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ter 是一家去中心化永續合約交易所,於 9 月初推出,僅在過去 24 小時內就下跌了 10%。
儘管早期受到強勁推動並得到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的支持,但市場情緒開始出現裂痕。
分析師解釋紫苑花價格下跌的原因
截至本文撰寫時,Aster 的供電代幣 ASTER 的交易價格為 1.87 美元,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了 8%。該代幣較 9 月 24 日創下的 2.43 美元的局部高點下跌了 20% 以上。

在此背景下,分析師們分析了導致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代幣價格下跌的原因。
價格壓力和用戶疑慮
此次拋售正值人們對 Aster 平臺表現的質疑日益加劇之際。投資者 Mike Ess 在 X(推特)上透露,他已出售 60% 的 Aster 持倉,轉而持有比特幣 (BTC) 和 Plasma (XPL)。
儘管他仍然保持盈利,但他說,他的決定是在趙長鵬最近的評論和對 Aster 產品的不滿之後出於直覺而做出的。
Ess 寫道:“如果你用過 HYPE,然後又換用了 Aster,你就會明白我的意思。它感覺速度慢、不夠精緻,而且完全是複製粘貼……我投入的資金越多,感覺風險就越大。”
其他交易員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X 平臺的另一位知名人士 Clemente 透露,他已完全退出 Aster 倉位,轉而投資 Hyperliquid 的 HYPE 代幣。
該分析師認為:“除了犯罪和 CEX 分銷之外,Hyperliquid 在所有指標上都明顯處於領先地位。”
CZ的混合信號
趙長鵬的參與是一把雙刃劍。9 月 28 日,這位加密貨幣高管將 Aster 描述為更廣泛的BNB鏈生態系統的補充項目,儘管 Aster 與幣安交易所存在競爭關係。
很少有人理解這一點。
— CZ 🔶 BNB (@cz_binance) 2025 年 9 月 28 日
Aster 與 @Binance 競爭,但有助於BNB。https://t.co/CmTSvVKUGR
他的風險投資公司 YZi Labs(前身為Binance Labs)持有 Aster 的少數股權,Aster 還擁有一支由前 Binance 員工組成的團隊。
然而,像Ess這樣的交易員將趙長鵬在最近Spaces電話會議上的語氣解讀為一種疏遠,這引發了人們對他參與程度的質疑。對一些人來說,這種看法足以引發他們降低風險的意願。
Ess 警告說:“如果CZ不再談論此事,炒作將毫無疑問獲勝。”
儘管如此,樂觀的聲音依然存在。一位名為 Cooker 的用戶表示,他堅信 Aster 將在永久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市場上長期佔據一席之地。
仍然持有 $ASTER,真正依靠CZ及其團隊在 perp dex 市場上取得長期成功
— Cooker.hl | Kms. ETH | Cooker (@CookerFlips) 2025 年 9 月 28 日
長期持有 $XPL 可能是自 $HYPE 以來進入 2026 年的最佳持有方式之一
Ofc 仍然持有 $HYPE,從我最初買入開始很快就會持有一年
與此同時,Crash 等其他人則認為,在下一個週期內,Aster 的百分比表現可能超過Solana和以太坊。
基本面強勁,不確定性揮之不去
從多個指標來看,Aster 的基本面依然穩固。自上線以來,該平臺已產生 7000 萬美元的交易費,而BNB鏈上的總鎖定價值 (TVL) 已升至 7.01 億美元。對於一個僅成立數週的項目來說,這些數字反映出其廣泛的應用前景。

然而,快速的縮減凸顯了平衡早期增長與用戶信任和產品可靠性的挑戰。
分析師警告稱,與 Hyperliquid 的競爭正在加劇,如果不持續改進產品,發展勢頭可能會減弱。
因此,Aster 的價格走勢仍然存在爭議。支持者認為,在快速擴張的生態系統中,Aster 是一個大膽的新參與者,得到了 CZ 的認可。另一方面,懷疑論者則認為 Aster 可能尚未完成,而且被過度炒作了。
儘管有 CZ 的支持,ASTER 價格仍下滑的三個原因這篇文章最先出現在BeInCrypto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