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反彈到回調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摘抄

從反彈到回調

比特幣在FOMC反彈後顯示出疲態。長期持有者已獲利340萬BTC ,而ETF流入放緩。在現貨和期貨承壓的情況下,短期持有者的成本基差在11.1萬美元,是能否繼續持有的關鍵水平,否則將面臨進一步降溫的風險。

執行摘要

  • 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推動的反彈之後,比特幣進入了修正階段,呈現出“謠言買入,新聞賣出”的走勢。整體市場結構表明,上漲勢頭正在減弱。
  • 鏈上回撤幅度仍保持在 8% 的溫和水平,但實際流入的 6780 億美元和長期持有者 340 萬BTC的利潤凸顯了前所未有的資本輪換和分配規模。
  • ETF 流入曾是供應的主要吸收者,但由於長期持有者分配加速,ETF 流入在 FOMC 期間急劇放緩,導致資金流動處於脆弱的平衡狀態。
  • 現貨交易量在拋售期間激增,期貨市場出現大規模去槓桿,清算集群暴露出市場雙方都容易受到流動性驅動的波動的影響。
  • 期權市場大幅重新定價,偏度飆升,看跌期權需求旺盛,表明市場持有防禦性倉位。加之伽馬曲線達到峰值,宏觀背景表明市場正日益疲軟。

從反彈到回調

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推動的反彈行情達到近 11.7 萬美元的峰值後,比特幣已進入回調階段,這與教科書式的“謠言買入,新聞賣出”模式如出一轍。在本期,我們將回避短期波動,評估更廣泛的市場結構,並使用長期鏈上指標、ETF 需求和衍生品倉位來評估此次回調是反映健康的盤整,還是深度收縮的早期階段。

鏈上分析

波動性背景

在此基礎上,當前從12.4萬美元歷史高點跌至11.37萬美元的跌幅僅為8%,與本週期28%的跌幅或前幾個週期60%的跌幅相比,跌幅較為溫和。這與長期波動性遞減的趨勢相符,無論是在宏觀週期內還是在週期內,都呈現出類似2015-2017年的穩步上漲,但迄今為止並未出現後期的爆發性反彈。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週期持續時間

延伸視角,疊加過去四個週期,可以發現峰值回報率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的,儘管目前的軌跡與前兩個週期保持著緊密的一致性。假設12.4萬美元是全球市場的最高點,那麼本輪週期持續了大約1,030天,非常接近前兩個週期約1,060天的時長。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資本流入測算

除了價格行動之外,資本配置還提供了更強勁的視角。
已實現資本衡量的是為吸收更高價值的舊供應而投入的累計資本,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已分三波上漲。總額升至1.06 萬億美元,反映了支撐本週期的資金流入規模。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已實現市值增長

具體來說:

  • 2011-2015年:42億美元
  • 2015–2018年:850億美元
  • 2018–2022年:3830億美元
  • 2022年至今:6780億美元

本輪週期已吸收了6780 億美元的淨流入,幾乎是上一輪的1.8 倍,凸顯了本輪資本輪換的空前規模。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利潤實現高峰

另一個不同之處在於流入結構。與之前週期的單次持續波動不同,本週期出現了三次持續數月的明顯激增。已實現盈虧比顯示,每次獲利回吐都超過流通代幣的90%,標誌著週期性峰值。由於剛剛擺脫了第三次極端情況,未來很可能會進入冷卻階段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LTH利潤主導

當關注長期持有者時,規模更加清晰。該指標追蹤 LTH 從創下新歷史高點到週期峰值的累計收益。從歷史上看,它們的分佈最為密集,標誌著收益最高。在本週期中, LTH 已實現 340 萬BTC,已超越前幾輪週期,凸顯了群體成熟度和資本輪換的幅度。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鏈下分析

ETF 需求 vs. LTH

這一週期也受到長期持有者(通過美國現貨ETF和DAT進行分配)與機構需求(通過美國現貨ETF和DAT進行分配)之間拉鋸戰的影響。隨著ETF成為一股新的結構性力量,價格現在反映了這種推拉關係:長期持有者的獲利了結限制了上漲空間,而ETF的流入吸收了分配,並維持了週期的上漲。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脆弱的平衡

迄今為止,ETF 的流入與 LTH 的拋售相平衡,但容錯空間很小。在 FOMC 會議召開前後, LTH 的發行量飆升至每月 12.2 萬BTC,而 ETF 的淨流入(7 天移動平均線)則從每天 2.6 萬BTC暴跌至接近於零。拋售壓力的上升和機構需求的減弱共同構成了脆弱的背景,為市場疲軟埋下了伏筆。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現貨市場壓力

