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貿易緊張和通脹延遲擾亂市場, XRP價格會跌至 0.60 美元嗎?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XRP價格正步入風暴。美國通膨報告延遲發布,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貿易戰再起,以及恐慌性拋售席捲加密貨幣市場;這一切都同時發生。 XRP 已跌破關鍵支撐位,交易員們正在猜測下一個阻力位是否會是 0.60 美元。讓我們來剖析一下究竟發生了什麼,以及接下來可能會發生什麼。

XRP價格預測:通膨報告延遲遭遇新貿易戰

市場痛恨不確定性,而目前,不確定性正大量存在。由於政府關門,美國勞工統計局已將其至關重要的9月通膨報告推遲至10月24日。這意味著投資者對指導聯準會政策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一無所知。

隨後,又發生了另一場衝擊:唐納德·川普總統再次挑起中美貿易戰,宣布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徵收100%的關稅。作為回應,中國限制了稀土礦的出口——稀土是美國科技製造業的重要資源。這些措施正在動搖全球信心。

對於加密貨幣交易者來說,這不僅僅是宏觀噪音。貿易戰和通膨不確定性直接打擊了風險偏好。當全球經濟看起來脆弱時,流動性枯竭,像XRP這樣的​​投機資產受到的打擊最為嚴重。

宏觀事件如何影響XRP價格情緒?

XRP 的下跌並非個案。通膨延遲意味著投資者沒有最新的 CPI 數據來支撐他們的預期。如果本月稍晚通膨率高於預期,聯準會 10 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將蕩然無存。

同時,關稅往往會推高消費者物價——這意味著在聯準會試圖放鬆政策之際,通膨壓力會更大。這種組合對加密貨幣來說非常危險,因為通膨上升和關稅上升都會導緻美元走強,進一步擠壓數位資產。

簡而言之,在華盛頓明確通膨和貿易問題之前,市場處於避險模式XRP價格陷入了困境。

XRP價格預測:進展分析

XRP/USD 日線圖-TradingView

現在,我們來談談技術面。 XRP 日XRP圖顯示,布林通道中軌附近 2.82 美元明顯下破。目前價格緊貼布林帶下軌 2.36 美元附近,平均足 K 線呈現深紅色閃爍,這強烈表明市場持續拋售勢頭。

本週早些時候,XRP 的盤中走勢甚至一度觸及 1.60 美元附近,隨後買家開始入場。這並非隨機波動,而是恐慌性拋售。如果市場果斷跌破 2.20 美元的支撐位,那麼跌向 1.50-1.00 美元區間的阻力就幾乎無可阻擋。而如果宏觀壓力加劇,那麼投機性 0.60 美元的水平將比大多數交易員的預期更可信。

布林通道正在走寬,確認波動性正在擴大。這種形態通常預示著大幅方向性波動。鑑於看跌的基本面,在出現任何有意義的反彈之前,市場更有可能再次下跌。

貿易戰對更廣泛的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100%關稅威脅不僅關乎中國,也關乎投資者信心。貿易壁壘上升,創投就會減少。上次關稅飆升是在川普第一個任期內,當時全球股市和加密貨幣都進入了回檔階段。

如果中國採取報復措施,拋售美國債券或進一步收緊稀土出口,可能會引發新一波全球拋售。這對瑞波幣(XRP)等比特幣相關敏感型資產來說是個壞消息。雖然比特幣可能獲得避險買盤,但在這種宏觀動盪時期,山寨幣通常表現不佳。

對於XRP價格而言,其動能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情緒和流動性,而這種宏觀緊張局勢可能會大大放大下行風險。

什麼可以阻止XRP全面崩潰?

仍有一條潛在的生命線。如果CPI報告(將於10月24日公佈)顯示通膨大幅降溫,聯準會可能有理由在月底前再次降息。這將削弱美元,恢復一些風險偏好,並引發加密貨幣的短期反彈。

從技術面來看, XRP可能反彈至 2.80 美元至 3.00 美元的阻力位。但反彈力度將完全取決於宏觀經濟的穩定性,而不僅僅是加密貨幣的動能。

換句話說,通膨數據公佈前的任何反彈都可能是個陷阱。長期投資者應該關注2.20美元上方支撐位的確認,然後再斷言觸底。

XRP價格預測:XRP 在動盪的宏觀風暴中的脆弱地位

這實際上意味著, XRP價格正處於一場「完美風暴」之中——缺乏可靠的通膨數據、中美貿易戰再起以及聯準會政策的不確定性。這三股力量都在壓縮流動性,加劇恐慌情緒。

XRP 的圖表結構看起來很脆弱,其基本面目前不足以抵禦全球避險浪潮。測試 1.50 美元的可能性很高,如果 10 月底宏觀環境惡化,不排除暫時跌至 0.60 美元的可能性。

話雖如此,一旦市場恢復明朗,大幅下跌往往為爆發性反彈奠定基礎。目前,交易員需要保持靈活,避免追逐每一次短期反彈。

底線

十月已成為充滿不確定性的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不明朗,政治上沒有共識,現在又出現了貿易戰。 $XRP 處於所有這些壓力的交匯處;是動盪世界中的不穩定資產。

除非通膨降溫且聯準會加倍寬鬆政策,否則XRP的最小阻力路徑仍是下行。本月稍後可能會出現一波反彈,但就目前而言,再次大幅下跌至0.60美元的風險非常現實。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