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價格與成本的連結:Canxium 的固定挖礦模式如何抑制加密貨幣波動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加密貨幣挖礦需要在價格、成本和網絡穩定性之間尋求平衡,比特幣完美地體現了這一點。價格飆升,利潤飆升,礦工蜂擁而至。但當價格下跌時,算力就會下降,礦工就會離開。

Canxium (CAU) 是一個基於工作量證明 (PoW) 的區塊鏈,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它專注於恆定成本挖礦模型和自平衡供應系統。其目標是控制波動性,使挖礦更加可預測。

目前,也就是2025年10月,CAU的價格走勢在0.37美元到0.39美元之間。其市值較低,僅為50萬美元(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儘管CAU是一款市值較低的代幣,但由於其獨特的挖礦理念,它還是引起了社區的好奇。

為什麼比特幣的價格仍然決定著挖礦的可行性

比特幣網絡大約每2016個區塊調整一次難度,以使出塊時間保持在10分鐘左右。但由於能源成本、硬件效率以及BTC的價格始終在變化,領先礦工的利潤率也在不斷變化。

當比特幣價格上漲時,算力也會激增。這導致德克薩斯州、冰島和哈薩克斯坦的礦場經歷了全球算力的新高。而隨著算力飆升迫使網絡增加難度,利潤率下降。

目前,每枚比特幣的平均生產成本估計約為 10.6 萬美元,不同地區存在差異。像魁北克或四川這樣使用水力發電的地方,礦工的每枚比特幣的運營成本低於 7 萬美元。在美國部分地區,成本可能超過 12 萬美元。當BTC跌破該Threshold時,小型運營商就會退出。

Canxium 的“恆定成本”挖礦如何運作?

Canxium 的整個主題是讓採礦變得可預測,無論市場變得多麼瘋狂。

該項目的核心是保留工作量證明 (RdPoW),這是一種經過改進的 PoW 系統,允許礦工離線進行計算,然後稍後提交完成的證明。無論市場狀況如何,該方法都能保持每個 CAU 幣的能源成本恆定。

2025年,Canxium團隊發佈了更新,表明RdPoW的主要目標是通過將挖礦成本與短期市場波動分離開來減少算力浪費。據報道,它還能增強網絡的包容性,讓來自網絡不穩定地區的用戶也能參與其中。

自動發行模式存在技術和市場風險。該機制要求在活躍度高的時候,發行的代幣數量會增加,而在活躍度低的時候,發行的代幣數量會減少;然而,這種方法的有效性尚未得到獨立研究的證實。

這種恆定成本的概念可能會減少長期以來定義工作量證明挖礦的繁榮與蕭條模式。然而,在持續的現實世界需求、跨鏈集成和交易所流動性的情況下,它是否能夠持續存在,仍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聲稱的功能:以及實際驗證的功能

截至 2025 年 10 月, Canxium.org列出了其網絡設計中的幾項主要創新:

  • 每單位固定成本——旨在穩定礦工經濟,無論代幣價格如何
  • 需求響應式供應——隨著網絡活動動態擴展的發行
  • RdPoW 共識——支持離線或延遲提交證明,以減少能源浪費
  • 低費用——宣傳為使 CAU 適用於日常“電子現金”支付的一種方式。

該項目還暗示了多算法挖掘和混合 PoS 式權益模型(需要大約 320 CAU),但兩者仍處於早期階段,尚未全面推出。

目前,該系統尚未經過獨立審計,其性能僅通過內部文檔和社區測試得到確認,這增加了其穩定性和安全性的不確定性。

Canxium 的潛在益處:為何它仍處於實驗階段

如果 Canxium 的“恆定成本”概念如宣傳的那樣有效,它可以通過使參與更具包容性來改變採礦經濟。

儘管低費用和高吞吐量具有潛在優勢,但目前實際流動性和交易量有限。使用CAU進行小額支付或跨境結算涉及市場和技術風險。

社區成員一直在關注 Canxium 能否與Kaspa建立跨挖礦兼容性。與Ravencoin 的潛在整合也是其中的一部分。然而,截至 2025 年 10 月,這些都只是美好的願望,而非計劃。

截至目前, MEXC和CoinEx是上市 CAU 的主要交易所,這意味著全球訪問有限,流動性池適中。

自 2023 年上線以來,Canxium 經歷了一系列代碼更新和小型項目(由社區資助)。社交媒體上一些社區成員將 Canxium 稱為“比特幣激勵機制失效的解決方案——穩定真實貨幣成本”,儘管這種觀點僅代表個人用戶的觀點,並非項目官方立場,也未得到獨立研究的證實。

然而,目前結論尚未最終確定。Canxium 要從概念走向可信,需要:

  • 在實際條件下保持穩定的技術性能,
  • 獨立安全審計以驗證其架構,以及
  • 與主要交易所和託管服務進行更深層次的整合。

在實現這些里程碑之前,CAU 仍處於實驗階段,該項目需要進一步驗證。

底線

Canxium 是重新思考工作量證明經濟學最具創意的嘗試之一。其固定成本和自適應供應機制值得密切關注。但與所有早期區塊鏈項目一樣,真正的驗證只能通過在實時環境中的持續使用來實現。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