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類似紐約證券交易所的監管機製或可防止加密貨幣崩盤

本文為機器翻譯
展示原文

一位著名經濟學家正在推動加密貨幣市場運作方式的重大變革,他認為加密貨幣市場需要類似於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的規則,以阻止數位資產價值的極端下跌。

Alex Krüger 在 11 月 6 日發表於 X 的文章中表示,由於缺乏受監管的做市商,加密貨幣在波動交易期間容易出現價格暴跌。

做市商規則的理由

這位市場專家在貼文中解釋說,在傳統金融(TradFi)中,負責提供流動性的做市商有法律義務保持交易有序。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這些「指定做市商」必須持續提供特定股票的買賣報價,即使價格劇烈波動也不例外。在納斯達克,這些機構必須遵守第4613條規則,該規則要求它們在規定的價差範圍內發布報價。如果它們未能遵守該規則,將面臨監管機構的處罰,包括失去做市商資格。

克魯格表示:“在加密貨幣領域,做市商沒有提供流動性的監管或合約義務。在市場崩盤期間,他們可以而且確實會撤資,導致巨大的流動性缺口和更嚴重的跌幅。”

他的結論很明確:“這種情況必須改變。”

然而,這場對話也揭示了這種轉變的複雜性。 Pelion Capital 的創辦人 Tony 回應說,他原則上同意這一觀點,但指出了一個關鍵細節。他指出,TradFi 做市商受到「熔斷機制」等機制的保護,這些機制會在價格波動達到一定百分比(例如 5% 到 10%)後自動暫停交易,從而為他們爭取時間來管理風險。

東尼寫道:「如果沒有這些做市商保護措施,做市商可能會遭受慘重損失。」他認為,任何新的義務都必須與類似的保障措施相平衡。克魯格對此表示贊同,並補充說“交易所可以而且應該實施熔斷機制”,但他同時指出,不作為對交易所而言更有利。

社群辯論與市場現實

這場辯論進一步升級,一些X用戶質疑複製傳統金融模式的想法,稱其框架「與加密貨幣相比既愚蠢又不成熟」。克魯格直言不諱地回應說,目前的體係是「交易所和做市商榨取散戶交易者利潤」的關鍵原因。

然而,也有人將責任歸咎於交易員自身,一位用戶堅持認為,只有當市場參與者停止追逐高槓桿獨角獸股票時,真正的問責制才會開始。

近期市場動盪凸顯了穩定的重要性。本週早些時候,加密貨幣市場市值蒸發超過4,000億美元。 Kobeissi Letter的分析指出,過度槓桿是主要原因,並指出平均每天有30萬交易者被強制平倉。

截至發稿時,市場依然動盪不安,根據 CoinGecko 的數據,比特幣 (BTC) 上週下跌超過 7%,以太幣 (ETH) 下跌近 13%,瑞波幣(XRP)下跌超過 10%。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收藏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