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突破3370美元,比特幣暴跌至10.8萬:“數字黃金”敘事遭遇嚴峻考驗

黃金

黃金正在蠶食比特幣的市場份額。自8月創下高點以來,比特幣以黃金計價已下跌32%。這輪比特幣熊市將非常殘酷。建議持幣者們賣掉比特幣,買入黃金。” 加密貨幣批評者彼得·希夫(Peter Schiff)在社交媒體上發出的這一警告,在當前動盪的市場中顯得格外刺耳。

黃金

10月18日凌晨,加密貨幣市場經歷了一場劇烈的波動,比特幣價格最低跌至108,000美元,以太坊也跌至3,826美元低點。根據Coinglass數據,在這場暴跌中,過去24小時全網爆倉金額高達7.34億美元,其中多單爆倉5.36億美元,空單爆倉1.98億美元。 與此同時,黃金價格卻突破3370美元/盎司,再度創下歷史新高。這種截然相反的表現正在引發市場對“數字黃金”敘事的深刻反思:比特幣與黃金之間,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共生或競爭關係?

市場表現:黃金閃耀,比特幣黯淡

截至10月18日的數據顯示,比特幣今年10月的回報率暫時錄得-4.95%,這與歷史上10月平均+20%的回報率形成了鮮明對比。

黃金

從歷史數據來看,比特幣在10月通常會迎來上漲——過去10年中有9年都呈現這一趨勢,因此10月也被冠以“上漲十月”(Uptober)的暱稱。 

黃金

黃金市場則呈現另一番景象。2025年以來,黃金價格表現強勁,截至10月初,黃金以53.1%的年內回報率領跑全球主要資產,大幅超越比特幣的31.1%。美銀全球研究在10月初的資產流動報告中指出,機構對黃金的配置仍處低位——私人客戶持倉僅佔資產管理規模(AUM)的0.5%,機構客戶持倉也僅2.3%,

這意味著黃金仍有進一步上漲的空間。 

從歷史數據看,1970年以來5輪黃金牛市平均漲幅達293%,平均持續43個月。若按此趨勢,美銀預測黃金或在2026年春季觸及6000美元/盎司峰值。

比特幣過山車:從創歷史新高到大幅回撤

回顧比特幣近期的市場表現,可謂經歷了一場過山車般的行情。

10月5日,比特幣價格一度衝高至125,689美元,突破前期高點,創下歷史新紀錄。這一漲勢主要受到比特幣現貨ETF吸金、特朗普“站臺”加密貨幣以及美聯儲降息等因素的推動。 

北京時間9月18日,美聯儲宣佈降息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4%—4.25%,這被認作是全球流動性寬鬆週期正式開啟的重要標誌,也進一步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的震盪。

隨後,當地時間10月1日,美國聯邦政府因資金耗盡而“停擺”,這是聯邦政府近七年來首次“停擺”。這一事件催化了“貶值交易”的蔓延,投資者紛紛尋求替代價值儲存工具。 在比特幣創下歷史新高後,市場卻急轉直下。

10月8日,比特幣價格回落至12.2萬美元附近,隨後進一步下探,直至10月18日凌晨觸及108,000美元的低點。

黃金

這種劇烈波動導致大量交易者遭受損失,根據Coinglass數據,最近24小時全球共有209,637人被爆倉,最大單筆爆倉單發生在Hyperliquid - ETH-USD,價值高達2042.74萬美元。 

黃金與比特幣:滯後相關性的歷史規律

儘管短期表現分化,但歷史數據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黃金與比特幣之間存在顯著的​​滯後相關性​​。

黃金

每當黃金創下新高後,比特幣通常會在100-150天內跟進並突破前高。 

回顧歷史,2017年黃金上漲30%後,比特幣於同年12月觸及19,120美元的歷史峰值;2020年黃金突破2,075美元后,比特幣在2021年11月升至69,000美元。

這種關聯性源於兩者在經濟不確定時期的互補角色:黃金作為傳統避險資產,通常率先反映通脹預期和貨幣寬鬆信號;而比特幣則因其供應剛性和去中心化特性,成為“數字黃金”敘事下的後發力量。 

Theya增長主管Joe Consorti指出,比特幣對黃金趨勢的滯後性與其市場成熟度相關——機構投資者需要更長時間完成從傳統資產到加密資產的配置轉換。

當前,黃金價格的飆升與美聯儲政策的不確定性形成共振,可能預示著比特幣在未來幾個月內有望迎來反彈。 

市場分歧:批評者與擁護者的觀點對決

面對比特幣近期的疲軟表現,著名加密貨幣批評家彼得·希夫(Peter Schiff)的觀點重新引發市場關注。希夫指出:“自8月創下高點以來,比特幣以黃金計價已下跌32%。這輪比特幣熊市將非常殘酷。建議持幣者們賣掉比特幣,買入黃金。” 他長期以來一直對比特幣的“數字黃金”敘事持懷疑態度,認為比特幣不僅不是“數字黃金”,甚至不是“數字白銀”。

 希夫的觀點代表了市場上一部分保守派投資者的立場,他們更看好黃金等傳統避險資產。支持這一觀點的數據顯示,黃金ETF市值已超過美國現貨比特幣ETF的集體規模。 然而,比特幣多頭則提出了不同的視角。

彭博社分析師Eric Balchunas認為,儘管短期內黃金ETF重新領先,但他仍堅持“從長遠來看,BTC ETF將成長為黃金ETF的三倍”。

這種觀點反映了比特幣作為一種新興資產類別的增長潛力。 花旗集團上週更新了比特幣價格預測,預計其在今年年底將達到13.2萬美元,未來12個月內有望升至18.1萬美元。而摩根大通和Global X的看漲立場更為激進,分別認為比特幣可能漲至16.5萬美元和20萬美元。

未來展望:黃金與比特幣的共生共榮

儘管短期內比特幣表現疲軟,但從中長期視角看,黃金與比特幣並非簡單的替代關係,​​更可能形成互補格局​​。比特幣作為成長性黃金,決定了其在避險情境深化,或風險偏好逆轉時的交易屬性或強於黃金。若避險情境深化,其代貨幣屬性具有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比特幣價格的上方空間理論上高於黃金。

 從市場交易深度評估,比特幣在交易屬性上強於黃金。這意味著,若避險情境深化,其代貨幣屬性具有更廣泛的發揮空間,比特幣價格的上方空間理論上高於黃金。反之,若金融波動有所收斂,風險偏好逆轉,比特幣的價格下行壓力同樣更為顯著。 對於未來的投資策略,美銀策略團隊建議投資者短期對沖可配置美元和零息債券,以應對“次級消費貸風險擴散”的潛在衝擊;長期配置可關注黃金、工業金屬等“抗貨幣貶值”資產,以及AI產業鏈相關的低現金流科技股;同時規避利率敏感型週期股以及原油相關資產。 市場正密切關注即將發佈的經濟數據和政策動向。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66
收藏
16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