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自 6 月以來的第二次,Binance 的 BNB 智能鏈(BSC)活躍度超越了所有其他區塊鏈。推動這一熱潮的主要動力來自 Memecoin(迷因幣)交易,它成為 BSC 上去中心化交易所(DEX)成交量的核心來源。與此同時,BSC 的原生代幣 $BNB 也創下歷史新高,並在市值上超越 $XRP,躋身全球加密資產前三,僅次於以太坊和比特幣。
Binance 創始人趙長鵬(Changpeng “CZ” Zhao) 是此次鏈上活躍度上升的關鍵推手。他頻繁在社交平臺上發佈關於各類 Memecoin 的推文,推廣 BNB 永續合約平臺 Aster,並於 10 月 8 日參與 X Spaces 節目 《BNB Supercycle》。該直播吸引了數千名實時聽眾,進一步強化了市場對 “BNB 生態全面復甦” 的敘事。
過去六個月裡,BNB 價格上漲約 133%,遠超比特幣的表現。 同期,CAKE 漲幅約為 146%,這表明交易與鏈上活動正逐漸回流至 Binance 的核心生態。
這一走勢同樣反映出 PancakeSwap 代幣經濟模型(tokenomics) 的成功。該去中心化交易所採用“回購+銷燬”機制,目標是實現每年約 4% 的淨供應量減少,銷燬資金來源於平臺收入。協議的最終目標是在 2030 年前將 CAKE 總供應量削減約 20%——這是主流 DEX 代幣中 最明確的通縮模型之一。
隨著 BSC DEX 交易量與用戶活躍度激增,PancakeSwap 的通縮目標正得到強有力的支撐。
BNB 價格走勢圖(截至 10 月 7 日)
CAKE 價格走勢——BSC 頭部 DEX PancakeSwap 的原生代幣(截至 10 月 7 日)
快速瞭解 BSC 的架構
BNB 智能鏈(BNB Smart Chain,簡稱 BSC) 於 2020 年由 Binance 推出,是 BNB Chain 生態的執行層(execution layer)。
BSC 的前身名為 Binance Smart Chain,設計初衷是打造一條 高速、低成本、兼容 EVM(以太坊虛擬機) 的區塊鏈,用以補充 Binance Chain 的功能——後者僅支持簡單的資產發行與轉賬,不具備智能合約功能。
在 2022 年,Binance 將整個網絡架構重塑為 BNB Chain,並將其定位為一個更加去中心化的生態系統,同時將 BNB(原名 Binance Coin,現代表“Build and Build”)設定為其 Gas 費與治理代幣。
最初的架構包含兩層核心網絡:
- BNB Beacon Chain —— 負責治理與質押;
- BNB Smart Chain(BSC) —— 負責執行與智能合約運行。
然而,到 2024 年,Binance 完成了所謂的 BNB Chain Fusion(鏈融合),正式棄用 Beacon Chain,並將其治理與質押功能全部整合至 BNB Smart Chain。
近期,BSC 驗證者 提出了一項提案,計劃 將 Gas 費削減一半(從 0.1 gwei 降至 0.05 gwei),並 將區塊時間從 750 毫秒縮短至 450 毫秒。這意味著 單筆交易平均成本將降至約 0.005 美元,使 BSC 的費用水平更接近 Solana。
此外,近期 $ASTER 代幣生成事件(TGE) 以及關於潛在 AsterDEX 空投 的市場猜測,推動了資金與鏈上活動的爆發式增長。
CZ(趙長鵬) 在 X(原 Twitter)上積極為該生態造勢,甚至高調宣佈“BNB meme season(BNB 迷因季)”開啟。
不過,DefiLlama 最近將 AsterDEX 永續合約交易量 從其平臺中下架,原因是其數據團隊懷疑存在 刷量(wash trading) 行為,且 Binance 與 Aster 交易量之間高度相關。
與此同時,Hyperliquid 已經證明,成功的永續合約 DEX 模式在加密領域可以極具盈利能力;而 Pump.fun 則展示了低門檻發行平臺的巨大潛力。
如今,CZ 顯然有意同時進軍這兩條賽道,且憑藉資源優勢,他確實具備相當的競爭力。
他旗下公司 YZI Labs 全力支持 AsterDEX,意在爭奪 Hyperliquid 的市場份額;而另一平臺 Four.meme——被稱為“BSC 版 Pump.fun”——在 24 小時收入 上已超越 Pump.fun 和 Axiom,用戶活躍度飆升,越來越多交易者正將資產從 Solana 橋接至 BSC。
日收入對比:Pump.fun vs. Four.meme
截至 10 月 8 日撰稿時,Four.meme 的 24 小時收入已超越 Pump.fun,分別為 140 萬美元 和 114 萬美元。
隨著用戶活動激增,BNB Chain 的日手續費也出現大幅上漲。
從 8 月不到 50 萬美元,到 截至 10 月 8 日超過 500 萬美元,漲幅超過 1,000%。
BSC 的 DEX 交易量(超過 60 億美元)已超越 Solana(約 55 億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4 月時 BSC 的日交易量還不到 10 億美元。
這表明激進的市場推廣和激勵措施正在發揮預期效果。
淨流入
根據 Artemis 數據(截至 10 月 7 日),過去三個月 BNB Chain 的淨流入資金為 1.826 億美元。
作為對比,Solana 為 1.18 億美元,Avalanche 為 4,100 萬美元。
Solana: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三個月 從 Solana 流出的最大資金量被橋接到 BNB Chain,僅從 Solana 轉移到 BNB Chain 的資金就達到 4,600 萬美元。
為何重要
BSC 的市場關注度表明,在加密領域,即便只是短期內,品牌和敘事仍然比一切都重要。趙長鵬(CZ)的重新高調曝光——從宣佈“BNB Supercycle”到推廣特定迷因——已將 BSC 打造成目前整個行業中 最活躍的中心。
例如,代幣 幣安人生(中文意為 “Binance Life”)於 10 月 4 日上線,市值突破 4.5 億美元。你在 Solana 上幾乎看不到類似現象,即便是目前表現最好的新 Solana 代幣,其市值也難以突破 2,000 萬美元。
很容易忘記,在上一屆美國政府時期,CZ 曾服刑四個月,Binance 也支付了 40 億美元 來和解聯邦指控。出獄後,他曾低調一段時間。但到了 9 月中旬,CZ 更新了 X(原 Twitter)個人資料,將簡介從“ex-@binance”改為簡單的“@binance”,與他 2024 年前的狀態一致,這表明他可能在對特朗普政府時期更寬鬆的監管環境做出反應。Binance 正在尋求放寬其在美國的執法條款,同時 YZI Labs 也為 BNB 生態籌集了新的 10 億美元基金,推動生態增長。Binance 正在重新主動出擊。
從更廣的視角來看,交易所驅動型生態正在復甦。例如 MNT(Mantle)正與 Bybit 明顯模仿 BNB 的模式。正如 BSC 所展示的那樣,同時掌握交易所流動性和執行層,可能形成不可戰勝的組合。Coinbase 暗示可能推出 BASE 代幣,也可能表明其意識到採用類似垂直整合模式來捕獲更多流動性的潛力。
下一個問題,正如每次熱潮一樣,是可持續性。如果 Four.meme、Aster 和 PancakeSwap 能夠在沒有外部激勵的情況下維持交易量,BNB 的超級週期可能不僅僅是一個迷因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