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當局在龐氏騙局調查中查獲了價值 1000 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哈薩克斯坦當局正在對吸引該地區投資者的龐氏騙局進行調查,查獲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加密貨幣。

這一金融傳銷計劃已在中亞和東歐部分地區活躍了數年,為受害者提供對各種加密項目的高額投資回報。

哈薩克斯坦摧毀了巨大的加密貨幣金字塔

偽裝成國際投資基金的實體 Amir Capital 因涉嫌經營加密龐氏騙局而在哈薩克斯坦接受調查。

中亞國家金融監督局宣佈,該公司積極向哈薩克斯坦和其他幾個前蘇聯國家(包括吉爾吉斯斯坦、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的公民募集資金。

該機構在週四的新聞稿中詳細介紹了它向潛在受害者提供加密貨幣交易、挖礦和不同項目投資的 5-10% 收入。

投資者需要在該平臺的網站上註冊並創建個人賬戶,並存入比特幣(BTC)、以太坊(ETH)和穩定幣Tether(USDT)等多種加密貨幣。

當局尋求扣押價值 1000 萬美元的數字資產

收到的部分資金隨後在金字塔結構中重新分配給之前招募的參與者,並使用新成員存入的資金支付利息。

Amir Capital 在 2021 年底限制了提款。其管理人員將此歸咎於他們承諾解決的技術問題,但客戶餘額的訪問權限始終未能恢復。

調查人員表示,他們已獲得法院命令,扣押價值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加密資產以及阿拉木圖地區的一塊土地。

據哈薩克斯坦最大城市阿拉木圖反壟斷局(AFM)當地部門領導目前負責的調查官員稱,據信有 40 多人參與了這一犯罪計劃。

龐氏騙局的一名組織者是一名女性嫌疑人,其身份在公告中沒有透露,她已被逮捕並被拘留兩個月。

哈薩克斯坦對加密貨幣的開放面臨挑戰

與加密貨幣相關的犯罪組織的出現,例如最近破獲的大型金字塔騙局,似乎是哈薩克斯坦過去幾年在加密貨幣領域迅速崛起的副作用。

在中國決定於 2021 年實施禁止加密貨幣相關活動(包括鑄造和交易數字貨幣)的禁令後,這個中亞國家成為了比特幣挖礦的熱點。

同年,哈薩克斯坦的電網因低電價吸引大量礦工湧入而幾乎不堪重負,該國面臨能源短缺,直到當局通過限制和定價解決這一問題。

與此同時,阿斯塔納政府採取措施挖掘該行業的利潤,使市場合法化並進行監管,包括為挖礦公司提供在授權的國內平臺上交易加密貨幣的選擇。目前,阿斯塔納政府計劃擴大許可制度,以增加更多交易所。

6月初,哈薩克斯坦國家銀行批准發行加密支付卡的項目,當地一家銀行於9月初開始測試首批產品。8月,哈薩克斯坦一家交易所宣佈推出該國乃至該地區首隻比特幣ETF。

犯罪分子也在利用哈薩克斯坦對加密資產的開放。今年8月,金融和執法部門披露,他們破獲了一起利用非法供應電力開採加密貨幣的陰謀,導致哈薩克斯坦損失超過1600萬美元。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