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聯盟 S15 全球總決賽已經落下帷幕,Faker 又一次站上了最高領獎臺,拿到屬於他的第 6 個冠軍,繼續書寫著他的傳奇。而在幣圈,隨著預測市場的興起,玩家們一邊享受著電競賽事,一邊通過預測市場參與其中。
在眾多參與預測市場的幣圈玩家中,一個叫做「fengdubiying(逢賭必贏)」的 ID,成為了新的傳奇。在 T1 對陣 KT 的決賽預測中,他豪擲約 158 萬美元押注 T1 勝出,最終收穫了約 82 萬美元的利潤。

從 S15 的瑞士輪比賽開始,「fengdubiying」以 3 萬美元的倉位起步。到 S15 的決賽結束時,他在 Polymarket 上的總盈利已經超過了 290 萬美元。這種瘋狂的戰績,讓老外都為之側目。

他是如何做到的?是什麼樣的契機讓他開始在 Polymarket 上活躍?在他看來,Polymarket 乃至整個預測市場賽道當前有著什麼樣的問題,未來又應該如何展望?「fengdubiying」接受了律動 BlockBeats 的採訪,向我們分享了他的傳奇旅程以及見解。
為自己的認知押注
「我自己覺得有把握的事情,就去押注,這是我進入幣圈以來一直的策略。」
相信自己的認知,在自己認為高確定性的事情上押注大倉位,這是他的成功策略。在去年 Solana 的 meme 行情中,他在 moodeng 上就實現了單幣 A8。
這個策略聽上去簡單,但需要強大的心臟以及自信,在一個個勝利的輝煌時刻背後,自然也有落寞的失意之時。正如他在 X 上所寫的那樣,他在 Hyperliquid 上的地址巔峰時利潤達到了 900 萬美元,不但避開了 10 月 11 日的大跌,還通過空單賺了 280 萬美元。但之後的流動性崩塌又使他後續的開單連連失利,將利潤回吐。

