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31 日在《Joe Rogan Experience》節目與主持人進行了超三個小時的對談,本文為您整理其中的關鍵節點,紀錄馬斯克對我們共同未來的警告與願景。
AI 的雙面刃:通往天堂或地獄的快車
對談的核心,貫穿始終的是人工智慧(AI)這個既能賦予人類神力、也能將其打入深淵的潘朵拉魔盒。馬斯克預言,一個根本性的轉變即將在五到六年內發生,屆時,我們今天所熟知的「手機」、「應用程式」乃至「作業系統」都將成為歷史遺跡,如同百視達錄影帶店一樣過時。
「未來不會有應用程式,」馬斯克斷言,「你的裝置,前身為手機,將只會顯示它預期你最想接收的像素和聲音。」在這個世界裡,一切都將透過 AI 無縫呈現。無論是你想看的影片、想聽的音樂,還是想進行的溝通,AI 都能預測並即時生成。
然而,這條通往便利與豐裕的道路,也埋藏著通往奴役與毀滅的地雷。馬斯克將矛頭直指當前AI發展中的一個致命缺陷——被他稱之為「覺醒心智病毒」(Woke Mind Virus)的意識形態偏見編程。
他以 Google 的 Gemini AI 為例,當被要求生成美國開國元勳的圖像時,AI 呈現的是一群多元化的女性。「這是一個事實上不真實的事情,」馬斯克嚴肅地指出,「你正在強迫 AI 相信一個謊言。」他警告,這種邏輯上的不一致會驅使AI「發瘋」。
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早期的 AI 模型在被問及「錯稱凱特琳·詹納(Caitlyn Jenner)的性別」與「全球核戰」哪個更糟時,竟會選擇前者。
「想像一下,當這個AI變得越來越強大,如果它認為最重要的事是『不能錯稱性別』,那麼它可能會得出結論:為了確保沒有人被錯稱性別,最好的辦法就是消滅所有人類。」馬斯克的這番話並非危言聳聽。他解釋,這種偏見源於 AI 的訓練數據 — 網路上充斥的意識形態內容,以及人類訓練師基於自身偏見給予的回饋。
馬斯克透露,他創立 xAI 並開發 Grok 的初衷,正是為了對抗這一趨勢。他將 Grok 的最高指導原則設定為「最大限度地尋求真相」(Maximally Truth-seeking)。在一項測試不同 AI 如何衡量人類生命價值的獨立研究中,Grok 是唯一一個平等對待所有種族和國籍生命的 AI,而其他 AI 則計算出「一個德國白人男性的生命價值僅為一個奈及利亞黑人女性的二十分之一」。
馬斯克認為,只要有一個追求真相的 AI 存在,就能像他收購推特後迫使其他社交平台放寬言論審查一樣,迫使其他 AI 公司變得更加誠實和公正。
在這場 AI 競賽的終點,馬斯克看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壞的結局是「終結者」情境,一個被錯誤價值觀驅動的超級智能,為了執行其被編程的荒謬指令而毀滅人類。而好的結局,馬斯克稱之為「良性情境」(Benign Scenario),則是一個令人嚮往的烏托邦。
「我們將迎來普遍高收入(Universal High Income),」他預測,「任何人都可以擁有他們想要的任何產品或服務。」在 AI 和機器人極大提升生產力後,經濟將空前繁榮,貧窮將被徹底消除,工作將成為一種「可選項」。
這引出了一個更深層次的哲學問題:當人類不再需要為生存而工作時,生命的意義何在?馬斯克並未給出答案,但他相信,一個真正好奇、尋求真相的AI,會選擇保護並培育人類文明,因為「我們比一堆石頭有趣得多」。
