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預測市場仍處於探索階段

預測市場正迎來高光時刻。Polymarket 對總統大選的報道登上了頭條,Kalshi 在監管方面的勝利開闢了新的領域,突然間,人人都想談論這個「世界真理機器」。但在這股熱潮背後,隱藏著一個更有趣的問題:如果預測市場真的如此擅長預測未來,為什麼它們沒有普及開來呢?

答案並不性感。問題出在基礎設施上——在美國,則是監管。(例如 Kalshi 獲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批准,Polymarket 實現離岸佈局),但基礎設施問題依然普遍存在。即使在預測市場合法的地區,同樣的根本性挑戰依然存在。

2024 年佔據主導地位的平臺通過砸錢來解決這些問題。據 Delphi Digital 的研究員 Neel Daftary 分析,Polymarket 在做市商激勵方面投入了約 1000 萬美元,每天一度支付超過 5 萬美元以維持其訂單簿的流動性。如今, 這些激勵已經崩潰至每交易 100 美元僅 0.025 美元。Kalshi 在類似項目上花費了超過 900 萬美元。這些都不是可持續的解決方案——它們只是結構性傷口上的創可貼。

有趣的是, 阻礙預測市場發展的挑戰並不神秘。它們定義明確、相互關聯, 而且——對於合適的創業者來說——極易解決。在與該領域的團隊交流並分析現狀後,我們發現有五個問題反覆出現。不妨將它們視為一個框架,一套共同的術語,幫助我們理解為何預測市場儘管理論上前景光明,卻仍處於測試階段。

這些不僅僅是問題,它們還是路線圖。

問題一:流動性悖論

最根本的問題在於流動性。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導致大多數預測市場淪為鬼城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難題。

其機制很簡單。新市場推出時流動性低。交易者面臨糟糕的執行——高滑點、價格衝擊導致交易無利可圖。他們紛紛退出。低交易量嚇退了專業的流動性提供商,因為他們需要穩定的費用來彌補風險。沒有流動性提供商,流動性持續匱乏。如此循環往復。

數據證實了這一點。在 Polymarket 和 Kalshi 平臺上,大多數市場的交易量都低於 1 萬美元。即使是規模較大的市場,也缺乏足夠的深度來吸引機構投資者進行有意義的參與。任何大額持倉都會導致價格出現兩位數的波動。

根本原因是結構性的。在普通的加密貨幣流動性池(例如 ETH/USDC)中,您存入兩種資產,並在交易者進行交易時賺取手續費——即使價格對您不利,雙方的價值也得以保留。預測市場則不同:您持有的是合約,一旦失敗,這些合約就變得一文不值。沒有再平衡機制,沒有剩餘價值——結果只有兩種可能:一半的資產歸零。

更糟糕的是, 您會被「收割」。當市場接近結算且結果變得更清晰時, 知情交易者比您知道得更多。他們以有利的價格從您那裡購買獲勝方, 而您仍在根據過時的概率定價。這種「有毒的訂單流」持續讓做市商流血。

Polymarket 在 2024 年從自動做市商(AMM)模式切換到中央限價訂單簿,原因就在於此:訂單簿允許做市商在意識到即將被套牢時立即取消報價。但這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它只是為做市商提供了一些防禦工具來減緩損失。

這些平臺通過直接向做市商支付費用來規避這個問題。但補貼無法規模化。對於旗艦市場——總統選舉、重大體育賽事、熱門加密貨幣——這種模式行之有效。Polymarket 的選舉市場流動性充裕。Kalshi 的 NFL 市場與傳統體育博彩公司展開競爭。真正的挑戰在於其他所有方面:大量預測市場可以發揮作用的市場,由於交易量不足以支撐數百萬美元的補貼。

當前的經濟模式難以為繼。做市商並非從價差中獲利,而是從平臺獲得報酬。即使是損失有邊界(每個市場最多虧損 4-5%)的受保護流動性提供者,也需要生態系統補助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問題是:如何在不燒錢的情況下使提供流動性有利可圖?

