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比特幣價格大幅下跌至 102,000 美元左右,延續了此前 24 小時高點 107,000 美元以上的跌勢。
全天,比特幣價格持續下跌,而傳統市場則大幅上漲。比特幣最初受政府重新開放和潛在關稅檢查消息的提振而上漲,但隨著整體風險情緒趨於複雜,價格很快回落。
截至發稿時,比特幣價格約為 102,636 美元,徘徊在 99,000 美元的關鍵心理支撐位附近。
比特幣價格上漲之際,正值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公佈一項擬議的向美國民眾發放2000美元“關稅紅利”支票——這項民粹主義的退稅計劃將由創紀錄的關稅收入提供資金。該計劃於週日在Truth Social網站上宣佈,承諾返還從全球貿易關稅中徵收的“數萬億美元”,並幫助償還美國高達37萬億美元的債務。
然而,市場卻不這麼認為。投資者將這項提議視為一項事實上的刺激計劃——一項可能將疫情期間注入的流動性重新注入到已經出現過熱跡象的經濟體中的計劃。
與此同時,華盛頓的重啟進程又向前邁進了一步。週一晚些時候,參議院民主黨人與共和黨人以60比40的投票結果通過了一項臨時撥款法案,結束了長達41天的聯邦政府停擺。這項預計將由特朗普總統簽署的協議恢復了聯邦僱員的工資,並重新開放了關鍵服務,但同時也引發了民主黨內部關於醫療補貼延期取消的爭論。
技術面圖:比特幣價格在多空雙方之間搖擺不定。
比特幣的價格結構仍然在支撐位和阻力位之間微妙地搖擺。99,000 美元的價位,在 55 周指數移動平均線的支撐下,繼續發揮著關鍵的底部作用。上行方面,斐波那契阻力位在 109,400 美元附近,預計在 111,000 美元附近將面臨更大的拋售壓力。
如果比特幣價格果斷突破 116,000 美元,則可能重新燃起向 129,000 美元進發的勢頭,129,000 美元是比特幣價格擴張楔形形態的上邊界。
機構買盤依然強勁。全球最大的企業比特幣持有者Strategy上週披露,斥資4990萬美元購入487枚BTC,使其持倉量超過64.1萬枚,價值近475億美元。
政府重啟經濟帶來的宏觀Optimism支撐了股市,並小幅蔓延至加密貨幣市場。然而,分析師警告稱,財政僵局再度抬頭或ETF資金流入放緩可能再次引發市場波動,導致比特幣價格回落至96,000美元甚至93,000美元附近。
儘管短期內存在不確定性,但長期指標依然保持積極態勢。不斷上漲的生產成本和長期持有者群體的擴大持續收緊供應——這種局面歷來預示著重大週期性上漲的到來。在2028年減半之前,比特幣總供應量僅剩5%可供挖礦,稀缺性再次成為主導趨勢。
比特幣價格走勢:從 10 萬美元漲到 100 萬美元?
過去十年,比特幣價格從幾百美元飆升至超過10萬美元,重塑了全球金融格局,創造了現代史上最引人注目的財富轉移之一。現在的問題是:這種指數級增長能否持續——甚至達到七位數?
儘管像庫存流量比(Stock-to-Flow)這樣的模型已經失去了信譽,但其核心理念依然成立:稀缺性驅動價值。更務實的做法是追蹤比特幣的生產成本——即挖出一個BTC的平均能源消耗——歷史上,這一直起到支撐價格結構的作用。
到 2028 年下一次減半之後,比特幣價格可能達到每枚BTC 17.5 萬美元。如果比特幣繼續以高於成本價的價格交易,其合理估值可能接近 20 萬美元。根據 Matt Crosby 和 Bitcoin Magazine Pro 的數據,到 2032 年,挖礦成本可能上漲至 67.5 萬美元,這意味著如果價格成本比遵循歷史規律,比特幣價格可能達到接近 100 萬美元的峰值。
比特幣的複合年增長率雖然放緩,但依然強勁。基於迴歸模型的預測顯示,到2040年,比特幣的價格將在200萬美元至1000萬美元之間——不過,這類預測具有回顧性,應謹慎對待。
最終,比特幣的價格將取決於宏觀流動性、實際收益率和普及程度。隨著發行量下降而需求持續,生產成本和傳統資產的資本輪動可能會成為下一階段增長的瓶頸。
如果歷史會重演,那麼 2030 年代中期可能是比特幣邁向七位數時代的標誌——儘管一如既往,模型引導的是預期,而不是命運。
這篇題為《比特幣價格暴跌至 102,000 美元,華爾街股市上漲,加密貨幣市場逆轉》的文章最初發表於 Bitcoin Magazine,作者是 Micah Zimmer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