但,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合約市場上的失利,卻讓他在 Polymarket 上預測比特幣跌至 10.5 萬美元以下的押注獲利。雖然不多,只是從 1.3 萬美元翻到了 3 萬美元,但就此開啟了他在 Polymarket 上的傳奇旅程。
此前,在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時,他就已經瞭解到了 Polymarket 以及預測市場,但由於對政治類的預測不怎麼感興趣,也感覺心裡沒底,就選擇不參與。為了接觸新賽道,也為了潛在的空投,他在開始的時候選擇了加密貨幣相關的預測。
然後,機緣到來了——英雄聯盟 S15 全球總決賽。
果斷與相信自己,Polymarket 的英雄聯盟之王
Faker 是毫無疑問的英雄聯盟之王。而在 Polymarket 上,fengdubiying 憑藉自己強大的心態加冕。
在這個傳奇的旅程中,只有 Chovy 選手曾經對他造成了威脅。在 KT 對陣 Gen.G 的半決賽中,他向 Gen.G 押注了 40 多萬美元,但 Chovy 選手在比賽中的表現直接把他給幹無語了。在 Gen.G 陷入 1:2 的落後時,他無奈又果斷地清掉了押注 Gen.G 勝出的倉位,轉向押注 KT。
這個操作讓他這單隻虧了 2 萬美元。
當我們問到他的遊戲段位時,他幽默地答覆道:
「其實我很久不玩了,以前上學的時候打到過鑽石,但年齡上來了,打不動了。懂球的人不一定都很會打球嘛。」
雖然沒有像學生時代那樣握著鼠標衝鋒在召喚師峽谷,但每年的 S 賽,他都不會錯過,並且一直都會對比賽的結果做出自己的預測,有著不錯的勝率。
而在問及他會不會根據比賽走勢變化造成的玩家心態波動而去進行低買高賣的套利時,他表示不會:
「進入淘汰賽後,隊伍之間的實力差距較小,情況瞬息萬變。一個隊伍如果狀態差並且已經處於落後的情況,很可能就被一波帶走了,這時候其實不存在套利的空間。在 Polymarket 上的押注,和合約開倉其實是一個道理,沒有什麼是穩贏的,只能說站在概率更高的那一邊。」
預測市場與傳統娛樂的區別
在 fengdubiying 看來,預測市場與傳統娛樂有著根本性的區別:
「這兩者的區別非常大。就像百家樂和德州撲克,百家樂是和莊家對戰,德州撲克是玩家之間對戰。在預測市場上,每個預測都是玩家與玩家之間的戰鬥,要憑藉的是自己的認知和策略。如果是去和莊家玩,則註定要輸。」
他認為,預測市場是一個變種的交易市場,有限價、市價的掛單,像合約市場那樣收取一些手續費。
在預測市場的題材範圍上,他也認為和傳統博彩有著較大的區別。預測市場上的題材範圍很廣,既有傳統的足球、籃球、電競等體育賽事,還有很多政治類、天氣類的預測。
加之,預測市場建立在合約代碼之上,有鏈上獨特的安全性和便捷性。雖然預測市場與傳統娛樂看上去都是「對某個事情押注」,但他認為,預測市場是一個全新的賽道,二者無法去進行對比。
當前預測市場存在的問題
在流動性方面,fengdubiying 認為當前的預測市場還有很多能改進的地方。
「今年我轉戰到比特幣合約市場,是因為市面上其它賽道不太能夠容納下我倉位的深度。如果一個賽道,或者一個市場的流動性不夠深,那我就變成給別人送錢了。玩家到一定資金體量後,會很明顯地感受到各個市場在流動性層面的侷限性,然後只能去往能容納自己資金體量的流動性的地方。」
在他看來,Polymarket 當前的情況像當初 meme 市場剛出來的時候,流動性偏低。除了世界級的體育賽事和全球性的政經類話題,其它很多題材的流動性是很低的,這對鯨魚來說,實際能夠選擇參與的預測標的就不多,因為對鯨魚來說,進進出出幾千一萬美元是無聊的。
他自己在 S 賽押注過程中就對深度不足難以波段的問題有體會:
「如果去下注比較高的倉位,想去高拋低吸、止盈止損是比較困難的。20-30 萬美元的倉位是可以的,但是如果上升到 80 萬甚至百萬美元級別的倉位,很難。在 T1 處於 1:2 落後時,我去看了訂單簿,如果當時我想要止損,訂單簿裡面只有 10 多萬美元的掛單,我就算當時全給賣了止損,也就只能回來這麼多錢。」
他認為,比他還要大得多的鯨魚還有很多,如果想要吸引這些鯨魚到預測市場上玩,一定需要更好的流動性。如果預測市場能夠像合約市場一樣引入做市商,把訂單簿深度提高起來,對鯨魚就會有更大的吸引力。
另外,在實際的用戶操作體驗上,他認為市面上的各家預測市場都還需要提升。
對預測市場的展望
在開始討論預測市場的未來前,我們先拋給了 fengdubiying 這樣一個問題——以前出現熱點事件時,總會冒出很多的 meme 熱點盤,比如以前美國大選時圍繞候選人以及各種突發事件的 meme 幣。當預測市場越來越發展之後,預測市場與 meme 熱點盤會不會形成互相競爭的情況?
他的回答很果斷,不會:
「meme 賽道在我看來,已經結束了。幣圈其實一直在重複一些相似性的東西,本質上一樣,概念上整活。對散戶玩家來說,期望值來源於接觸到一個所謂新東西的時候,能夠立馬感覺到之前沒有這樣的玩法,而這種情況都是需要時間的,比如銘文時期就是這樣,一開始 UniSat 慢慢建設起來,到第二波真正起勢的時候,基建已經基本完善。從這個角度看,meme 幣在 pump.fun 之後已經完全不新鮮了,該建設的都建設完了,沒有人接盤了。從鯨魚到 P 小將,最後都會因為不賺錢而撤出。所以一個已經走下坡路的賽道,和一個正處於上升期的賽道之間是不存在競爭關係的。」
現實世界裡的大事件每時每刻都在發生。在他看來,雖然現在 Polymarket 上流行的是體育競技和政經類題材,但未來一定會有更多題材流行起來。
「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領域,比如我,我不懂政治,也不懂足球,但我懂英雄聯盟。所以,每個人都能夠在某一個特定的領域,根據自己積累的認知嘗試去變現,這是預測市場非常能夠吸引圈外人的地方,也是我認為非常酷的地方。更何況,現實生活中大家其實都非常喜歡各種談天說地,都衍生出了「懂哥」這種玩笑。去證明自己是正確的這種慾望,會讓預測市場比加密貨幣本身對圈外人來說更有吸引力。」
他認為,預測市場的前景不可限量,未來超越 meme 幣巔峰時期的用戶、資金數量沒有什麼問題。並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進入預測市場,新的車頭會出現,不同的人會在各自擅長的領域成長起來。當然,根據新聞做情緒套利或者更多玩法策略的「科學家」,也會越來越多。
「我覺得,每個階段有每個階段的機會。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裡,meme 市場是更好的,但現在它已經結束了。我們要做的,就是不要再回想過去的輝煌,讓過去的過去,無論是對 P 小將還是鯨魚,圈內人還是圈外人,每個人在預測市場上都會有自己的機會。向前看吧,去往一個新的未來。」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賬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