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創投公司 Sigma Capital 執行長 Vineet Budki 近日在多場媒體訪談中表示,比特幣 (BTC) 的「四年週期」仍具參考價值,下一輪熊市或在兩年內出現並伴隨高達 65%–70% 的跌幅。但他相信 BTC 長期價值未變,十年內攀升至 100 萬美元並非空談。
短期風險:週期震盪與賣壓根源
Budki 指出,歷史上減半事件往往伴隨約三年多頭與一年修正的節奏。若沿用此模式,2025 年 10 月接近 126,000 美元的高點可能已標誌本輪牛市尾聲。
他在阿聯酋杜拜舉行的 2025 年全球區塊鏈大會上告訴 Cointelegraph,未來兩年比特幣價格將回調 65% 至 70%,因為交易者並不了解他們所持有的資產,遇上負面訊息便容易恐慌出場。
「如果比特幣跌到 70,000 美元,它並不會失去效用。問題在於人們不了解它,買了就會在第一時間賣掉,這就是拋售壓力來源。」
長期潛力:百萬願景與週期爭議
不過即便看淡短期,他仍對十年藍圖持樂觀態度:實際應用擴張、機構資金湧入以及「數位黃金」敘事,讓百萬美元目標可期。Phemex 引述他說,金融機構與政府目前合計已握有近 20% 的比特幣存量,此舉提高了市場可信度並有望抑制極端波動。
然而,「四年週期」是否仍是主導變數,業界看法分歧。Budki 與 Cryptopolitan 引述的部分銀行家堅稱週期未失效;BitMEX 共同創辦人 Arthur Hayes 等人則認為,ETF 需求與貨幣政策才是當代主要驅動,週期預測力已被削弱。Forklog 研究也指出,ETF 申購流入對價格的相關性高於總體流動性。
綜合而言,Budki 的「短空長多」論調提醒投資人:週期、宏觀與機構動能交織,市場仍易劇烈波動。面對高風險資產,了解其經濟屬性、建立風險控管機制,才有機會在下一輪牛熊轉折中立於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