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在極端波動時期,比特幣的風險調整後表現仍然優於黃金。這引發了人們對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的傳統作用的質疑。
今年迄今為止,黃金價格上漲了 39%,而比特幣上漲了 19%,但歷史週期表明,在考慮風險時, BTC 的表現可能更為出色。
比特幣的風險回報狀況
在2017年的牛市中,比特幣飆升了約1300%,儘管價格波動劇烈,夏普比率仍高達1.4;而黃金同期上漲了13%,夏普比率僅為0.8。同樣,在2020年的週期中,比特幣在下半年上漲了214%,而黃金上漲了7%。在此期間,BTC的索提諾比率超過3.0,表明其能夠相對於負面價格波動產生超額收益。
相比之下,根據《DeFi 報告》的 Michael Nadeau 分享的最新發現,黃金的回報率更為穩定,但風險調整後回報率較低。黃金的夏普比率通常在特定年份徘徊在 0.6 至 0.9 之間,反映出其穩定性,但上漲空間有限。黃金的索提諾比率很少超過 1.5,這意味著雖然黃金的下行保護作用較強,但與比特幣相比,每單位負向波動的回報率卻不高。
另一方面,加密貨幣表明,當單獨衡量下行走勢時,高波動性並不一定對投資者不利。在多個牛市週期中,比特幣的非對稱波動性轉化為顯著更高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即使其原始價格波動在一年內可能超過 80%。
納多指出,這些指標對於注重業績的投資者尤其重要。雖然黃金仍然具有保本和對沖的優勢,這在熊市或通脹時期尤為有利,但比特幣的高上漲空間、全球流動性、全天候市場準入以及強大的索提諾比率,使其成為一種潛在的更有效的財富積累工具。
對於那些願意容忍波動的人來說,BTC 的風險調整狀況表明它可以勝過黃金等傳統硬資產,不僅在原始回報方面,而且在相對於承擔風險的回報方面。
我們認為,如果您追求卓越表現,並且能夠承受一定波動,BTC是更佳的選擇。如果主要目標是保值,那麼黃金無疑可以發揮作用。
人口統計:黃金與比特幣
千禧一代和Z世代越來越青睞比特幣而非黃金,這並不令人意外。納多表示,年輕投資者被BTC的非對稱上漲空間、2100萬的供應上限、可移植性、可分割性和透明賬本所吸引,這些特性提供了全球流動性和易用性。
另一方面,嬰兒潮一代繼續重視黃金,以保全資本和對沖通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