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OTA可能成為全球一半以上人口數字身份驗證的支柱,而歐洲的數字身份驗證服務則覆蓋約 4.5 億人。
- IOTA花費了數年時間構建一個免費、節能的分佈式賬本,專門用於機器對機器和身份用例。
自主主權身份聽起來可能很複雜,甚至有點反烏托邦,但其核心理念是,你應該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IOTA Identity 是一個IOTAIOTA(一種分佈式賬本技術 (DLT))構建的去中心化身份框架。
IOTA Identity 不再依賴可能被黑客攻擊、濫用或鎖定的中心化數據庫,而是允許個人、組織甚至設備直接控制其憑證。它遵循開放的全球標準,例如萬維網聯盟 (W3C) 定義的標準,因此它可以在任何地方與任何人一起使用,並且不受鎖定。
IOTA愛好者 Salima 解釋了IOTA可能成為全球 60% 人口數字身份的信任錨層的可能性。
她解釋說:“歐洲仍在努力為4.5億公民構建其歐洲數字身份(EUDI),但進展緩慢,官僚作風纏身,標準和權限的爭論也仍在繼續。與此同時……在遙遠的地方,大多數人還沒有注意到,亞太地區已經在執行自己的計劃了。”
她談到的是亞太數字身份倡議(APDI),該項目旨在連接36個國家、47.8億人口。APDI由日本、臺灣、韓國、新加坡和緬甸等私營部門財團牽頭,其願景是建立一個安全、便攜、包容、跨境無縫銜接的數字身份系統。
該網絡從一開始就致力於實現不同國家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避免了阻礙其他地區類似努力的碎片化問題。其覆蓋範圍不僅僅限於個人,還涵蓋企業乃至物聯網設備的可驗證憑證。
APDI 在 2024 年全年處於概念驗證和技術集成階段,並計劃於 2025 年公開推出。目前已在測試多個實際用例,包括可為旅行者提供無縫跨境驗證的全球旅行護照。
薩利馬隨後舉了一個例子,
無國界簡歷。您的學位、執照和技能在國外立即獲得認可,無需翻譯,也無需繁瑣手續。只需一份數字職業證書,即可讓韓國工程師在日本工作,或讓臺灣技術人員在新加坡獲得認證。即時識別 · 無縫遷移。真正的數字工作護照。
IOTA的戰略優勢
IOTA 方法的核心是自主主權身份 (SSI)。這是一種使個人能夠完全控制其數字憑證的工具。用戶可以決定共享哪些信息以及與誰共享,從而保護隱私和自主權。
該網絡還採用了有向無環圖 (DAG) 而非傳統的區塊鏈技術 Tangle,這使得交易無需手續費,這對於大規模數字身份至關重要。數百萬甚至數十億次身份驗證可以進行,而無需支付高昂的交易費用來降低系統速度。
如前所述,Tangle 架構具有高度可擴展性。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個人和機構加入網絡,其性能不會像傳統區塊鏈那樣下降。這使得它非常適合像 APDI 這樣可能支持數十億用戶的大型項目。
IOTA 的加密技術旨在抵禦量子攻擊,從而為數字身份提供長期安全保障。IOTA 對機構有吸引力的一個因素是,錨定在IOTA上的憑證能夠抵禦未來的計算威脅,從而為政府、企業和個人提供信心。
為了進一步支持採用, IOTA最近推出了IOTA信任框架,這是一套由五個可立即使用的構建塊組成的套件,旨在使區塊鏈實施變得實用,並可供企業、開發人員和機構使用。
該框架包括IOTA身份、層次結構、公證、 IOTA加油站和標記化,提供實現安全、可擴展和可審計解決方案的工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