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核心還是比特幣節點:OP_RETURN 之爭的真正意義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即將發佈的比特幣核心版本 Bitcoin Core 30.0 中的一項新默認設置,在比特幣社區中引發了部分爭議。一些用戶表示,他們不會升級到比特幣最常用客戶端的新版本,或者轉而使用 Bitcoin Knots:這是 Bitcoin Core 的一個軟件分支,由 OCEAN 首席技術官 Luke Dashjr 維護,而 Dashjr 本人對這一更改持批評態度。

這場爭論相當技術性,涉及一個看似無關緊要的問題。比特幣核心 30.0 將開始使用更大的 OP_RETURN 輸出在網絡上中繼交易:以特定方式嵌入任意數據(例如文本或圖像)的交易。這似乎是一個微小的變化,因為比特幣核心(和比特幣結)節點一旦將這些交易包含在區塊中,就會接受它們,同時它們也會中繼以其他方式存儲任意數據的交易。

但此次更新引起了爭議,因為它反映了更深層次的擔憂。

“比特幣結點視角”

比特幣結的支持者通常不喜歡交易中包含任意數據,或者他們通常稱之為“垃圾郵件”。但到目前為止,大多數人還是勉強接受了這一點,認為這是比特幣協議的一個不良副作用。

然而,他們確實認為應該阻止這種使用方式。比特幣核心開發者過去曾通過限制節點中繼的 OP_RETURN 輸出的大小來實現這一點,這確實似乎促使一些人決定將這類用例轉移到其他加密貨幣上,而不是比特幣。(最值得注意的是,這通常被解釋為以太坊的“起源故事”。)

在他們看來,比特幣核心 30.0 中更新的中繼策略象徵著這種抵制的終結。它向“垃圾郵件發送者”發出信號,表明比特幣歡迎他們。

一個擔憂是,這將越來越多地吸引這類用戶和項目。而且由於比特幣區塊空間有限,將其用於數據存儲會很快填滿區塊,進而推高交易費用,甚至可能達到許多常規(“貨幣”)交易因此無法承受的程度。

另一個擔憂是,儘管任意數據已經可以通過不同的方式嵌入,但與其他方法相比,OP_RETURN 使得解析這些數據變得更容易一些;將其轉換為(比如)圖像所需的工作量要小一些。比特幣結的支持者擔心,這也增加了包含 CSAM(兒童性虐待內容)等非法內容的風險,這可能會給節點運營商帶來監管壓力。

如果問題在於比特幣核心開發者沒有抵制垃圾郵件發送者,那麼比特幣結 (Bitcoin Knots) 就代表了這種抵制。即使他們無法阻止任意數據被納入比特幣區塊鏈,或者無法完全阻止,他們至少不會為垃圾郵件開闢新的途徑。實際上,他們等於是在發出“垃圾郵件不受歡迎”的信號,希望以此來達到震懾垃圾郵件的效果。

Bitcoin Knots 的支持者表示,假設這種抑制效果能夠成功阻止垃圾郵件發送者,那麼比特幣就可以繼續用於其最初的用途:貨幣交易。

“比特幣核心視角”

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方式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存儲任意數據。事實上,近年來許多人將圖像存儲在銘文中,甚至可以將其嵌入公鑰或私鑰中。

大多數比特幣核心開發者確實同意比特幣結(Bitcoin Knots)支持者的觀點,認為這些都不是好事,也不符合比特幣的初衷。但在所有這些選項中,使用 OP_RETURN 是危害最小的方法,因為它最大限度地減少了計算機資源的消耗,從而儘可能地保持節點的可負擔性和可訪問性。

因此,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認為,與其試圖抵制使用 OP_RETURN,不如允許它;限制可能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甚至可能更糟。

