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聯準會結束了量化寬鬆政策併兩次降息,比特幣(BTC)卻出乎市場預期,呈現下跌趨勢而非反彈。比特幣一度似乎正在積蓄力量,但近期交易價格徘徊在10.9萬美元左右(約1.93億韓元),令市場對上漲的預期落空。
本週,儘管一系列利好消息相繼發布,包括聯準會宣布結束量化交易(QT)、美中達成貿易休戰協議以及山寨幣質押ETF獲得批准,但市場反應卻截然相反。比特幣和美國股市整體下跌,鏈上指標也反映了這個趨勢。值得注意的是,「Coinbase溢價缺口」(CPG)重回負值區間,顯示機構需求疲軟。此指標反映了美國機構投資者的買入情緒,也顯示投資者對比特幣價格的信心減弱。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的演講進一步打擊了市場情緒。量化緊縮計畫原定於12月1日結束,但鮑威爾拒絕確認是否會繼續降息,削弱了市場對流動性注入的預期。此外,地緣政治因素,例如美國政府可能恢復核試驗以及美中停火協議的不穩定性,共同推動市場重迴避險模式。
有些人將近期的回調解讀為過熱預期降溫,而非意外的負面因素。區塊鏈分析公司CryptoQuant分析指出,儘管聯準會的謹慎態度導致了短期暴跌,但從中長期來看,這可能是一個積極的調整,有助於減少泡沫並鞏固成長基礎。他們也認為市場有反彈的可能性,並指出如果流動性恢復,對比特幣等風險較高資產的偏好可能會重新燃起。
同時,區塊鏈分析公司TeraHash指出,目前9.8萬美元(約1.73億韓元)是比特幣的關鍵支撐位。他們警告稱,如果跌破這一支撐位,比特幣價格可能下跌至7萬美元(約1.23億韓元)。然而,他們仍然看好比特幣的長期走勢,並預測如果美國利率持續下降且全球經濟環境保持良好,比特幣預計在明年年底或2026年初創下歷史新高。
最終,當前時期比特幣價格可能出現短期或長期的進一步波動。比特幣的下一輪上漲行情似乎只有在政策和宏觀經濟穩定之後才有可能發生,而非短期反彈。
取得即時新聞…請前往 TokenPost Telegram 頻道
版權所有 © TokenPost。未經授權,禁止複製和傳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