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師:比特幣正處於「生死攸關」的關口,週期面臨首次真正考驗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比特幣正處於本輪週期中第一個真正的成敗關鍵支撐位,加密貨幣分析師Dom (@traderview2) 稱,市場正處於“岔路口”。他的信息很明確:如果比特幣無法迅速企穩並收復關鍵價位,那麼支撐本輪上漲的走勢結構將首次瓦解——他正在做空。

“這是比特幣守住當前價位並繼續上漲的最後機會,”他在10月29日的直播分析中說道。“如果比特幣在未來一兩週內無法站穩腳跟,我認為它將會崩盤。而且我認為我們會看到比特幣再次跌至9萬美元中低位。”

比特幣階梯式上漲的最後階段

Dom的基本預測並非典型的加密寒冬。他預計不會出現80%的暴跌。相反,他警告說,未來幾天將決定比特幣能否守住支撐整個週期的“階梯式”結構。如果這種結構被打破,他預計會出現可控但持續的回調——不會崩盤,但也不會繼續下跌。

“我不認為我們會像以往那樣進入長達一年半的熊市,”他說。“那種情況已經成為過去……除非世界陷入像大蕭條那樣的嚴重衰退。”

他關注的比特幣關鍵價位大致在 111,000 美元至 114,000 美元之間,他提到這個價位是因為它重新獲得了阻力位和成交量加權平均價格 (VWAP) 水平。“如果比特幣不能在短期內重新回到這個價位,我認為我們需要做好迎接更大幅度下跌的準備,而下跌幅度可能會跌破 10 萬美元,”他說道。他認為第一個下跌目標位在 98,500 美元附近,這與他所說的 12 個月滾動 VWAP 相吻合——“這是我們整個牛市週期的牛市區間”。

在此基礎上,他更關注買家是否會積極介入,還是根本不予理睬。他說,這種反應將決定9.5萬美元的跌幅是局部崩盤和重置,還是更糟糕局面的開端。

他認為此刻是“生死攸關”的時刻,是因為與週期前幾輪不同,比特幣不再像之前那樣從支撐位迅速反彈。Dom表示,在整個上漲過程中,比特幣遵循著一個清晰的模式:突破一個主要阻力位,回測一次,然後大幅上漲。“每次突破阻力位後,我們都能守住該阻力位作為支撐,”他說。“這在整個週期中都是一個完美的模式。”

這種趨勢如今已然改變。10 月 10 日的清算事件以及美聯儲決議和中國相關新聞帶來的短暫上漲之後,比特幣陷入停滯。它突破阻力位後,便在那裡徘徊了“四五個月”,未能繼續擴張,如今在買家之前拼命守住的價位上,又開始失去上漲動力。

“有人不相信這是折扣,”他說。“同樣的價位我們已經經歷了多次價格波動,買家就是不感興趣。什麼才能讓他們感興趣呢?顯然是更低的價格。”

對他來說,這就是經典的拍賣理論。在強勁的上升趨勢中,關鍵價位首次回測時,由於參與者認為價格低廉,因此會立即被買入。而現在,他表示,訂單流顯示的是猶豫,而非緊迫感。這才是加密貨幣頂部真正形成的方式:並非依靠一根劇烈的K線,而是買家第五次拒絕捍衛同一價位。

他還直接指出主要現貨交易平臺的流動性不足。他表示,在 Coinbase 上,“這些訂單簿空空如也……沒人願意出手相救。” 他描述說,在 10 萬美元附近只有寥寥無幾的被動買盤——“那只有 170 個比特幣,真的不多”——而在幣安上則面臨著巨大的主動拋售壓力。“人們正在積極地進行市價拋售……而另一邊卻沒有人來吸收這種壓力。” 他的結論是:如果關鍵價位被突破,這正是價格快速下跌的前兆。

這種脆弱性並非假設。Dom表示,10月10日的崩盤已經證明加密貨幣仍然高度依賴少數做市商。“我們基本上是在空空如也的訂單簿上進行交易,”他說。“這證明了加密貨幣的脆弱性……如果他們的風險系統發出‘嘿,我們不會接受報價’的信號,市場就會像那樣崩盤。”

這次不會出現80%的崩潰

不過,多姆並不認同“週期已經徹底結束”的觀點。他認為市場結構已經發生了變化,大多數交易員仍然沿用2021年的思維模式來看待2025年的市場。

他認為比特幣現在是一種機構工具,而非純粹的投機性零售工具。“它一直保持著非常穩健的階梯式增長,”他說。“不同之處在於……這實際上是由機構推動的。我認為機構是這一輪週期的主要驅動力……ETF的推出,以及我們逐步攀升的過程。”

正是這種緩慢而可控的上漲趨勢,讓他不認同比特幣會在見頂後重蹈覆轍,再次出現經典的80%跌幅。他將這股新的資金流稱為“閒置資金”——來自ETF、企業財務部門、資產配置者以及“財務顧問、401k退休金賬戶”的資金,這些資金不會在每次5%的波動後就恐慌性拋售。“他們不會隔三差五地打電話給你說,‘哦,你知道嗎,它跌了5%,咱們賣掉吧,’”他說道。

他還指出,本輪週期只是略微翻了之前的歷史最高點,而非飆升,甚至在減半之前就創下了新高。在他看來,如果上漲行情較為溫和且受制度因素影響,那麼下跌行情也可能較為溫和且受制度因素影響。

截至發稿時,BTC交易價格為 110,280 美元。


題圖由 DALL.E 生成,圖表來自 TradingView.com。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