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投資公司 Keyrock 的一份新報告顯示,自 2024 年以來,代幣持有者透過回購和直接分配獲得的支出增加了五倍多,因為加密項目越來越多地將收入返還給持有者,而不是將其再投資於成長。
該報告研究了12個主要的加密貨幣項目,發現平均而言,總收入的64%分配給了代幣持有者。這標誌著大多數去中心化項目不再將資金直接用於產品開發、行銷和社區項目,而是發生了轉變。
相比之下,Messari 對 10 個 DAO 的報告發現,77% 的資金流出用於產品和成長計劃,只有 23% 用於社群、行銷和營運。
Keyrock 表示,這一趨勢表明,許多專案越來越像傳統公司一樣管理財務,注重利潤分享,而不是將所有資金用於成長。
報告指出:“這種對比凸顯了資本保留和收入分配之間的權衡,因為收入分享協議往往在更薄弱的再投資緩衝下運作。”
然而,Keyrock 的調查結果也警告稱,許多回購資金仍來自現有國庫儲備,而不是經常性收入,這種模式可能無法長期持續。

報告指出:「代幣回購正迅速成為協議價值分配的核心槓桿。然而,代幣回購的興起引發了關於時機和利弊的爭論,尤其是考慮到大多數加密協議仍處於成長期。”
一些專家認為,過早投入過多的回購資金可能會減緩產品開發。
Keyrock 發現,較成熟的專案往往在實現穩定收入後才會啟動回購。相較之下,較新的項目通常會提前啟動回購,以吸引關注、吸引用戶並提高知名度。
該報告還強調了協議決定回購後的三種執行策略:程序化、自由裁量和基於觸發。
程序化回購遵循既定規則,並自動使用收入購買代幣,這種做法可預測,但可能會錯過市場波動。自主回購允許團隊選擇時間和金額,這增加了靈活性,但降低了透明度。觸發式回購則結合了這兩種方式,僅在價格下跌或達到特定水平時進行回購,這增加了控制權,但保留了一定的靈活性。
儘管如此,為了確保回購有效,報告建議將其與自然交易量保持一致。報告指出:“將回購活動與真實的交易活動進行校準,可以使回購融入自然的市場流動,並優化平均執行價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