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賣空》巴瑞沉寂2年再警告:此刻什麼都不做或許才是最佳贏招

影《大賣空》原型人物 Michael Burry 睽違兩年再度於社群拋出警訊,似乎指向估值已逾 5 兆美元的 AI 產業。他在 X 平台貼出電影劇照並寫下:

有時我們看見泡沫;

有時我們能做些什麼;

有時,唯一能贏的方式,就是不參與。

同時他還把 X 帳號名稱改成「Cassandra Unchained」,暗示自己像希臘神話裡的遺世預言家。這番舉動掀起社群的討論,也側面反映出投資人對 AI 熱潮背後資金結構的疑慮。

循環融資疑雲:NVIDIA 與 OpenAI 的利益迴圈

雖然 Burry 沒有講的非常明白,但社群普遍推測,他是在暗示目前人工智慧(AI)可能催生的產業泡沫。近月來多家報告指出,自從 ChatGPT 上市以來,AI 相關股票佔了 S&P 500 回報、盈利成長、資本支出的大比例。

舉例來說:據 J.P. Morgan Asset Management 的 Michael Cembalest 指出,AI 相關股票佔 S&P500 回報約 75%、盈利成長約 80%、資本支出成長約 90%。Bank of England 提醒:AI 驅動的科技公司市值與盈利增速、技術突破之間出現「脫鉤」風險。

另有研究指出:很多公司雖然大量投入 AI 基礎建設(例如資料中心、GPU 伺服器等),但尚未明顯看到對應的效益爆發。譬如一篇文章指出:AI 支出在 2025 年上半年已成為 GDP 增長的一大來源,但這是否代表投資回報率高,或只是炫耀式支出仍待驗證。

歷史迴聲:鬱金香到次貸,泡沫徵兆再現

Burry 透過比利時畫家小揚·布魯蓋爾的《鬱金香狂熱諷刺》作為 X 橫幅,連結 17 世紀鬱金香泡沫與今日 AI 狂熱。根據 Moomoo 報導,Burry 旗下 Scion Asset Management 今年初已賣出多數美國科技股,改用看跌期權布局,並小幅轉向中國科技巨頭。

這種「遠離核心、等待修正」的做法與 2008 年前夕他放空次貸的思路如出一轍。

在狂熱與理性之間保持距離

Michael Burry 的警告再次提醒投資人,技術革命與資金泡沫常如雙生影子共舞。在 AI 榮景與資本饑渴交織的此刻,審慎區分可持續的長期價值與短暫的市場幻影,或許才是避免重演歷史悲劇的關鍵。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