供 0% 做市商費用和 0% 吃單費用的全免費體驗。對於 API 交易者,平臺收取 0% 做市商費用和 0.02% 吃單費用,這一策略有效提升了平臺的交易活躍度。

通過構建私有 Starknet 實例,團隊在短短 6 個月的開發週期內使用 Cairo 編程語言編寫業務邏輯併成功部署區塊鏈。這種定製化方案帶來了顯著優勢,包括自定義費用模型、達到中心化交易所級別的吞吐量以及高效的批量訂單處理能力。

資產管理方面,Paradex 金庫允許用戶按份額獲得 LP 代幣,並可組合如 Pendle、Morpho、Aave 等主流 DeFi。金庫既支持主動交易,也支持金庫交易基金(VTF)帶來的被動收益,部分 LP 代幣將來可直接用作抵押品,參與更多鏈上策略。且 Paradex 集成的借貸市場支持用戶直接用同一賬戶借貸,組合投資組合即可抵押。

目前 Paradex 已公佈代幣經濟學,社區對其發幣預期異常強烈,平臺幣 DIME 未來的用途將包括作為交易費的支付、費用折扣、質押和流動性挖礦獎勵以及參與治理/投票。

從市場表現來看,Paradex 累計收入達到 974 萬美元,近 30 天收入為 128 萬美元。交易數據顯示,30 天交易量為 93.2 億美元,累計交易量達到 836 億美元,TVL 為 9274 萬美元,展現出穩健的市場表現。

3、Extended(600 萬美元)

Extended 作為永續 DEX 賽道的新興力量,已經在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創造了令人矚目的財務表現。基於其累計 206.35 億美元的交易量和標準費率結構,Extended 的累計收入估計已達到 600-1000 萬美元,其中 30 天收入約為 150-250 萬美元。雖然該平臺尚未在 DefiLlama 等主要數據聚合器上實現收入追蹤,但基於其 0.025% 的 Taker 費率和 0% 的 Maker 費率(高交易量用戶可獲得最高 0.02% 的返傭),這一收入估算相對保守且符合行業基準。

平臺最引人注目的創新是其"前端 EVM,後端 Starknet"的無縫集成設計。用戶可以使用 MetaMask 等 EVM 錢包直接交易,無需安裝 Starknet 錢包或進行復雜的跨鏈橋接操作。存款和提款可以在 Arbitrum、以太坊、Base、BSC、Avalanche 和 Polygon 等六大 EVM 鏈上進行,而所有交易結算都在 Starknet 上完成。這種設計不僅聚合了 EVM 生態系統約 80% 的 DeFi 流動性,還為用戶提供了幾乎零摩擦的跨鏈交易體驗。

Extended 在 2025 年 8 月 12 日啟動的 Starknet 遷移堪稱 DeFi 歷史上最成功的技術升級案例之一。整個遷移過程分為三個階段,歷時約一個月,用戶無需手動提取資金,所有遷移都是自動完成的。在第一階段,兩個系統並行運行,但積分只在 Starknet 上累積,有效激勵了用戶的早期遷移。第二階段將 StarkEx 切換為只減倉模式,而第三階段則完全關閉 StarkEx 並強制平倉所有剩餘頭寸。

Extended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歸功於其強大的創始團隊背景。CEO Ruslan Fakhrutdinov 曾擔任 Revolut 加密業務運營主管和麥肯錫顧問,擁有豐富的加密運營和戰略諮詢經驗。CTO 曾是四個加密交易所的架構師,包括最近推出的 Revolut Crypto Exchange (Revolut X),而 CBO 則是 Revolut Crypto 的前首席工程師和 Corda 區塊鏈的主要貢獻者。這個團隊的核心動機源自他們在 Revolut 期間觀察到的用戶痛點:散戶用戶在 2021 年牛市進入加密市場,但面臨 DeFi 體驗不佳和中心化交易所風險 (如 FTX 倒閉) 的雙重困境。

Extended 在 2024 年 4 月 30 日完成了 6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這輪融資吸引了 Web3 領域的頂級投資機構和知名天使投資人。領投方 Tioga Capital Partners 是一家專注於 Web3 投資的歐洲風投公司,以支持優秀的歐洲區塊鏈創業者而聞名。聯合投資方包括布魯塞爾的 Semantic Ventures、專注 fintech 和 Web3 的 Cherry Ventures,以及 StarkWare 自身作為技術合作夥伴的雙重身份參與。天使投資人陣容同樣令人矚目,包括 Lido 聯合創始人 Konstantin Lomashuk 和多位 Revolut 前高管。

