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在10月表現令人失望後,進入11月份時迎來了史上最強勁的反彈。自2013年以來,11月份的平均漲幅為42.51%。如果歷史重演,有些人預測比特幣的價格可能會突破16萬美元。

「季節性圖表固然重要,但需要結合其他因素來看,」加密貨幣分析公司10x Research的分析師馬庫斯·蒂倫表示。的確,今年11月的情況不僅取決於歷史數據,也受到多種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
最大的變數在於美中關係的改善。上週,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韓國會晤,並同意緩和貿易緊張局勢。作為降低對華關稅的交換條件,川普同意加強對芬太尼的打擊力度,恢復購買美國大豆,暫停稀土出口的限制一年。川普告訴記者:“我們很快就會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
10月11日,川普宣布對中國加徵關稅,為加密貨幣市場帶來了毀滅性的衝擊。短短24小時內,價值190億美元(約25兆韓元)的加密貨幣被清算,引發市場恐慌。然而,隨著美中關係的改善,市場情緒逐漸緩和。但喬治城大學教授丹尼斯·懷爾德持謹慎態度,他表示:“這次會晤僅僅是貿易戰的‘暫停’,而非徹底結束。”
市場對聯準會降息的預期也較為樂觀。聯準會近期再次下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使其降至三年來的最低水準。聯準會下次會議定於12月10日舉行,根據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工具顯示,市場預期聯準會再次降息的機率為63%。
降息對比特幣來說是一大利好。較低的融資成本會鼓勵投資人將更多資金投入加密貨幣等風險較高的資產。此外,聯準會決定於12月1日結束量化緊縮(QT)計劃,這也是一個積極的進展。量化緊縮政策是指央行透過減少資產持有量來減少市場流動性,如果政策停止,將會有更多資金流入市場。
然而,風險不容小覷。美國政府停擺已持續五週,共和黨和民主黨在政府支出計畫上陷入僵局。川普正向共和黨施壓,要求廢除阻撓議事規則,該規則允許少數參議員阻止多數派的決議通過。
分析師表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需要結束政府停擺才能對批准幾隻加密貨幣 ETF 做出最終決定,而加密貨幣市場結構法案《CLARITY 法案》也可能會取得進展。
歷史數據顯示,11月通常是比特幣表現最好的月份。根據CoinGlass的數據,自2013年以來,11月比特幣的平均漲幅為42.51%。然而,正如分析師Thielen所指出的,僅憑季節性因素不足以解釋比特幣的走勢。包括中美關係、聯準會政策以及政府停擺在內的許多複雜因素,都很可能決定比特幣在今年11月的命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