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推】金九銀十,當下的市場思考和機會盤點

Chainfeeds 導讀:

俗話說金九銀十,趁牛市後半段,重新整理下仍值得佈局關注的賽道和機會,爭取年底前能有不錯的收穫收官。

文章來源:

https://x.com/rubywxt1/status/1971417405541974506

文章作者:

RubyWang


觀點:

RubyWang:整個穩定幣市場在 2025 年經歷了飛速擴張,從年初的 2000 億美元市值,增長至近期的 2946 億美元,短短三個季度上漲了 50%。這一輪行情中,穩定幣逐漸從幕後走向前臺,成為加密行業最重要的主線敘事之一。上半年我們曾與 @0x_Todd 一起探討過穩定幣的百團大戰,當時新項目層出不窮,各家以高收益、補貼和空投來吸引用戶參與,散戶們在其中獲得了不菲的回報。可以說,那是一個百團混戰、用戶受益的階段。而如今,市場格局已經進入下半場,競爭逐漸收斂到頭部陣營,戰鬥方式也從燒錢吸引變成了各顯神通、秀出肌肉。這種趨勢,在我們近期與 @mdzzi 對談的 E60 節目中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圍繞 Hyperliquid 穩定幣 USDH 的競標大戰中,各大陣營頻頻搬出重量級盟友,凸顯了聯盟和生態佈局的重要性。總結來看,穩定幣賽道正從單純的百團大戰演化為八仙過海,不同陣營憑藉各自的資本、技術和合規優勢,走出了差異化的發展路徑。在頭部陣營中,USDT 依舊佔據統治地位,市佔率接近六成。Tether 近期宣佈將在美國推出合規新幣 USAT,結合 Anchorage Digital Bank 等託管方,借《GENIUS Act》框架重返美國市場。同時,Plasma 和 Stable 等與 Tether 深度綁定的公鏈正在加速融資和生態落地。第二名是 USDC,Circle IPO 之後與 Coinbase 構建的 CCTP 已成為跨鏈的官方標準,Arc 公鏈更是被定位為穩定幣金融的基礎設施。第三名的 Ethena USDe 則是本輪週期的卷王,不僅與 Binance 合作,還聯手 MegaETH 推出原生穩定幣 USDm,並通過新鏈 Converge 試圖將穩定幣作為 Gas 並直接連接 TradFi。除此之外,老牌 MakerDAO 完成品牌升級推出 USDS,繼續深耕超額抵押與 RWA 方向;Binance 生態的 USD1 則在中東資金鍊的支持下逐漸崛起;Paxos 與 PayPal 推出的 USDG 聯盟,背後聚合了 Anchorage、Galaxy、Kraken 等重量級機構;而 Stripe 孵化的 Tempo 公鏈、Hyperliquid 的原生穩定幣 USDH,也在支付與衍生品賽道加速落地。整體來看,八仙各有神通,從合規突破到生態綁定,從支付場景到衍生品市場,穩定幣競爭已進入更深層次。在如今的穩定幣格局下,投資機會大致可以歸納為三類:第一類是吃補貼。無論是交易所提供的高年化理財活動,還是錢包與公鏈合作的補貼,用戶都能以較低風險獲得穩定收益。例如 Coinbase 曾經提供過長達數月的 12% USDC 年化補貼,Binance 也在八月推出過類似活動;鏈上如 Plasma、USDe 在 Ton Wallet、AAVE 等平臺同樣給出了高達兩位數的 APY。第二類是 “收益型穩定幣” 的協議機會。根據 DefiLlama 數據,市值超過 1 億美元的穩定幣項目不到 40 個,真正的頭部不足十家,因此新一代高收益穩定幣協議有望通過 PT/YT 等衍生玩法吸引用戶,同時在 TGE 階段釋放空投紅利,如 Falcon Finance 的 USDf、Ethena 生態的 Ethereal、Terminal、Strata 等。第三類則是挖新項目的空投預期。Solana 生態的 Hylo、Vectis,MegaETH 上的 Cap 等,都是尚未 TGE 的潛力標的。總體而言,穩定幣的機會已經從單純的理財轉向「吃補貼 + 收益 + 空投」三位一體。投資邏輯上,需要注意風險平衡:頭部項目關注長期滲透與合規進展,而新興項目則適合作為小資金埋伏,博取高回報。可以預見,隨著八仙過海階段的到來,穩定幣將繼續在支付、理財和資本市場的多維度場景中釋放更大的機會。

內容來源

https://chainfeeds.substack.com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