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散戶交易商是維持以太坊資金公司生存的唯一力量嗎?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以太坊相對於比特幣的持續表現不佳,再次引發了關於是什麼支撐了該資產,以及誰才是其真正需求背後的爭論。

據比特幣倡導者 Samson Mow 稱,目前約有 60 億美元的韓國散戶資金正在支撐所謂的以太坊國庫券,這些公司正在積累ETH作為資產負債表資產,這與 MicroStrategy 的比特幣戰略如出一轍。Mow 在 10 月 5 日的 X 帖子中發表了這一說法,他認為“ETH影響者”紛紛飛往首爾,拉攏那些追逐下一個“策略機會”的散戶投資者。

根據 CoinMarketCap 的數據,截至 10 月 6 日, ETH在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了約 1.9%,過去一個月兌比特幣下跌了約 5%。Mow 認為,這種疲軟表明,支撐以太坊估值的是短期散戶的熱情,而非機構投資者的信心。

戰略ETH儲備數據顯示,包括 BitMine 和 SharpLink 在內的 67 家實體共持有約 549 萬ETH (約合 250 億美元),佔總供應量的 4.5%。

Mow 將這種風險敞口很大程度上歸咎於韓國散戶投資者,他們被稱為“seohak gaemie”,聲稱這些投資者已向以太坊資金管理公司投入了約 60 億美元。他認為,推廣者一直在將這些公司宣傳為“下一個 MicroStrategy”,以吸引那些尋求類似比特幣企業增持策略的交易員:

“許多投資者對ETH/ BTC圖表一無所知,並認為他們正在購買下一個策略交易。”

他警告說,建立在“金融文盲”基礎上的熱情可能會適得其反,尤其是以太坊在相對錶現上仍然落後於比特幣。

以太坊的價格表現反映了這種擔憂。儘管週期性資金流入和新的敘事推動, ETH仍低於此前 4,946 美元的歷史高點,並且兌比特幣持續走弱。過去一年, ETH/ BTC比率下跌了 5% 以上,這強化了人們的看法,即以太坊市值的大部分支撐因素是敘事驅動,而非基於基本面增長或機構採用。

Mow 的批評與 Mechanism Capital 聯合創始人 Andrew Kang 的觀點一致,後者也對以太坊金庫背後的財務邏輯表示質疑。Kang 指出,像 Tom Lee 的 BitMine 這樣的項目就是“缺乏紀律的金庫模式”的典型例子,缺乏成功的比特幣持有公司所具備的財務結構。“以太坊的技術面看跌,”Kang 說道,並補充說,如果基本面沒有發生重大變化,ETH 的長期波動區間可能保持在 1,000 美元至 4,800 美元之間。

Kang 總結道,以太坊的估值“主要源於金融知識的匱乏”,並將其投機勢頭與 XRP 的歷史漲勢進行了比較。他認為,雖然散戶炒作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維持較高的市值,但這並非一個持久的基礎:“從金融知識匱乏中得出的估值並非無限。”

韓國零售需求是否會成為以太坊的新結構支柱,還是逐漸消退的敘事的最後一口氣,可能取決於“ETH國庫”故事能夠超越圖表多久。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