這種脆弱性在現貨市場中顯而易見。在FOMC會議後的拋售期間,由於強制平倉和流動性不足加劇了下跌趨勢,交易量激增。大量的拋售流量淹沒了訂單簿,加速了下跌。雖然痛苦,但這種吸收在略高於短期持有成本基差(接近11.18萬美元)的位置形成了暫時的支撐。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期貨去槓桿

與此同時,隨著比特幣跌破11.3萬美元,期貨未平倉合約從448億美元大幅下跌至427億美元。這一去槓桿事件沖走了槓桿多頭,加劇了下行壓力。雖然這一重置暫時會造成市場不穩定,但它有助於清除過剩槓桿,恢復衍生品市場的平衡。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清算集群

永久清算熱力圖增添了色彩。隨著價格突破11.4 萬美元至 11.2 萬美元區間,密集的槓桿多頭倉位被清空,導致大量清算,並加速下跌。風險空間仍在 11.7 萬美元上方,市場兩邊都容易受到流動性驅動的波動影響。如果沒有更強勁的需求,在這些水平附近的脆弱性將增加進一步劇烈波動的風險。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期權市場

波動性反應

轉向期權市場,隱含波動率清晰地展現了交易員如何度過動盪的一週。兩大催化劑塑造了市場格局:今年首次降息和2021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隨著對沖需求的增加,波動率在FOMC會議上有所上升,但在降息確認後迅速消退,表明此舉已基本被市場消化。然而,週日晚間期貨的大幅清算重新點燃了避險需求,一週波動率領漲,且強勢延續至所有期限。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傾斜重新定價

FOMC 會議結束後, BTC 的傾斜度一度接近平衡,下行看跌期權的溢價略高於看漲期權。這種平靜很快消退。週五,1W 期權的傾斜度從約 1.5% 飆升至 17%,這一大幅重新定價也推高了長期期權的收益率。

雖然傾斜度通常更具反應性而非預測性,但在本例中,它揭示了市場對看跌期權的強勁需求——要麼是為了防範大幅下跌,要麼是為了將波動性貨幣化。僅僅兩天後,市場就傳遞了這一信號,出現了2021年以來最大規模的清算事件。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看跌/看漲期權流程

拋售之後,看跌/看漲期權交易量比率呈下降趨勢,因為交易員鎖定了價內看跌期權的利潤,而其他人則轉向更便宜的看漲期權。偏斜現象進一步印證了這一觀點:短期和中期期權仍然嚴重偏向看跌期權,導致下行保護的成本高於上行保護的成本。對於對年底持樂觀態度的參與者來說,這種不平衡創造了機會——要麼以相對較低的成本積累看漲期權,要麼通過出售價格高昂的下行風險敞口來為其融資。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伽馬懸垂

期權未平倉合約總量徘徊在歷史高位附近,並將在週五上午到期時大幅回落,隨後在12月重新恢復。目前,市場處於峰值伽馬區間,即使價格小幅波動也會迫使交易商進行激進的對沖。交易商在下行方向做空伽馬,在上行方向做多伽馬,這種結構會放大拋售,同時限制反彈。這種動態導致短期波動風險偏向下行,加劇市場脆弱性,直至到期日清倉並重新設定倉位。

從反彈到回調
實時圖表

結論

比特幣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後回落,體現了典型的“謠言買入,新聞賣出”模式,但更廣泛的背景表明市場正在日益疲軟。鏈上來看,當前8%的跌幅與以往週期相比較為溫和,但此前曾出現三波大規模資本流入,導致實際市值上漲6780億美元,幾乎是上一週期的兩倍。長期持有者已獲利340萬BTC ,凸顯了本輪上漲的分佈廣泛性和成熟度。

與此同時,此前吸收供應的ETF流入放緩,造成了脆弱的平衡。現貨交易量因被迫拋售而飆升,期貨大幅去槓桿,期權市場則隨著傾斜度飆升而消化了下行風險。這些信號綜合起來表明,市場“燃料”正在耗盡,流動性驅動的波動佔據主導地位。

除非機構和持有者的需求再次一致,否則進一步降溫的風險仍然很高,凸顯出宏觀結構越來越接近枯竭。


免責聲明:本報告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所有數據僅供參考和教育之用。任何投資決策均不得基於本報告提供的信息,您應對自己的投資決策承擔全部責任。

所呈現的交易所餘額源自 Glassnode 全面的地址標籤數據庫,該數據庫通過官方發佈的交易所信息和專有聚類算法收集而成。雖然我們力求確保交易所餘額的準確性,但需要注意的是,這些數字可能並非總是涵蓋交易所的全部儲備,尤其是在交易所不願披露其官方地址的情況下。Glassnode敦促用戶在使用這些指標時務必謹慎。Glassnode 對任何差異或潛在的不準確性概不負責。

使用交換數據時請閱讀我們的透明度通知



從反彈到回調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