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央行已將針對涉及加密貨幣的銀行實施巴塞爾式資本規則的期限推遲至少一年,理由是需要全球協調。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在 2023 年 10 月 9 日發布的官方回應中確認了這一舉措,將實施日期從 2026 年 1 月 1 日推遲到 2027 年 1 月 1 日或之後。
監管延遲及其影響
新加坡是在收到行業反饋後做出這一決定的,該反饋警告稱,如果新加坡領先於其他司法管轄區,早期採用可能會導致監管分歧。
該監管機構表示:“MAS 將加密資產監管法規和披露的實施時間推遲到 2027 年 1 月 1 日或之後,並將在適當的時候提供有關最終加密資產標準和實施日期的更新。”
該框架使國內監管與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2022年全球加密資產標準保持一致,該標準要求對波動性極高的數位資產提供高達1250%的資本緩衝。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隨著國際時間線的銜接,將提供進一步的更新。
這項延期讓銀行有更多時間調整其風險加權模型和定價體系。 MAS也點擊,穩定幣和無需許可的區塊鏈的分類需要「更加國際化」。
這種謹慎的觀點與香港形成了鮮明對比,香港金管局已提出放寬資本規定以吸引機構資本,這一顯著差異表明亞洲頂級金融中心正在嘗試不同的策略。
產業反饋和市場背景
Circle、Coinbase、Paxos、Fireblocks 和華僑銀行等受訪者警告稱,將大多數公鏈資產歸類為「二級」高風險敞口可能會扼殺創新。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表示,將考慮諸如第二層支付保護措施等進展,並尋求協調與穩定幣相關的合格儲備資產。銀行必須在2026年之前至少繼續就加密貨幣持有的「適當審慎處理」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進行磋商。
此次延期恰逢對外匯交易所的審查日益嚴格。根據 Elliptic 報道,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已要求僅在海外運營的平台在 6 月 30 日之前停止未經許可或批准的營運。英國《金融時報》 報告, Bitget和Bybit已將員工調至香港和杜拜。
然而, 亞太地區的機構採用率持續大幅增長。 BeInCrypto 對 Laser Digital 執行長 Jez Mohideen 的訪談顯示,Web3 活動正在從新加坡和香港擴展到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反映出該地區市場日益成熟。

儘管審查日益嚴格, 新加坡的加密貨幣採用率依然保持強勁。一項分析將新加坡列為全球最大投資者,24.4% 的人口擁有數位資產。另一份報告發現,亞洲家族辦公室將其投資組合的 3-5% 分配入金。這點擊了儘管監管機構謹慎行事,但機構投資者的興趣上漲。
此次延期鞏固了新加坡作為嚴謹金融科技中心的聲譽——儘管新加坡在散戶和機構投資者採用數位資產方面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它仍然重視穩定而非速度。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第637號通知下的臨時規則仍然有效,該規則定義了額外的一級資本工具和二級資本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