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是載入加密史冊的一天。就在這一天,加密市場超過160萬人被血洗,193億美元爆倉,比特幣跌13%,以太坊高臺跳水滑落17%,山寨板塊更是狂洩85%甚至多個小幣種插針歸零,堪稱屍橫遍野的末日行情。然而在不久前的國慶假期中,比特幣才剛剛創下12.62萬美元的新高,BNB奔向1300美元,加密市場呈現出欣欣向榮之勢。
用一句話總結,繃緊的流動性、宏觀的突發事件、行業的高槓杆特徵交織,最終釀成一場大禍,交易所在其中,亦是重要推手之一。
加密市場更是成為重災區。BTC閃崩至10.15萬美元,ETH掉至3373美元,小市值山寨幣跌幅超過90%,全網爆倉金額超過200億美元,市場陷入極度恐慌。
在事件發生後,有兩類幣種被頻繁討論。一是抵押的W系列,在事件當天,幣安上的WBTC、WBETH、WBSOL流動性被全面擊穿,WBTC最低跌至35000美元,WBETH跌至430.65美元, WBSOL甚至跌破了35美元;二是穩定幣USDe脫錨,其在幣安上從0.99美元最低跌至0.62美元,讓市場廣泛熱議其為“LUNA二代”。
但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由質押原代幣而產生,但流動性深度顯然不可同日而語。當ETH極速下跌時,WBETH作為抵押物首先被擊穿,而在清算時平臺會自動對WBETH進行拋售,在無流動性承接下進一步形成惡性循環,WBETH從4000美元上方最終跌至430美元,無疑意味著絕大多數持有者的倉位走向歸零。
但高利潤永遠伴隨著高風險。市場快速下跌,套利者循環貸倉位被強平,現貨與USDe被拋售,預言機調低抵押品估值,聯動引發大規模強制清算,最後在流動性真空下蒸發193億美元。這一幕在加密市場並不陌生,在USDe之前,算法穩定幣UST已經驗證了循環貸在極端行情中的毀滅性。
陰謀論大行其道並非空穴來風。在本次引發大跌的特朗普發言的前30分鐘,一位巨鯨在比特幣上以10倍槓桿做空6189枚BTC,總價值約7.529億美元;以12倍槓桿做空81203枚ETH,總價值約3.531億美元,總計11億美元的空單在24小時內成功獲利1.9億美元。鏈上偵探認為該巨鯨的真實身份是前BitForex的華人CEO Garrett Jin,鏈上偵探 ZachXBT則發文表示,“Garrett Jin似乎開始與一位中國巨鯨合作,這位巨鯨之前在鏈上有十位數的資金一直處於休眠狀態,直到最近才動用。”根據Garrett的最新回應,其表示基金屬於自有客戶,且其本人與特朗普家族或小特朗普毫無關係,並澄清了此筆非內幕交易。
轉折也來得很快。就在今日凌晨,特朗普再度發文安撫市場,一句“不要擔心中國,一切都會好起來的。美國想要幫助中國,而不是傷害中國”成功讓市場恢復了信心。該言論讓市場集體押注“TACO”交易,這是“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縮略語,意思是“特朗普總是臨陣退縮”,直指特朗普外強中乾,交易策略是在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導致市場下跌時,投資者便押注他最終會退縮,股市將反彈,投資者通過逢低買入而獲利。
受此影響,加密資產快速反彈,比特幣回到11.5萬美元上方,ETH一度突破4200美元,現報4186美元,BNB更是漲勢喜人,漲超15%續創1351美元的新高。
從國內外官方的回應來看,關稅危機大概率又是一起“雷聲大雨點小”的宏觀事件。但這起事件背後,爆倉的散戶投資者又該向誰伸冤,留下的傷痛又該如何撫平,最後的最後,似乎只有血的教訓留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