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E 之夢:比特幣資金公司面臨股價進一步下跌 55% 的風險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通過 PIPE(私人投資公共股權)交易籌集資金的比特幣(BTC)財務公司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因為股價趨向於折扣發行水平,給現有投資者帶來高達 55% 的潛在損失。

根據 CryptoQuant 9 月 25 日的報告,多家使用 PIPE 為比特幣購買提供資金的公司似乎都呈現出這種模式。

Kindly MD 經歷了最具戲劇性的例子,在 5 月份宣佈以每股 1.12 美元的價格進行 PIPE 發行後,股價飆升 18.5 倍,從 1.88 美元飆升至盤中高點 34.77 美元。

然而,該股隨後暴跌 97%,至 1.16 美元,基本與其 PIPE 價格持平,其中超過一半的跌幅發生在 PIPE 股票解鎖交易後的一天內。

其他比特幣庫存股也呈現出類似的走勢。Strive (ASST) 的交易價格為 3.00 美元,較 2025 年高點下跌了 78%,而其 PIPE 價格為 1.35 美元。這一差距意味著,如果股價恢復到發行價,可能會下跌 55%。

下個月,當 ASST 的 PIPE 投資者有資格出售其持有的股票時,壓力可能會加劇。

Cantor Equity Partners 面臨類似的風險,其交易價格為 19.74 美元,而其普通股 PIPE 發行價為 10.00 美元。50% 的潛在跌幅反映了這些私募發行中蘊含的大幅折讓。

一些公司的股價已經低於其PIPE水平。Empery Digital的股價為7.94美元,較其10.00美元的PIPE價格折價21%。該股在8月13日達到11.37美元的峰值,隨後跌至6.50美元的低點,跌幅達42%。

該公司的市值已跌破其比特幣持有量的價值。

比特幣財務公司依賴 PIPE,因為它們需要快速獲取大量資本來執行其戰略,而通常缺乏傳統融資或足夠的運營收入。

這些交易提供了速度和靈活性,但一旦轉售限制取消,它們就會造成嚴重的稀釋和潛在的銷售壓力。

報告指出,PIPE結構對現有股東而言存在諸多弊端。除了直接稀釋股權外,折價定價還會產生“懸垂”效應,允許投資者公開出售股份。

PIPE 投資者通常擁有註冊權,這使得他們在提交轉售聲明後可以清算其頭寸。

此外,報告還指出,有五家比特幣資金公司通過 PIPE 交易共籌集了超過 25 億美元,比特幣持有量從 3,205 BTC 到 43,514 BTC不等。

數據表明,只有比特幣持續上漲才能阻止這些股票進一步下跌。

由於加密貨幣市場沒有出現新的增長勢頭,許多公司似乎將繼續趨向於或低於其 PIPE 價格,因為以大幅折扣購買的機構投資者尋求在公開市場上實現利潤。

這種動態形成了一個反饋循環,比特幣價格走弱給金融公司股票帶來壓力,可能迫使進一步拋售,從而進一步給比特幣和公司本身帶來壓力。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35
收藏
15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