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注入290億美元,中國向市場大量投放資金,比特幣關注流動性競爭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美聯儲週五通過隔夜回購操作向美國銀行體系注入了294億美元,這是自互聯網泡沫破滅以來單日規模最大的一次注資。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也投入了創紀錄的資金,以加強國內銀行業。

這些協調一致的流動性舉措預示著全球風險資產,尤其是比特幣(BTC),即將迎來轉折點。交易員們正密切關注各國央行在2026年之前將採取哪些措施來穩定市場。

美聯儲的流動性舉措凸顯市場緊張局勢

美聯儲規模異常龐大的隔夜回購操作是在美國國債大幅拋售之後進行的,反映出短期信貸市場的壓力日益增大。

隔夜回購使機構能夠以證券換取現金,在市場流動性緊張時提供即時流動性。10月31日的注資規模創下數十年來的新高,即使與互聯網泡沫時期相比也毫不遜色。

許多分析師將此舉解讀為美聯儲對國債市場壓力的明確回應。當債券收益率上升、融資成本增加時,美聯儲通常會出手干預以限制系統性風險。

這些干預措施還會擴大貨幣供應量,而貨幣供應量的增加往往與比特幣等風險資產的上漲有關。

與此同時,美聯儲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最近呼籲在12月 降息,這表明美聯儲可能轉向更加寬鬆的政策。

這與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此前的鷹派言論形成鮮明對比,鮑威爾的謹慎態度加劇了市場的不確定性。Polymarket的數據顯示,2025年第三次降息的可能性已從90%降至65%,表明市場對貨幣政策的預期正在發生變化。

Polymarket 預測美聯儲 2025 年降息的概率圖美聯儲在2025年三次降息的概率從90%降至65%。來源:圓桌論壇

如果美聯儲未能滿足這些預期,市場可能面臨急劇下跌。投資者已經將寬鬆政策預期計入價格,任何政策逆轉都可能導致資金拋售風險較高的資產

流動性注入和利率政策之間的艱難平衡凸顯了美聯儲在管理通脹和金融穩定方面面臨的挑戰。

中國創紀錄的資金注入提振了全球流動性

與此同時,中國央行也向國內銀行注入了創紀錄的資金,旨在提振疲軟需求下的經濟增長。中國人民銀行此舉旨在保持信貸活躍,防止信貸緊縮。北京此舉正值應對通縮和疲軟的房地產市場之際。

中國人民銀行此次舉措的規模與其在以往危機中的應對措施相當。通過注入額外資金,央行希望降低借貸成本,刺激信貸增長。

這種刺激措施還會擴大全球貨幣供應量,並可能導致股票和加密貨幣等資產價格上漲。

歷史上,美聯儲和中國人民銀行同時增加流動性往往預示著比特幣的大幅上漲。2020-2021年的牛市就發生在新冠疫情爆發後,伴隨著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

加密貨幣交易員現在關注著類似的趨勢,因為流動性的增加可能會促使投資者尋求對沖貨幣貶值的替代資產。

宏觀分析師將當前局勢描述為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一場“流動性拉鋸戰”。美聯儲力圖在通脹和金融穩定之間取得平衡,而中國人民銀行則希望在不增加債務的情況下促進經濟增長。最終結果將影響風險偏好,併為2025年的資產表現定下基調。

比特幣的宏觀前景取決於持續的流動性

近幾周來,比特幣價格保持穩定,在一個狹窄的區間內波動,交易員們正在權衡各國央行政策的影響。

比特幣 (BTC) 價格表現比特幣 (BTC) 價格表現。來源: TradingView

這種先驅加密貨幣呈現出盤整跡象,Coinglass數據顯示,未平倉合約量從10月份的10萬多份降至11月初的近9萬份。這一下降表明衍生品交易員持謹慎態度。

儘管市場活動較為低迷,但如果全球流動性持續增長,比特幣的前景可能會變得有利。美國通脹走低,加上貨幣供應量擴大,有利於投資者承擔風險。

現在許多機構投資者將比特幣視為一種價值儲存手段,尤其是在貨幣擴張給傳統貨幣購買力帶來壓力的情況下。

然而,比特幣的上漲行情可能取決於各國央行的決策。如果美聯儲過早地通過縮減回購操作或意外加息來減少流動性,任何上漲勢頭都可能迅速消失。

同樣,如果中國的刺激措施未能重振經濟,全球風險情緒可能會減弱,從而影響投機性資產。

未來幾周將揭示各國央行是會維持流動性支持,還是會優先考慮控制通脹。對於比特幣而言,最終結果可能決定2026年是會迎來新一輪強勁的牛市,還是會繼續盤整。

相关赛道: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74
收藏
14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