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國債已成為本輪市場週期的熱門話題,機構和企業紛紛搶購數字資產,以彰顯其實力和長期信心。但專家警告稱,這可能會重演2000年代的互聯網泡沫,當時過度炒作和高風險押注導致市場暴跌近80%。
加密貨幣中的互聯網泡沫似曾相識
點對點平臺 NoOnes 的創始人雷·尤素夫 (Ray Youssef) 認為,加密貨幣行業正在重蹈互聯網時代的覆轍。早在 1990 年代末,互聯網的偉大構想吸引了大量資金和關注,但許多公司缺乏真正的基礎。大多數公司最終都倒閉了。
尤瑟夫表示,如今圍繞加密貨幣、DeFi 和 Web3 的炒作也給人同樣的感受。他預測,許多加密資金管理公司將無法生存。一旦倒閉,他們可能會拋售持有的資產,從而引發市場急劇的重置。
他解釋說,問題在於這些公司過於依賴市場情緒和價格動量。這使得它們風險很高,將加密貨幣的不穩定性與股票市場的不可預測性融合在一起。
下一輪洗牌中的贏家和輸家
但並非所有公司都會消失。尤素夫認為,少數紀律嚴明的公司可能會變得更加強大,搶購折扣比特幣和藍籌數字資產,而實力較弱的公司則會倒閉。他表示,區別在於負責任的管理。
那些避免積累高風險債務、按照比特幣四年週期錯開還款、並堅持使用比特幣和以太坊等供應上限資產的公司更有可能在經濟低迷時期生存下來。
另一方面,那些大舉押注波動性較大的山寨幣的人可能會被徹底淘汰,因為許多代幣在熊市期間會損失 90% 或更多。
實體企業如何支持加密貨幣的成功
對這些公司來說,最強大的安全網或許就是非常傳統的東西:穩定的收入。將運營業務的利潤投入加密貨幣的公司,比那些純粹依賴投機的資金投資公司更有優勢。
他表示,該行業仍然前景光明,但只有具有真正基本面和長期價值的項目才能生存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