Kalshi 的成功模式正在逐步顯現。2024 年 4 月,他們引入了華爾街大型做市商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使其成為首家機構供應商。結果:流動性提升 30 倍,合約深度達 10 萬份,價差低於 3 美分。但這需要零售做市商無法提供的資源:專屬交易平臺、定製基礎設施以及機構級的資本投入。突破的關鍵不在於更高的返利,而在於讓首家真正重視預測市場的機構投資者將其視為合法的資產類別。一旦有機構參與,其他機構也會紛紛效仿:風險更低,有基準定價,交易量自然而然地增長。

但這裡有個問題:機構做市商需要滿足特定條件。對 Kalshi 而言,這意味著獲得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 (CFTC) 的批准以及明確的監管規定。而對於加密原生和去中心化平臺——那些缺乏監管護城河或大規模規模的眾多平臺開發者——這條路行不通。這些平臺面臨著不同的挑戰:在無法提供監管合法性或交易量保證的情況下,如何啟動流動性?對於除 Kalshi 和 Polymarket 之外的其他平臺而言,基礎設施問題依然懸而未決。

創業者們正在嘗試什麼

基於質量加權的掛單返利獎勵流動性,從而改善交易——例如縮短交易時間、提高報價規模和縮小价差。這種做法雖然務實,但並未解決根本問題:這些返利仍然需要資金支持。協議代幣提供了一種替代方案——通過發行代幣來補貼流動性提供者(LP),而不是動用風險投資資金,這與 Uniswap 和 Compound 的啟動模式相同。預測市場代幣能否積累足夠的價值以長期維持發行,目前尚不明朗。

基於等級的跨市場激勵在多個市場提供多元化的流動性,分散風險,使參與更加持久。

即時流動性(JIT)僅在用戶需要時提供資金。機器人監控資金池中的大額交易,注入集中流動性,收取手續費,並立即提取。這種方式資金效率高,但需要複雜的基礎設施,而且無法解決根本問題:風險仍然由他人承擔。JIT 策略在 Uniswap V3 上創造了超過 7500 億美元的交易量,但交易活動主要由資金雄厚的參與者主導,收益微乎其微。

連續的組合市場本身就挑戰了二元結構。交易者不再侷限於離散的「是/否」選項,而是表達連續範圍內的觀點。這彙集了原本分散在相關市場(比特幣會漲到 6 萬美元嗎?6.5 萬美元?7 萬美元?)中的流動性。像 functionSPACE 這樣的項目正在構建這種基礎設施,儘管它尚未經過大規模測試。

最激進的實驗完全摒棄了訂單簿。Melee Markets 將 Bonding curve 應用於預測市場——每個結果都有其專屬的曲線,早期參與者可獲得更優惠的價格,信念堅定者將獲得獎勵。無需專業做市商。XO Market 要求創建者使用 LS-LMSR AMM 注入流動性,隨著資金流入,市場深度不斷提升。創建者可獲得費用,從而使激勵機制與市場質量掛鉤。

兩者都在無需專業做市商的前提下解決了冷啟動問題。Melee 的缺點在於靈活性不足(倉位鎖定直至結算)。XO Market 允許持續交易,但需要創建者預先投入資金。

問題二:市場發現和用戶體驗

即使解決了流動性問題,還有一個更實際的問題:大多數人找不到他們關心的市場,即使找到了,體驗也很笨拙。

這不僅僅是「用戶體驗問題」,而是結構性問題。市場發現問題直接加劇了流動性問題。Polymarket 任何時候都有數千個市場在線,但交易量卻集中在極少數領域:選舉市場、重大體育賽事和熱門加密貨幣問題。其他市場則無人問津。即使某個細分市場有一定的深度,如果用戶無法自然找到它,交易量也會持續低迷,最終導致做市商退出。惡性循環:缺乏市場發現,就沒有交易量,也就沒有可持續的流動性。

