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作者:Nic Puckrin,CoinBureau創辦人
10 月 10 日晚,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宣布對中國加徵懲罰性關稅,引發了加密貨幣市場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清算事件,至少 190 億美元的多頭頭寸被清算,暴露了這個新興市場醜陋的一面:它很容易受到內幕交易的影響。
鏈上數據顯示,就在重大消息公佈前半小時,有人在 Hyperliquid 交易所建立了一個數量龐大的空頭部位。市場暴跌後,交易員獲利 1.6 億美元,引發了市場操縱的猜測——甚至有人推測,這筆交易背後的「巨鯨」與總統家族關係密切。
拋開猜測不談,這無疑是數位資產領域內線交易的眾多案例之一,而內線交易正是困擾該行業的頑疾。事實上,代幣發行模式本身就值得審視,因為它們通常會讓創投公司在發行前獲得份額,然後在上市時出售,從而損害散戶投資者的利益。儘管加密貨幣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它仍然像「蠻荒西部」一樣——監管缺失,極易受到市場操縱。
這個問題並非加密貨幣獨有,它與市場本身一樣古老。幾十年來,金融監管機構一直試圖解決這個問題,但都以失敗告終。這個問題與區塊鏈技術無關,它只是人類貪婪的一種體現。
區塊鏈技術的透明性暴露了市場的醜聞,也為監管機構敲響了警鐘,促使他們採取實際行動來清理市場。
有利於受寵者的規則
金融市場歷史上充斥著內線交易和市場操縱的案例,而這些案例往往逍遙法外。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過於全球金融危機本身,儘管證據確鑿,但危機中的關鍵人物卻因其猖獗的骯髒交易而逃脫懲罰。這其中包括雷曼兄弟公司的高層,他們在公司瀕臨崩潰之際爭相拋售股票——而這一切僅僅是因為檢方未能根據現行法律證明其存在犯罪意圖。
相關報告: 一位匿名交易員如何透過做空加密貨幣史上最大的崩盤之一賺取了1.92億美元
在隨後的幾年裡,據報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衍生性商品市場展開了50多項調查,其中包括涉及信用違約交換的內線交易以及其對2009-2012年希臘政府債券危機的潛在影響。但最終無人被定罪。這至少部分歸因於當時的法律並未涵蓋債務衍生性商品。而令人震驚的是,至少在美國,法律至今仍沒有涵蓋債務衍生性商品。
全球範圍內,內線交易法規的修訂寥寥無幾。自1934年美國《證券交易法》首次引入內線交易條款以來,近一個世紀的時間裡,實施的修訂與其說是幫助,不如說是阻礙。在美國,2000年推出的第10b5-1條規則非但沒有堵住內線交易的漏洞,反而為其製造了新的漏洞,而任何後續的更新都未能應對如今更為複雜的市場環境。
2016 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訴帕努瓦特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案對內線交易法的界線進行了嚴峻考驗,最終耗時八年才定罪。馬修·帕努瓦特是 Medivation(一家被輝瑞收購的生技公司)的高階主管。在得知輝瑞收購消息後,他買了競爭對手 Incyte 公司的買權。他押注競爭對手的股價會上漲,結果從中獲利超過 10 萬美元。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對內線交易視而不見
儘管帕努瓦特最終被定罪,但這種所謂的「影子交易」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而言仍是一個新興的執法領域,而且嚴格來說,它尚未被寫入法律。但它應該被寫入法律。現行法律已經無法適應如今與50年前截然不同的市場,因此是時候進行升級了。
這意味著正式擴大法律適用範圍,涵蓋包括衍生性商品和數位資產在內的多種投資工具,並更新內幕資訊的定義,將政府管道、政策簡報和其他途徑納入其中。此外,也意味著加強對公職人員及其助手的資訊揭露前義務和冷靜期,類似於現有的10b5-1改革措施。
此外, 執法速度必須大幅提升。在這個數十億美元可能在幾秒鐘內損失殆盡的世界裡,八年才能定罪遠遠不夠。
監管機構需要全力以赴,嚴厲打擊內線交易,利用現代工具對付不法份子。
加密貨幣市場當然也不例外。現在是時候讓相關部門調查代幣發行、交易所上市以及助長數位資產熱潮的交易了。業內所有誠信人士都會對此表示歡迎。
然而,將此視為加密貨幣特有的問題進行起訴將是一個巨大的錯誤。除非法律現代化並堵上漏洞,否則內部人員將繼續利用這些漏洞,而公眾對系統的信任也將持續受到侵蝕。
只有當惡者開始畏懼其行為的後果時,無論是在傳統資產市場還是數位資產市場,情況才會真正改變。
觀點作者:Nic Puckrin,CoinBureau創辦人。
本文僅供一般資訊參考,不構成法律或投資建議,亦不應被視為法律或投資建議。文中所表達的觀點、想法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不一定反映或代表Cointelegraph的觀點和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