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比特幣迎來17週年紀念日——它不再是邊緣實驗,而是全球金融的支柱。 2008年10月31日,中中本聰發布了比特幣白皮書,為無需中間人的點對點數位貨幣奠定了基礎。
17 年後,它的影響力擴展到各國政府、大型企業和機構投資者。
比特幣的誕生源自於反抗精神
比特幣曾被視為“黑客貨幣”,如今已成為全球許多大型金融機構投資組合中的固定資產。
光是貝萊德就持有約 3% 的比特幣流通供應量,而上市公司總共持有超過 72.5 萬枚大餅。
私人公司擁有的大餅數量約為 30 萬枚,這表明加密貨幣已經深入滲透到企業金融領域。
Ripio 的執行長兼聯創Sebastián Serrano認為,比特幣的發展證明了先驅者的信念是正確的。
「我們在2013年創立Ripio時,就知道它的影響會非常巨大——時間也證明了這一點。白皮書發布17年後,其成果是毋庸置疑的,」他說。
各國政府聯合起來
比特幣的影響力如今已滲透到各國國庫。約31%的比特幣供應量由包括政府、ETF和上市公司在內的中心化機構持有。這無疑是「機構化」的明顯標誌。
薩爾瓦多仍然將比特幣視為法定貨幣,鞏固了其在投機用途之外的實際應用。
Nubank加密主管 Michael Rihani 表示,比特幣集成傳統金融體系鞏固了其作為合法資產類別的倉位。
他解釋說:“這種轉變將傳統金融與數位金融聯繫起來,擴展了金融的可及性和信任度。”
巴西 B3交易所現在上線了與全球基金掛鉤的比特幣ETF 和 BDR,為傳統投資者提供了新的投資資產的途徑。
從金融工具到政治符號
比特幣也已進入政治領域。 美國總統川普——曾經是比特幣的公開批評者——現在接受比特幣捐贈,並承諾將美國打造為全球區塊鏈挖礦和創新中心。
在阿根廷, 總統哈維爾·米萊伊將比特幣宣傳為“回歸人民的貨幣”,是抵禦通貨膨脹和貨幣管理不善的堡壘。
薩爾瓦多總統納伊布·布克萊更進一步,宣布比特幣為法定貨幣,並以比特幣建立國家儲備。
這些舉措表明,比特幣已經超越了純粹的技術範疇,成為了一種政治宣言。
對改革派領導人而言,它代表著金融主權和自由。對監管機構而言,它是一種需要集成或控制的顛覆性力量。
比特幣的下一步是什麼?
比特幣 交易價格在 11 萬鎂左右,未來面臨兩條路:整合與轉型。機構用戶對比特幣的接受度持續上漲,創新也不斷出現。
閃電網路和比特幣基礎層之上的代幣化技術進步,可能會重新定義全球價值轉移的方式。
種種跡像都指向同一個結論——比特幣是過去十年中最有價值、最透明的資產,其固定供應量為 2,100 萬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