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經歷了今年最劇烈的回調之一後正在復甦,鏈上數據表明,最近的加密貨幣崩盤可能為更健康的反彈奠定了基礎。
- 在週五的加密貨幣崩盤期間,比特幣的未平倉合約暴跌了 120 億美元,這是近代歷史上最劇烈的槓桿重置之一。
- 關鍵的鏈上指標,包括融資利率和穩定幣供應比率,表明情緒穩定,流動性上升。
- 上週數字資產投資產品流入31.7億美元,其中BTC流入最多,達26.7億美元,顯示出投資者信心持續增強。
在週五市場普遍低迷的背景下,比特幣經歷了歷史上最大的回調之一。根據 CryptoQuant 最近的分析,未平倉合約價值暴跌 120 億美元,從 470 億美元暴跌至 350 億美元。
此次回調導致該資產價格一度跌至 102,000 美元,遠低於近期 126,000 美元以上的高點,隨後買家在週末入場,推動其反彈。截至本文撰寫時,BTC(BTC) 已反彈至約 115,117 美元,當日上漲逾 3%。
雖然此次拋售對許多交易員來說很痛苦,但它可能標誌著市場急需的一次調整,為長期上漲鋪平道路。分析指出,在上週五市場暴跌期間轉為負值的融資利率已穩定回升至略微正值的水平,暗示隨著極端看跌押注的平倉,市場情緒正在恢復正常。
此外, BTC預估槓桿率(ELR)也大幅下跌至 8 月以來的最低點。該指標用於追蹤交易員使用的槓桿相對於交易所持有比特幣的比例。這一下跌表明,過高的槓桿已被清除,從而降低了進一步清算的風險,並預示著衍生品市場將普遍去槓桿化。

與此同時,比較比特幣市值與穩定幣市值的指標——穩定幣供應比率(SSR)——已降至4月以來的最低水平。較低的SSR意味著更多的穩定幣流動性處於觀望狀態,一旦市場信心恢復,這些流動性就有可能流入該資產。
從歷史上看,類似這樣的大規模去槓桿事件往往發生在價格大幅回升之前,這表明近期的調整可能為未來幾個月帶來積極信號。與此同時,強勁的資本流入市場也為這一前景增添了砝碼。
黑色星期五加密貨幣暴跌,比特幣引領 30 億美元資金流入
上週,數字資產投資產品流入31.7億美元,使年初至今的流入量達到創紀錄的487億美元。這表明,即使在中美關稅緊張局勢引發市場波動的情況下,投資者仍在持續向加密貨幣市場配置資金。
BTC領漲,流入金額達 26.7 億美元,年初至今流入金額達 302 億美元。以太坊 (ETH) 緊隨其後,流入金額達 3.38 億美元,而SOL (SOL) 和XRP (XRP) 的流入金額較小,分別為 9,330 萬美元和 6,160 萬美元。週五的下跌導致資金流出有限,這表明交易員將此次回調視為買入機會,而非恐慌性拋售的誘因。
交易活動也創下歷史新高。數字資產ETP的周交易量達到530億美元,是2025年周均值的兩倍,而週五的日交易量達到153億美元,創下有記錄以來的最高單日交易量。
強勁的資金流入和高漲的交易量表明,儘管短期波動,市場參與者仍然對比特幣和大盤充滿信心。再加上高流動性,這些因素或許能夠支撐當前的反彈,併為未來幾周更持續的復甦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