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infeeds 導讀:
策略愈發精細,商業模式更加複雜,機遇也比以往更大。
文章來源:
https://www.techflowpost.com/article/detail_28255.html
文章作者:
Ish Verduzco
觀點:
深潮 TechFlow:在創作者經濟逐漸成熟的過程中,電子郵件列表成為幾乎所有創作者的必備工具。即便是專注於 TikTok 或 Instagram 短視頻的內容創作者,也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郵件列表才是業務的核心資產。與依賴算法的不確定分發不同,郵件讓創作者真正擁有直接觸達受眾的渠道。無論是通過活動、付費廣告、引流工具(lead magnets),還是藉助 ManyChat 將 Instagram 私信轉化為訂閱,創作者們都在積極積累郵件用戶。發佈頻率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 有人每週一次,有人每月一次,甚至僅偶爾一次 —— 關鍵在於 “所有權”,即與受眾之間建立一種長期、穩定、不依賴平臺波動的關係。與此同時,線下觸點正在成為新的增長飛輪。在過去幾年,創作者主要依靠線上社區積累粉絲,而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嘗試把這種連接轉化為線下互動,例如播客製作者舉辦現場錄音會,社交媒體創作者組織私人晚宴、地區性聚會,甚至小型度假活動。這類互動不僅僅是粉絲見面會,而是信任與關係的加深渠道,同時也是探索更高價值合作的場景。線上到線下的閉環互動,正在成為加速創作者與受眾關係升級的關鍵趨勢。過去,創作者們往往依賴一次性的廣告合作,這種收入模式雖然直接,但極不穩定。如今,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開始轉向打包贊助方案,將新聞通訊、播客、社交媒體內容以及線下活動整合起來,提供給品牌方一個跨平臺的整體合作包。這種模式的優勢顯而易見:對於創作者而言,它帶來了更可預測的收入,減少了不斷談判的麻煩,同時幫助他們與品牌建立長期合作關係。對於品牌來說,這種打包合作覆蓋面更廣,一個合同就能獲得多渠道曝光,並能生成大量可複用的內容,比單一廣告位更具創意和效果。這一轉變反映了創作者行業正在走向成熟與專業化。與此同時,細分市場被越來越多的創作者驗證為真正的護城河。典型案例是汽車經銷商小夥子(Car Dealership Guy),其目標受眾僅限於大約 15.5 萬家汽車經銷商及其員工,表面看是極小的細分市場,但憑藉高度聚焦的內容與產品,他卻構建出了龐大的商業帝國。事實證明,精準定位理想客戶畫像(ICP),往往比追逐大而泛的受眾更具商業價值。很多創作者起初擔心賽道過小,但實踐表明,只要切入點精準且價值清晰,細分市場的力量可能遠超想象。在行業內部,一個廣泛被認可的共識是:合作加速增長。創作者們越來越多地通過新聞通訊互換、播客嘉賓交換、聯合舉辦活動或交叉推廣產品的方式來擴大影響力。如果找到目標受眾相似的合作伙伴,增長速度往往會成倍提升。這不僅能讓創作者以更低成本獲得新受眾,還能帶來更多樂趣與創造性。與此同時,儘管創作者們會在多個平臺分發內容,但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 “主陣地”—— 無論是 YouTube、Substack、Instagram 還是 TikTok。正是這個平臺為他們帶來了最初的流量與社區基礎,也構建了最牢固的用戶連接。擴展固然重要,但平臺主導才是長久發展的核心。而在更宏觀的層面上,分發正在被視為創作者的終極護城河。在一個任何人都能推出產品、工具或服務的時代,真正拉開差距的不是做了什麼,而是如何讓它被看到。品牌與分發結合,才是決定創作者能否構建長期競爭力的關鍵。這種觀念在創作者群體中達成了高度共識,也反映出行業整體的認知升級。分發能力的強弱,將最終決定一個創作者能否在擁擠的賽道中脫穎而出。
內容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