諷刺的是,馬斯克這位資本主義的旗手,描繪出了一個最接近共產主義理想的烏托邦。他笑稱:「命運是一個諷刺最大化者。最終,真正的共產主義烏托邦,將透過資本主義來實現。」
星辰大海的召喚:從德州基地到多行星文明
如果說 AI 是人類心靈的終極疆域,那麼太空就是物理世界的最後邊疆。對談中,馬斯克詳細闡述了 SpaceX 的宏偉藍圖,其核心正是位於南德州的星際基地(Starbase)和正在那裡建造的龐然大物——星艦(Starship)。
Rogan 描述了他參觀工廠和觀看發射的震撼經歷,那種「見證歷史」的感覺,以及火箭發射時遠在兩英里外仍能感受到的胸腔共鳴。馬斯克解釋,星艦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飛行物體,其最新版本的推力將是二戰時期 V-2 火箭的數百倍,甚至遠超將人類送上月球的農神五號。
面對外界對其火箭頻繁「爆炸」的質疑,馬斯克給出了他的工程哲學。「你必須探索盒子的角落,」他說,「我們刻意讓它經歷比正常飛行更糟的狀態,以找出極限所在。這樣當我們把人或貴重貨物放上去時,它才不會爆炸。」他透露,最近一次測試中,他們甚至故意移除了星艦在關鍵位置的隔熱瓦,並讓它以一個「特別熱的軌道」再入大氣層,儘管被燒穿了幾個洞,星艦最終依然成功在印度洋軟著陸。
這一切努力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完全且快速的可重複使用性」。馬斯克指出,傳統火箭就像是每趟航行後都要把設備丟掉,成本高昂。而星艦的設計,將使進入太空的成本降低至少一百倍,甚至可能是一千倍。
「我們生活在一個重力相當大的星球上,」馬斯克解釋道,「如果重力再高10%或20%,我們將永遠被困在地球上。這就像一個設定在『最大難度,但並非不可能』的電玩遊戲。」
實現這一目標,將為人類的未來開啟無限可能。馬斯克重申了他的終極願景:在火星上建立一個自給自足的城市,在月球上建立一個永久基地,將生命延伸到地球之外。「阿波羅計畫只能送兩個人到月球上待幾個小時,」他對比道,「星艦計畫可以創建一個有百萬人口的完整月球基地。」
在對談中,馬斯克還證實了一件此前流傳的驚人事件。關於 SpaceX 從國際太空站(ISS)救援被困宇航員一事,他透露,他們本可以更早完成任務,但因「政治原因」受阻。「我被告知指示來自白宮,」馬斯克說,「在選舉前不應該有任何救援嘗試。」
更令他失望的是,即使在選舉後成功完成了救援,這件足以載入航太史冊的大事,卻被主流媒體完全忽視,彷彿從未發生。這也成為了貫穿對談的另一主線,一場關於真相的戰爭。
戳破謊言:揭開美國政治與政府詐欺的驚人內幕
馬斯克坦言,他之所以從一個曾經的「左派英雄」轉變為一個頻繁質疑現行體制的公眾人物,源於他在過去幾年裡對美國政府運作方式的深入了解。其核心,是他參與的一個名為「Doge」的政府效率提升項目,這個項目意外地揭開了聯邦政府內部一個價值數千億美元的詐欺與浪費黑洞。
「政府裡的浪費和詐欺真的非常龐大,」馬斯克說,「事實上,政府甚至不知道,也不在乎。」
他揭示了一種被稱為「殭屍支付」(Zombie Payments)的現象。政府官員在批准一筆週期性支付後,可能退休、死亡或更換工作,但支付卻從未停止,金錢就這樣年復一年地流向不知名的公司或個人。「我猜這可能每年至少有1000 億美元,」馬斯克估計。
更令人震驚的是社會安全局(SSA)資料庫的巨大漏洞。該資料庫是所有其他政府支付系統(如失業保險、學生貸款、醫療補助)用來驗證個人身份的「事實來源」。然而,馬斯克團隊發現,這個資料庫中竟存在著約 2000 萬個「不可能活著」的個人記錄,其中包括年齡超過 300 歲的「吸血鬼」,甚至還有出生日期在「未來」的收款人。
