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下一波需求擴展:以太坊、 Solana及其他
感謝閱讀 Coin Metrics 的網絡狀況報告!免費訂閱即可接收最新文章並支持我們的工作。
要點總結:
以太坊正在主網和 Layer-2 Rollups 上逐步擴展。從早期的 NFT 和 DeFi 擁堵到近期的市場波動,gas 限額的提高以及 Dencun 和 Pectra 等升級都擴大了容量,而 blob 交易則大幅降低了數據成本。
二層網絡有助於分散以太坊日益增長的需求並提高吞吐量效率。諸如 2024 年 4 月的“blobscriptions”激增和 2025 年 10 月的清算事件,既凸顯了二層網絡在壓力下的韌性,也表明了它們對主網容量的持續依賴。
Solana 的高吞吐量設計無需依賴外部擴容層即可將擁塞局部化。在 2025 年 1 月 TRUMP 代幣發行期間,平均手續費上漲至 0.37 美元,而中位數手續費則保持在 0.003 美元以下,這凸顯了局部手續費市場如何在不增加全網成本的情況下隔離擁塞。
隨著需求量和需求多樣性的增長,區塊鏈權衡領域湧現出新的網絡,專門針對特定用例。
介紹
鏈上活動激增或網絡擁堵時期,就像高峰時段的交通擁堵考驗著城市的高速公路一樣,凸顯了區塊鏈在走向成熟、被更廣泛應用的過程中,可擴展性的重要性。代幣發行、空投和市場波動都可能引發需求激增,超出網絡容量,推高交易費用,並暴露基礎設施的侷限性。
從以太坊的二層Rollup擴展和主網容量提升,到 Solana 的集成式高吞吐量方案,區塊鏈正在穩步走向成熟,以滿足日益增長的網絡活動需求。過去的擁堵事件已成為寶貴的壓力測試,揭示了網絡的發展演變以及在加速普及過程中仍然存在的挑戰。
在本期 Coin Metrics 的網絡狀態報告中,我們將探討以太坊、其 Layer-2 生態系統以及Solana的可擴展性發展現狀。通過分析交易活動、費用動態和網絡容量,我們將評估網絡如何適應不斷增長的需求,以及這對於鏈上增長的下一階段意味著什麼。
以太坊 Layer-1:主幹道
以太坊的擴容歷程體現了在不犧牲去中心化或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交易吞吐量和速度以實現大規模普及的挑戰,而這種平衡仍然是其發展路線圖的核心。
在以太坊早期,用戶曾多次遇到網絡容量有限,而需求卻激增的情況,導致網絡使用成本飆升,凸顯了擴容方案的必要性。以太坊的容量由區塊 Gas 限制決定,該限制規定了每個區塊可以容納的計算量。每筆交易都會根據其複雜程度消耗 Gas,用戶以ETH (以 Gwei 計價)支付手續費來處理交易。當交易需求超過可用區塊空間時, Gas 價格就會上漲,反映出對有限網絡容量的競爭。
下圖可視化了以太坊在四次主要擁塞事件中的 gas 價格,分別展示了隨著網絡規模擴大,價格動態是如何演變的:
數據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2018 年 CryptoKitties 發佈:這是以太坊歷史上最早的擁堵衝擊之一,當時一款 NFT 遊戲就佔用了大部分可用區塊空間。由於用戶爭相將自己的代碼打包到區塊中,Gas 費用超過了 450 Gwei(約 596 美元)。當時,Gas 費用是通過公開拍賣確定的,這意味著熱門應用在需求激增時可能會擠佔區塊鏈空間。
2021 年 DeFi 和 NFT 熱潮: DeFi 和 NFT 的爆炸式增長推動交易費用突破 2000 Gwei,暴露出以太坊費用市場在更復雜的智能合約應用下的侷限性。這促使以太坊引入了 EIP-1559,該提案用動態基礎費用取代了拍賣機制。動態基礎費用會根據需求進行調整,並銷燬一部分交易成本,從而使價格更具可預測性。
2022 年 Yuga Labs Otherside Mint:儘管有 EIP-1559 的推動,備受矚目的“Otherside”元宇宙土地出售活動仍一度將 gas 價格推高至 8,000 Gwei 以上,創下歷史新高。這表明,僅靠費用市場改革無法應對如此劇烈的價格波動。此次事件加速了 Layer-2 Rollup 和應用專用鏈的開發,以分流主主網的活動。
2025年10月市場清算:雖然近期也出現過一些價格飆升的情況,例如WLFI代幣發行和10月10日的清算,但這些波動幅度遠小於以往。手續費很少超過1000 Gwei,並且很快恢復正常,這反映了L2鏈路的影響以及Layer-1鏈路容量的持續提升。
這些事件共同展現了以太坊在可擴展性方面的進步。EIP-1559 提高了手續費效率,而 Layer-2 彙總機制現在承擔了之前主要集中在主網的大量交易活動。與此同時,區塊 gas 上限的逐步提高持續增加每個區塊的計算量,有效地拓寬了以太坊的吞吐量“高速公路”。
2025年以太坊的日交易量已突破180萬筆,而平均交易費用則處於多年來的低位。如下所示,gas上限最近已提高至4500萬,並計劃進一步提高至1億甚至更高,以支持隨著交易活動規模擴大而增長的交易量。
數據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二層網絡(L2):擴展快車道
二層網絡(Layer-2)通過增加新的吞吐量通道來擴展以太坊的容量,在滿足不斷增長的需求的同時,還能保持較低的手續費。像 Base 和Optimism這樣的二層網絡由於能夠以經濟高效的方式處理交易,然後再將交易批量結算到以太坊上,因此交易活動激增。
L2 層的交易手續費可以視為用戶交易需求所產生的收入。這些手續費包括用戶支付的基礎手續費和優先手續費。相比之下,blob 手續費代表了向主網提交交易數據時支付的彙總成本。下圖展示了 Coinbase Layer-2 基礎層的總交易手續費(藍色)和平均交易手續費(紅色),說明了在網絡擁堵情況下用戶成本和網絡收入的變化情況。
