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om 基金會是一家總部位於阿布扎比的組織,也是同名下一代 Layer-0 和 Layer-1 區塊鏈的開發商,該基金會發布了對全球十大區塊鏈交易費用的比較研究。
這份題為“十大領先區塊鏈的交易費用如何影響其可用性和採用潛力”的報告揭示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實:在傳統的工作量證明網絡和新的可擴展架構之間,交易成本存在 99.9% 的差距。
概括
比特幣和以太坊仍然是最昂貴的
根據研究,比特幣每筆交易的平均成本為 1.10 美元,而以太坊每筆交易的平均成本為1.85 美元,這使得它們不適合小額支付和大眾應用,尤其是在新興市場。
相反,基於權益證明的區塊鏈,如Solana (0.00025 美元) 、 TRON (0.001 美元)和Venom (低於 0.001 美元),允許幾乎免費的操作和非常快速的完成時間。
可擴展架構的優勢
該研究強調了下一代區塊鏈如何克服可擴展性和安全性之間的權衡。像Venom和Polygon這樣的網絡確實每秒處理超過 100,000 筆交易 (TPS) ,確保在2 秒內完成最終確認。
Venom 的成功歸功於其動態分片系統:與靜態分片不同,靜態分片會在擁塞的分片和非活動的分片之間造成不平衡,而 Venom 的架構會根據網絡需求實時調整分片的數量和大小。
這種異步方法避免了瓶頸,將費用保持在幾分錢以下,並確保了99.99% 的正常運行時間效率,非常適合遊戲、高頻物聯網和 DeFi等應用。
Christopher Louis Tsu:“費用是全球採用的關鍵”
Venom Foundation 首席執行官Christopher Louis Tsu表示:
“隨著區塊鏈技術成為越來越多現實世界基礎設施的基礎,交易成本成為採用的關鍵因素。
第一代網絡創造了數字稀缺性;現在,下一代架構正在釋放日常效用,從國際轉賬到高頻分散交易。”
總體情況:費用是大規模採用的途徑
該文件展示了網絡擁塞、區塊大小和共識機制如何強烈影響費用波動。
在需求旺盛的時期,比特幣和以太坊的費用可能會升至幾美元,而Venom憑藉其動態模型,即使在高流量條件下也能保持穩定的成本。
隨著全球監管的進步和機構投資者進入市場,低費用、高吞吐量的區塊鏈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即使以太坊繼續通過第 2 層解決方案降低成本,天生具有可擴展架構的網絡(如 Venom)也可能具有決定性的結構優勢。
面向未來的網絡
Venom 旨在提供安全、受監管且適應性強的金融基礎設施,以滿足企業和政府的需求。
該網絡擁有高達 150,000 TPS 的容量、最低的成本以及包含DeFi 、 NFT 、遊戲和企業解決方案的生態系統,將自己定位為一個隨時準備支持下一代 Web3 應用程序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