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散戶投資者明顯缺乏參與,比特幣仍創下歷史新高,突破12.6萬美元。企業資金流入壓倒了巨大的空頭倉位,造成了一種不尋常的局面。
如果機構投資者真的在主導BTC的估值,那麼多年來關於加密貨幣價格週期的數據可能會失效。未來可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難預測。
比特幣創下不同尋常的歷史新高
比特幣昨日創下歷史新高,但這顯然絲毫沒有減慢其上漲速度。縱觀17年來的價格數據,創下新高通常會有所回落,最終表現為上漲趨勢中的短暫飆升。
獲利了結和其他對沖活動通常會導致這種情況,儘管市場熱情高漲,但價格仍會回落。
然而今天情況略有不同, BTC在昨日創下歷史新高後確實有所回落,但投資仍在繼續,導致空頭倉位出現大規模平倉。
以太坊也即將創下新的價格紀錄,但比特幣上漲至 126,000 美元才是造成最大影響的原因:

儘管表面上看,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應該是一個利好消息,但分析師們對此感到些許擔憂。一些專家擔心,企業資金流入正在推動這一增長,這代表著市場敘事從對未來收益的預期轉向了貨幣恐慌。
今天的新數據似乎進一步證實了這些擔憂。比特幣ETF投資蓬勃發展,數字資產庫上週報告的收購金額達到13億美元。
這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數字甚至還不包括 MicroStrategy 或 Metaplanet 。與此同時,散戶情緒對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有何反應?
新的價格週期?
這些信息,尤其是與清算數據相結合時,可能預示著令人擔憂的跡象。“擔憂”或許言過其實;當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時,很難完全看跌。
然而,今天的市場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在這些前所未有的情況下,我們如何預測未來的價格走勢?
自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於 2024 年批准BTC ETF 以來, 分析師一直在思考機構資金的流入是否會永久打破既定的價格動態。
比特幣在兩天內創下兩個歷史新高,且沒有太多散戶參與,這似乎是一個反常現象。我們接下來該何去何從?
如果規則真的永遠改變了,我們就需要獨立驗證每一個經過時間考驗的行業真理,看看它在 2025 年是否仍然適用。比特幣真的是一種很好的通脹或衰退對沖工具嗎?
我們還能繼續相信加密貨幣寒冬終將結束嗎,即使需要數年時間?你的猜測可能和我的一樣糟糕。
這種混亂可能會令人不安,並對投資者信心造成不利影響。希望我們能儘快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