4、Ostium(448 萬美元)

Ostium Labs 是一個專注於真實世界資產(RWA)合成永續合約交易的去中心化協議,由 Kaledora Kiernan-Linn 和 Marco Antonio Ribeiro 於 2022 年創立。該平臺構建在 Arbitrum 區塊鏈上,為用戶提供對股票、大宗商品、外匯和指數等傳統資產的高槓杆鏈上交易服務,最高支持 200 倍槓桿。

該協議採用雙重預言機架構:對於真實世界資產,使用 Ostium 自主開發的拉取式預言機,節點運營和數據聚合由 Stork Network 處理;對於加密資產,則採用 Chainlink Data Streams。這種設計的巧妙之處在於,預言機元數據(買賣價差、市場交易時間標誌等)僅在交易需要結算時才寫入鏈上,既降低了 Gas 費用又保持了亞秒級的延遲響應。

在流動性供應方面,Ostium 設計了獨特的 OLP 金庫模式。流動性提供者將 USDC 存入做市商金庫並獲得可替代的 OLP 代幣。關鍵的創新在於,金庫僅在獨立的流動性緩衝區不足時才結算交易者的盈虧,這意味著流動性提供者不是交易的默認對手方,大大降低了方向性風險。費用分配機制也經過精心設計:開倉費用的 30% 加上 100% 的清算獎勵和不足抵押時的展期費用都歸屬於 OLP 持有者。用戶還可以選擇鎖定存款(最長 365 天)獲得"鎖定加成",以獲得更大份額的費用分配。

在清算機制設計上,Ostium 採用了雙曲線資金費率和基於偏度的開倉費用來動態抑制單向持倉。100% 的清算獎勵歸屬於 LP 金庫,確保了及時平倉的激勵對齊。整個永續合約引擎完全在 Arbitrum 鏈上進行匹配和結算,沒有專有的鏈下排序器,保證了去中心化特性。

Ostium Labs 的創始團隊展現出了罕見的跨領域專業背景組合。首席執行官 Kaledora Kiernan-Linn 擁有哈佛大學神經科學學士學位,副修統計學,曾在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基金擔任實習生,與聯席首席投資官 Bob Prince 合作進行大宗商品研究,還曾在麥肯錫柏林辦公室和 Verdad Advisers 從事成長股估值研究工作。基於她在將真實世界資產永續合約引入鏈上交易方面的創新貢獻,Kaledora 被《福布斯》評選為 2025 年金融類 30 歲以下精英榜單成員。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 Marco Antonio Ribeiro 目前正在哈佛大學攻讀工程科學與經濟學學位(目前休學創業)。他同樣擁有橋水基金的工作經驗,擔任大宗商品團隊投資助理,專注於宏觀策略和全球市場分析。Marco 在學術和技術方面成就卓著,曾獲得 2019 年哈佛黑客馬拉松 UC 挑戰賽冠軍、第 30 屆國際生物奧林匹克競賽銅牌以及第 50 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榮譽獎。他還是哈佛創業協會的聯合創始人,並擔任學生經濟研究非營利組織 Erevna 的主席

兩位創始人在哈佛大學相識,並在俄烏衝突導致大宗商品價格劇烈波動期間,在劍橋的一個黑客屋中開始構建 Ostium。他們對無法便捷獲得小規模期貨頭寸的挫敗感激發了合成永續合約模式的創新理念。

Ostium Labs 於 2023 年 10 月 6 日完成了 35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這也是該公司迄今為止唯一公開披露的融資輪次。此輪融資由知名風投機構 General Catalyst 和 LocalGlobe 聯合領投,參與投資的機構還包括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 (SIG)、Vessel Capital、DeFi Alliance 等。天使投資人陣容同樣強大,包括前 Coinbase 首席技術官 Balaji Srinivasan、LedgerPrime 首席投資官 Shiliang Tang、Nick van Eck、Neel Somani 等行業知名人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至今未披露具體估值信息,也未進行額外的股權或代幣融資輪次。