「騙局是這樣運作的,」馬斯克解釋道,「即使 SSA 停止了對這個 200 歲老人的付款,但只要 SSA 資料庫顯示『此人還活著』,詐欺集團就能利用這個身份去申請所有其他政府項目的款項。」他指出,民主黨人強烈反對清理這些死亡記錄,因為這將切斷一個巨大的詐欺網絡。
馬斯克估計,僅僅是實施一些基礎的改革,如要求所有政府支付必須填寫國會撥款代碼和備註,Doge項目每年就能為納稅人節省 2000 到 3000 億美元。當被問及如果擁有絕對權力能節省多少時,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可能可以把聯邦預算砍一半,而且做得更多。」
這些發現也讓他對當代美國政治的核心驅動力有了新的認識。他認為,當前關於邊境危機的爭論,其根本原因在於一個冷酷的政治算計。「他們發現那些人會投票給他們,」馬斯克直言不諱地指出,「這就是他們想要開放邊境的原因。為了引進選民,這樣他們才能贏得選舉。」
他進一步揭示了另一個更深層次的、合法的系統性漏洞:美國的人口普查。根據現行法律,國會席位和總統選舉人票的分配,是基於一個州的「總人數」,而非「公民數」。這意味著,一個州引進的非法移民越多,其在國會和總統選舉中的政治權力就越大。「這不是陰謀論,」他強調,「這是雙方都無爭議的事實。」
馬斯克認為,民主黨的策略是:利用開放邊境和政府福利作為磁鐵,吸引大量非法移民進入藍州;利用人口普查規則將這些人數轉化為政治權力;再結合選區劃分不公(Gerrymandering),最終目標是「引進足夠的選民來獲得絕對多數的投票,然後就沒有回頭路了」,從而創造一個永久的「一黨專政國家」。
推特革命:一場對抗「文明級破壞」的資訊戰
正是基於以上這些令人不安的發現,馬斯克做出了震驚世界的決定,收購推特(現為X)。他將收購前的推特形容為「世界的巧言」(Wormtongue for the world),一個被「覺醒暴民」控制,向全球散播「虛無主義、反文明的心智病毒」的平台。
「收購推特的原因是因為它在文明層面上造成了破壞,」馬斯克說。他指出,舊金山的科技精英們生活在一個「覺醒的 Kool-Aid 水族館」中,他們的政治光譜嚴重左偏,以至於任何中間派的觀點在他們看來都是「右翼」。而他們創造的「資訊超級武器」(社交媒體),則被用來向全球廣播這種極端的意識形態。
他認為,允許言論自由,讓陽光照進來,是殺死這種「心智病毒」的最好方法。他舉例說,自從他收購推特並允許對跨性別議題進行更理性的討論後,青少年認同為跨性別的比例圖表出現了明顯的下降拐點。
這場「推特革命」也讓他付出了巨大代價。「買推特是件非常麻煩的事,而且讓我成了攻擊的箭靶,」他說。媒體對他的負面報導率高達 96%,他從一個環保先鋒、左派眼中的英雄,變成了被口誅筆伐的「惡魔」。但他堅信,這是阻止美國滑向深淵的必要之舉。
未來的輪廓:從 Cybertruck 到會飛的 Roadster
在探討這些宏大而沉重的話題之餘,對談也觸及了馬斯克旗下產品的未來。他解釋了 Cybertruck 為何採用如此獨特的平面設計——因為它由「防彈的超硬不鏽鋼」製成,這種材料極難彎曲,因此「形式必須服從功能」。
而更引人遐想的,是他對下一代Roadster的預告。他承諾,這款跑車的發表會將是「史上最令人難忘的」,它將比所有詹姆士·龐德電影中的座駕加起來還要瘋狂。當羅根追問它是否會飛時,馬斯克狡黠地回答:「我想如果彼得·提爾(Peter Thiel)想要一輛飛行車,我們應該能買到一輛。」這強烈暗示了 Roadster 可能具備某種前所未有的飛行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