數據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2024 年 4 月 Blobscriptions:以太坊 Dencun 升級後不久,“blobscriptions”(類似 NFT 的數據寫入 blob 空間)便湧入 Layer-2 網絡,引發大量交易活動。由於 blob 空間仍然稀缺,blob 交易費用飆升,用戶競相爭取寫入,導致 Base 的平均交易費用超過 1.40 美元。
2025年10月市場清算:在10月10日的市場波動期間,由於清算活動激增,Base共產生了近180萬美元的交易費收入。然而,平均交易成本仍低於0.20美元。由於Pectra升級使數據塊容量在當年早些時候翻了一番,數據塊費用保持在較低水平,使得Base能夠在不增加用戶成本的情況下處理大量數據。
數據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Blobspace(由EIP-4844在Dencun引入,並通過Pectra擴展)已成為以太坊擴容的核心。如上圖所示,隨著容量的增加,每個區塊上傳的blob數量持續增長,目前已接近每個區塊6個blob的新目標。與此同時,blob費用一直保持在接近於零的水平,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Layer-2層和終端用戶的成本。
2024 年 4 月和 2025 年初等時期出現的 blob 費用激增,是由於 blob 空間剛推出時需求超過了初始容量。隨後的升級,包括 Pectra 和即將推出的 Fusaka,已經穩定了 blob 定價,併為 L2 的持續增長創建了更靈活的數據層。
Solana:高通行能力高速公路
Solana致力於實現高性能和極低的交易成本,採用了一種不同的區塊鏈可擴展性方法。它不將流量卸載到外部擴容層,而是在單條鏈內處理執行、共識和結算。這雖然提高了吞吐量,但也增加了對驗證器硬件的要求。
下圖展示了 Solana 的非投票交易活動(藍色),以及交易手續費和協議外 MEV 小費(黃色和紫色)。它們共同說明了交易需求和網絡收入如何隨著用戶活動和市場狀況的變化而演變。
數據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Memecoin 價格飆升 & 特朗普代幣發行:
2024年底, Solana的模因幣交易量激增,最終在2025年1月推出了TRUMP代幣。由於用戶競相爭奪區塊空間,非投票交易量飆升至歷史新高。在此期間:
網絡總費用增至 3060 萬美元,其中優先費用約佔總交易費用的 98%,因為用戶競相爭取更快接入網絡。
協議外的 MEV 小費(用於激勵驗證者將交易納入鏈下的支付)也飆升至 2150 萬美元。
平均費用上漲了約 825%,達到 0.37 美元,而中位數費用則保持在 0.003 美元以下。
數據來源:Coin Metrics Network Data Pro
這體現了 Solana 的本地費用市場設計,即單個熱點的擁堵不會導致全網成本上升。每筆交易都包含固定的基礎費用和基於請求計算單元 (CU) 的可選優先費用。因此,與競爭激烈的應用或代幣交互的用戶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優先費用,但大多數用戶仍能以較低的成本進行交易。
未來的升級,例如旨在將最終確認時間縮短至 100-150 毫秒的 Alpenglow,以及旨在提高吞吐量和彈性的驗證器客戶端 Firedancer,將繼續支持 Solana 的垂直整合擴展路徑。
展望未來
可擴展性正逐漸成為區塊鏈主流應用的關鍵支柱之一。隨著區塊空間需求在規模和多樣性方面不斷增長,區塊鏈網絡持續尋求平衡,以支持日益廣泛的用戶活動,包括去中心化金融(DeFi)交易、高速交易、人工智能支付、穩定幣發行、代幣化資產以及機構結算等。
正如我們在回顧中所看到的,過去幾年的擁塞壓力測試顯示出了顯著的進展。以太坊通過提高 Layer-2 blob 容量和 L1 gas 限額逐步擴展,而 Solana 的垂直整合設計則不斷突破單鏈性能的極限。兩者各自展現了通往更高效的區塊空間和更低用戶成本的獨特而互補的路徑。
與此同時,一些新的網絡正在湧現,力圖突破這種權衡取捨的界限。Hyperliquid、Tempo、Arc 和 Canton 等鏈式網絡專注於交易、支付和受監管金融等特定垂直領域,而 Monad 和 MegaETH 等通用型網絡則致力於在熟悉的 EVM 環境中提供更高的吞吐量。這些發展共同預示著未來網絡將更加專業化,圍繞不同的用途和性能目標不斷演進,而碎片化和互操作性之間的平衡也在不斷演變。
幣種指標更新
關注 Coin Metrics 的《市場狀況》新聞簡報,該簡報通過簡潔的評論、豐富的視覺效果和及時的數據,對本週的加密貨幣市場走勢進行解讀。
如有任何反饋或要求,請隨時在此處告知我們。
訂閱及往期內容
Coin Metrics 的網絡狀況報告,是根據我們自己的網絡(鏈上)和市場數據,對加密貨幣市場進行的每週公正分析。
如果您想在郵箱中收到《網絡狀況報告》,請在此處訂閱。您可以在此處查看往期《網絡狀況報告》。
© 2025 Coin Metrics Inc. 保留所有權利。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本簡訊不構成投資建議,僅供參考,您不應根據本簡訊中的信息做出任何投資決策。本簡訊按“原樣”提供,Coin Metrics 對因使用本簡訊中的信息而造成的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感謝閱讀 Coin Metrics 的網絡狀況報告!免費訂閱即可接收最新文章並支持我們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