根據最新的鏈上數據分析,Ostium 協議展現出了穩健的增長勢頭。截至 2025 年 9 月 15 日,協議的總鎖倉價值(TVL)達到 4437 萬美元,累計交易量已突破 178 億美元。在用戶活躍度方面,過去 24 小時內有 845 名日活躍用戶,過去 7 天有 2225 名周活躍用戶,月活躍用戶為 903 名。

從收入表現來看,Ostium Labs 累計收入達到 448 萬美元,近 30 天收入為 72.25 萬美元,TVL 為 5290 萬美元。平臺通過持續 24 周的積分計劃有效推動了用戶增長,展現出在 RWA 永續交易細分領域的強勁發展潛力。

Ostium 目前尚未發行原生代幣,團隊也未確認具體的代幣發佈計劃。目前的激勵機制主要依靠每週積分計劃(每週至少 50 萬積分),獎勵交易、流動性提供和推薦活動,用戶普遍將此視為潛在的代幣空投前置機制。

在產品發展路線上,Ostium 經歷了從 2024 年第四季度的私有內測階段開始,由於預言機限制重新構建了核心技術棧以支持長尾真實世界資產。2025 年 3 月 18 日,協議在 Arbitrum 上啟動了公開測試網 Beta 版本,為超過 8 萬名候補用戶提供分階段訪問。接下來的里程碑包括逐步擴展資產列表(石油、銅、鉑金、恒生指數等)、完成第三方審計並正式上線主網,以及推出第二個金庫以分離做市和結算功能。

5、Satori Finance(276 萬美元)

Satori Finance 成立於 2021 年,通過獨特的混合架構設計在競爭激烈的 DeFi 衍生品賽道中佔據了一席之地。該平臺採用"鏈下訂單聚合+鏈上結算"的技術方案,在保持去中心化特性的同時實現了中心化交易所級別的執行效率。平臺支持最高 25 倍槓桿交易,目前已在包括以太坊、zkSync Era、Arbitrum、Base、BNB Chain、Scroll、Polygon zkEVM 等 14 條以上的區塊鏈網絡上成功部署。

Satori Finance 的技術創新核心在於其混合訂單簿模式的設計理念。平臺通過鏈下訂單聚合匹配機制提供接近中心化交易所的執行速度,同時通過鏈上結算確保交易的透明度和去中心化特性。這種設計方案與外部做市商網絡深度合作,構建了一個具備深度流動性的中央限價訂單簿系統。在費率結構方面,Satori Finance 展現出顯著的競爭優勢,其 V2 版本的 Maker/Taker 費率分別低至 0.02% 和 0.04%。

Satori Finance 的創始團隊具備深厚的傳統金融和加密貨幣行業經驗。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官 George Wu 曾在全球領先做市商 Optiver 擔任股票、利率和商品衍生品交易員長達四年,為平臺的技術架構和風險管理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 Rahim Noorani 則擁有豐富的投資銀行和風險投資經驗,曾在高盛擔任分析師,後在 Scale Ventures 擔任投資人,為平臺的商業策略發展提供了重要指導。

在融資方面,Satori Finance 於 2022 年 5 月成功完成 10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獲得了加密貨幣投資領域頂級機構的支持。本輪融資由 Polychain Capital 和 Blockchange Ventures 共同領投,參投機構包括 Jump Crypto、Coinbase Ventures、Portal、Acala、Astar、Parallel、Clover 等知名投資方。特別值得一提的是,Polkadot 聯合創始人 Gavin Wood 也作為戰略顧問參與了本輪融資。

從最新的鏈上數據來看,Satori Finance 在交易量方面展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平臺 24 小時永續合約交易量達到 2.11 億美元,7 天交易量為 14.02 億美元,30 天交易量達到 57.5 億美元,累計歷史交易量已突破 971.23 億美元大關。在總鎖倉價值 (TVL) 分佈上,平臺總 TVL 為 223 萬美元,其中 zkSync Era 鏈佔據最大份額,達到 131 萬美元。

平臺的收入增長軌跡更是令人矚目。從 2023 年第三季度的 1.04 萬美元手續費收入起步,到 2025 年第二季度達到 115 萬美元,目前總收入為 276 萬美元。


Twitter:https://twitter.com/BitpushNewsCN

比推 TG 交流群:https://t.me/BitPushCommunity

比推 TG 訂閱: https://t.me/bitpush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61
收藏
22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