首先,僅僅拒絕中繼這些交易在技術上並不能取得多大成效。這些交易仍然可以被其他節點(例如 Libre Relay 節點)中繼,或者直接提交給礦工,從而被打包到區塊中。這反過來可能會產生中心化效應,因為直接提交可能會不成比例地分配給大型礦工,而大型礦工則會以犧牲小型礦工的利益為代價,從額外的手續費收入中獲益。(如果此類交易最終被打包到區塊中,節點本身也會受到一些細微的損害。)

更穩健的解決方案——也可以說是合乎邏輯的下一步——是通過共識協議升級(軟分叉)使(大型)OP_RETURN交易無效,這樣它們就根本無法被挖礦。但正如前文所述,這樣做的問題在於,人們可能會使用其他更有害的方法將數據存儲在區塊鏈上。(事實上,許多人已經傾向於使用銘文,因為對於圖像等大塊數據來說,這種方法的成本要低得多。)

理論上,其中一些方法也可以被阻止。但大多數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預見到,這隻會導致一場“打地鼠”的遊戲,而“垃圾郵件發送者”每次都會採取不同的方法。這會激勵他們像常規交易一樣“偽裝”他們的數據,這可能會導致貨幣交易和任意數據變得越來越難以區分。

現階段唯一的解決方案或許是指定某個人或團體來判斷哪些交易可接受、哪些交易不可接受,這實際上就是引入某種擁有審查權的實體。比特幣核心開發者(他們本身就是一個相當模糊的貢獻者群體)對承擔這樣的角色毫無興趣——尤其是因為他們不希望成為監管機構的目標,以免監管機構迫使他們濫用這種權力——他們更希望比特幣根本不會走上這條路。

相反,他們通常期望問題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自行解決,而無需他們的干預。

這是因為一筆貨幣交易相對而言只是一小塊數據。一個比特幣區塊就能容納數千筆交易。其他類型的數據往往要大得多;僅一張圖片就能填滿整個區塊。這意味著一個“垃圾郵件發送者”通常必須出價高於許多普通用戶。如果貨幣交易需求足夠大,使用比特幣存儲數據的成本很快就會變得昂貴。在這種情況下,任意數據應該被定價並自然消失。

大多數比特幣核心開發人員都同意比特幣應該是一個主要用於貨幣交易的網絡——但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會積極抵制其他用例,而是因為系統的激勵機制已經如此一致。

那麼現在怎麼辦?

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使用他們想要的任何軟件,無論是 Bitcoin Core 30.0(無論是否更改此默認設置)、舊版本的 Bitcoin Core、Bitcoin Knots、Libre Relay 還是其他任何軟件。從這個意義上講,比特幣用戶實際上擁有主權。

從 X 等社交媒體平臺上的情緒來看,確實有相當一部分用戶不會升級到 Bitcoin Core 30.0,甚至不會轉用 Bitcoin Knots。但我們無法判斷這部分用戶究竟佔比特幣用戶群的多少。他們可能是絕大多數……也可能是少數(但聲音很大)。

無論如何,比特幣的運作方式並不像民主國家。由於每個節點通常都會將交易轉發給多個其他節點,因此,即使只有相對較少的用戶選擇運行 Bitcoin Core 30.0(或 Libre Relay 或類似版本),較大的 OP_RETURN 也應該能夠相當自由地傳播。這種情況可能無法完全阻止,但假設 Bitcoin Knots 的支持者想要至少有效地抑制這種情況,他們需要說服絕大多數節點運營商(可能達到 95% 甚至更多)加入他們的過濾工作。

如果他們做不到這一點,運行比特幣結 (Bitcoin Knots) 可能會被視為一種異議的聲音——但實際效果卻不大。

Aaron van Wirdum 曾任《比特幣雜誌》主編,著有《創世紀:比特幣的啟迪者與項目的故事》。歡迎在 Nostr 上關注他。

這篇文章《比特幣核心還是比特幣結:OP_RETURN 爭論的真正意義》最初發表在《比特幣雜誌》上,作者是 Aaron van Wirdum。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