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再次引發了關於黃金與比特幣(BTC)的爭論。他認為,比特幣尚不能被視為數字黃金,也不是美元的有效替代品。他的言論是在比特幣近期表現遜於黃金之後發表的,他將其描述為“去比特幣化”階段。
希夫重申對黃金的辯護,CZ強調比特幣的長期收益
希夫表示,比特幣自8月份以黃金計價以來已下跌32%,這表明投資者對該資產的長期價值正在失去信心。他稱,當前的市場階段對比特幣持有者來說是一個殘酷的熊市週期。
黃金正在蠶食比特幣的市場份額。比特幣的黃金價格自8月份高點以來已下跌32%。這輪比特幣熊市將會非常殘酷。持有者們,現在就賣掉你的“傻瓜黃金”,買入真金白銀吧,否則就享受破產的快感吧。
— Peter Schiff (@PeterSchiff) 2025年10月16日
因此,希夫敦促他們拋售“愚人金”,轉而購買真正的黃金。希夫補充說,比特幣未能成為可靠的價值儲存手段,這證明黃金仍然是抵禦貨幣不穩定的終極對沖工具。最近,希夫還警告稱,比特幣可能會“被黃金所壓制”,並重申了他對黃金優越性的立場。
然而,幣安創始人趙長鵬反駁了希夫的觀點,稱其為“彼得的報復”。CZ指出,雖然希夫在短期內可能是正確的,但這樣的時刻只代表了比特幣 16 年曆史的“約 1%”。
他表示,比特幣在此期間的表現與黃金形成了鮮明對比。比特幣最初價格為0.004美元,現已達到11萬美元。CZ補充道,儘管CZ短期內可能跑贏比特幣,但其優勢只是暫時的。他表示,比特幣日益增長的採用率和有限的供應量將繼續支撐其長期價值。
分析師將200日均線視為關鍵支撐位
加密貨幣市場分析師Ted Pillows從技術角度分析稱,比特幣的近期價格走勢取決於其200日移動平均線(MA),即10.7萬美元左右。他警告稱,如果每日收盤價跌破該水平, BTC可能會跌向10萬美元甚至更低,可能跌至9.5萬至9萬美元區間。
泰德解釋說,200日均線並不總是預示著恐慌性拋售點。相反,它往往是一個強有力的區域,長期投資者會在此增持更多比特幣。
根據他的分析,短期內可能存在壓力,但10萬美元左右的區間將吸引機構投資者和散戶投資者的購買興趣。Michael Saylor 領導的策略團隊近期買入BTC,就體現了機構投資者的信心。
與此同時,市場擔憂情緒日益加劇。根據Polymarket的數據,交易員認為比特幣價格在2025年達到13萬美元的可能性為43%,較近期高點下跌了21%。
這一下跌表明,人們對BTC短期內復甦的信心正在減弱。然而,這種偏見遠未消退。TradingView上,比特幣交易價格接近108,392美元,24小時內下跌2.18%,本週下跌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