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失落的一年

avatar
Forbes
10-31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比特幣和加密貨幣之王在2025年如何令投資者失望——以及這對未來市場意味著什麼

儘管圍繞特朗普時代加密貨幣熱潮的炒作甚囂塵上,但比特幣的表現幾乎遜於所有主要資產類別。如果我們回顧比特幣2025年至今的表現,我會稱之為“失意之年”。

1月份美國總統就職以來,比特幣的回報率僅為5.8%左右,而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就連經典的避險資產黃金的表現也遠超比特幣

原本預期“特朗普交易”會提振比特幣的投資者現在面臨著現實:宏觀經濟環境、資金輪動至人工智能股票以及持續的獲利回吐,在今年大部分時間裡都限制了比特幣的上漲空間。

10萬美元的上限

大家都在問的關鍵問題是——為什麼比特幣無法突破?

簡單來說,10萬美元已經成為一個心理上的獲利區間。鏈上數據顯示,每當BTC突破這個Threshold時,長期持有者的拋售量就會急劇上升——用區塊鏈術語來說,就是那些多年未交易的比特幣突然被拋售。

這些人都是早期採用者、巨鯨和長期投資者——他們並非恐慌性拋售;他們只是在降低風險,並將資金轉移到其他表現優異的領域,例如人工智能和科技股。每當比特幣價格突破 10 萬美元時,都會引發一波供應潮——這並非恐慌,而是利潤的實現。

這會形成一道結構性拋售牆,使得價格很難維持新高。

需求疲軟與市場結構

另一方面,需求也出現了疲軟。比特幣目前的交易價格低於短期持有成本——大約為106,100 美元(截至 10 月 30 日) ——並且難以守住 110,000 美元,我們稱之為 0.85 分位數支撐位。

這很重要,因為從歷史來看,當BTC未能守住這個區域時,通常預示著更深的回調——可能會跌至 97,000 美元,也就是 0.75 分位數所在的位置。

這是本輪週期中我們第三次看到這種模式:強勁上漲、需求疲軟,然後進入長期盤整。

簡而言之,市場需要重置。我們沒有看到大規模的新資本流入。散戶投資者情緒低迷,機構投資者也持謹慎態度。如果沒有新的需求,每一次上漲行情都會更快消退。

礦工和宏

然後,礦工和宏觀經濟玩家會面臨來自兩方面的壓力。

我們先來說說礦工——減半之後,他們的利潤率受到了壓力。許多礦工不得不出售部分持倉來支付運營成本。再加上今年早些時候美國實際收益率的上升,導致礦工變成了淨賣方而不是淨買方。

不過,宏觀方面出現了一線曙光,9 月份的 CPI 數據低於預期,主要是因為住房通脹有所緩解。

這給了美聯儲在10月和12月降息的空間,而市場目前已基本消化了這一預期。

如果寬鬆週期得以實現,可能會在第四季度後期提振風險偏好。但就目前而言,這種利好尚未轉化為比特幣的強勢——流動性狀況依然緊張,資金仍在追逐高貝塔係數的人工智能股票,而非數字資產。

期權繁榮與市場演變

今年的一項重大結構性變化體現在衍生品領域。比特幣期權未平倉合約量已創歷史新高,並且還在持續增長。這實際上是市場走向成熟的一個積極信號。

這也改變了投資者的行為。他們現在不再直接出售現貨比特幣,而是使用期權進行對沖或投機波動。

這降低了現貨市場的直接賣出壓力,但也加劇了短期波動。如今,每一次劇烈的價格波動都會引發交易商的套期保值操作,從而可能放大日內價格的波動幅度。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階段,在這個階段,價格走勢不再受長期信念的驅動,而是更多地受衍生品倉位的驅動——這表明比特幣已經成為一種完全金融化的宏觀資產。

我們目前處於週期的哪個階段?

綜合所有因素來看,這看起來像是週期末期的整合階段。長期持股者正在降低風險,礦業公司正在拋售,短期買家虧損嚴重,衍生品交易佔據主導地位。

這種組合通常會導致比特幣在下一次真正上漲之前經歷一段較長的積累期。從歷史來看,比特幣依靠週期性重置而繁榮——弱勢投資者退出,強勢投資者重建,宏觀流動性最終恢復。

我們現在可能正處於重建階段。

前進之路

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9.7萬美元至10萬美元區間至關重要。如果比特幣能在接下來的兩次美聯儲會議期間守住這個區間,那麼2026年初的形勢看起來十分強勁——尤其是在降息和財政擴張開始重新點燃風險偏好的情況下。

但如果這個底部被打破,我們可能會看到下一輪上漲之前出現類似2019年和2022年週期中期重置的投降式拋售。

隨著行業從利基愛好者市場發展成為完全金融化的宏觀資產類別,可靠的數據至關重要。我們的職責是提供機構級指標——從流動性評分到我們發佈的市場週期指標——幫助投資者區分噪音和信號。

關鍵在於:這並非崩盤,而是一次調整。比特幣今年的表現不佳並非基本面問題,而是市場輪動、成熟以及成熟資產類別自然波動規律所致。

一旦宏觀經濟再次轉為有利,我們將看到比特幣是否能重新奪回其作為全球市場高貝塔係數對沖工具的首選地位。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60
收藏
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