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 10x Research 的最新報告,透過 Metaplanet 和 Michael Saylor's Strategy 等上市公司追逐比特幣的散戶投資者損失了約 170 億美元。
關鍵要點:
- 散戶透過公司追逐比特幣投資已損失約 170 億美元。
- 分析師表示,由於公司出售的股票遠高於其持有的比特幣的實際價值,投資者多付了約 200 億美元。
- 報告預測,比特幣資產管理者將轉向紀律嚴明、套利驅動的管理方式。
該公司表示,損失源自於股票溢價,這些公司的定價曾遠高於其比特幣持有量的價值,但如今溢價已消失。
10x Research 的分析師在報告《魔術之後:比特幣財務公司如何超越資產淨值幻覺》中寫道:“比特幣財務公司的金融魔術時代即將結束。”
10x Research 稱散戶投資者為比特幣投資多付了 200 億美元
他們表示,散戶投資者“為比特幣投資多付了大約 200 億美元”,而公司則悄悄地將虛高的股價轉換為資產負債表上的真實BTC 。
該研究將這些數位資產庫 (DAT) 公司的策略比作“金融煉金術”,即反覆以高估值出售股票來購買更多比特幣。
Metaplanet 的市值從 10 億美元的BTC基礎開始飆升至峰值 80 億美元,隨後暴跌至 31 億美元,儘管它持有價值 33 億美元的比特幣。
報告稱:“在此過程中,股東損失了 49 億美元的價值,而該公司卻積累了價值 23 億美元的比特幣。”
邁克爾·塞勒的策略(MSTR)也遵循了類似的模式。
該公司股票的交易價格曾是該公司實際比特幣持有量的三到七倍,現在約為資產淨值的 1.4 倍,抹去了上一個週期的大部分投機溢價。
10x 認為,淨值「正常化」可能標誌著該產業的轉捩點。目前交易價格接近或低於比特幣價值的公司,可能代表「純粹的BTC敞口,並有未來交易利潤的上升空間」。
分析師認為,那些適應情況、從炒作驅動的國債管理轉向套利式資產管理的公司仍然可以獲得 15-20% 的年回報率。
報告的結論是,「魔法」可能已經結束,但這場洗牌將造就新一代有紀律的比特幣資產管理者。
隨著市場逐漸成熟,只有擁有雄厚資本基礎和經驗豐富的交易團隊的公司「才能定義下一個牛市」。
諾沃格拉茨稱財政部加密貨幣熱潮已見頂,焦點轉向倖存者
Galaxy Digital 執行長 Michael Novogratz 認為,新的加密財務公司浪潮可能已經達到頂峰,現在的注意力轉向哪些現有公司可以擴大規模並佔據主導地位。
他在 Galaxy 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我們可能已經經歷了國債公司發行的高峰期”,這預示著未來將進入一個競爭更加激烈的階段。
美國有利的監管政策推動了以資金為基礎的加密貨幣公司的繁榮,Strategy、 GameStop 、 Trump Media和SharpLink等公司都將儲備配置到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數位資產上。
然而,諾沃格拉茨警告稱,市場飽和可能會使新來者更難獲得發展,尤其是在BitMine 和 SharpLink 等專注於以太坊的金融平台繼續擴張的情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