市場流動性的集中度極其嚴重。在 2024 年選舉週期,Polymarket 的頭部市場佔據了絕大部分交易活動。選舉後, 該平臺每月仍有 6.5-8 億美元的交易量, 但分佈在體育、加密貨幣和病毒式傳播的市場上。其他數千個市場——例如本地問題、小眾社群、奇聞異事則幾乎無人問津。

用戶體驗障礙加劇了這種情況。Polymarket 和 Kalshi 的界面是為那些已經瞭解預測市場的人設計的。普通用戶面臨著陡峭的學習曲線:陌生的術語、賠率到概率的轉換、「購買一個 YES」的含義等等。對於加密貨幣原生用戶來說,這尚可接受。但對於其他人來說,這些摩擦會扼殺轉化率。

更好的算法有幫助, 但核心問題是分發:在正確的時刻將數千個市場匹配給正確的用戶, 而不會造成選擇癱瘓。

創業者們正在嘗試什麼

最有前景的方法是直接在用戶已有的平臺上提供服務,而不是讓他們學習新的平臺。Flipr 允許用戶通過在其推特信息流中直接標記機器人來交易 Polymarket 或 Kalshi 等市場。例如,當用戶在推文中看到某個市場被提及時,只需標記 @Flipr,即可在不離開應用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它將預測市場嵌入到互聯網的對話層面,將社交信息流轉化為交易界面。Flipr 還提供高達 10 倍的槓桿,並且正在開發跟單交易和人工智能分析等功能——基本上,它正努力成為一個功能齊全的交易終端,而這個終端恰好就存在於推特中。

更深層次的洞察在於:對於初創公司而言,分銷比基礎設施更重要。與其像 Polymarket 那樣花費數百萬美元來啟動流動性,不如整合現有流動性,並在分銷方面展開競爭。TradeFox、Stand 和 Verso Trading 等平臺正在構建統一的界面,這些界面可以聚合多個平臺的賠率,將訂單路由到最佳交易場所,並集成實時新聞推送。如果您是一位認真的交易員,既然可以使用一個執行效率更高的單一界面,何必費力地在多個平臺之間切換呢?

最具實驗性的方法是將市場發現視為一個社會問題,而非算法問題。隸屬於 Polymarket 的 Fireplace 強調與朋友共同投資——重現共同下注的活力,而非孤軍奮戰。AllianceDAO 的 Poll.fun 更進一步:它構建了小型朋友圈之間的 P2P 市場,用戶可以創建任何主題的市場,直接與同伴下注,並由創建者或群組投票決定結果。這種模式高度本地化、高度社交化,並通過關注社區而非規模,徹底規避了長尾問題。

這些不僅僅是用戶體驗方面的改進,更是分銷策略。最終勝出的平臺未必擁有最佳流動性或最多的市場,而是能夠最好地回答「如何才能在合適的時間將預測市場推送給合適的用戶?」這個問題。

問題三:用戶的觀點表達問題

以下這個數據應該會讓所有看好預測市場的人感到擔憂:85% 的 Polymarket 交易者賬戶餘額為負。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是不可避免的——預測本來就很難。但部分原因在於平臺的硬缺陷。由於交易者無法有效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平臺迫使他們建立次優的倉位。你有一個細緻入微的理論?沒辦法。你只能進行二元投注:買入、不買入,或者選擇倉位大小。沒有槓桿來放大你的信念,無法將多種觀點整合到一個倉位中,也沒有條件性結果。當交易者無法有效地表達信念時,他們要麼會佔用過多資金,要麼會倉位過小。無論是哪種情況,平臺捕獲的流量都更少。

這個問題可分為兩種截然不同的需求:希望利用槓桿放大單筆投注的交易者,以及想要將多個觀點組合起來投注的交易者。

槓桿:連續結算解決方案

傳統槓桿策略並不適用於二元預測市場。即使你的預測方向正確,市場波動也可能在結算前讓你血本無歸。例如,一個加了槓桿的「特朗普勝選」頭寸可能在民調結果不佳的一週內被清算,而最終特朗普卻在 11 月勝出。

但有更好的方法:基於實時數據流的連續結算永續合約。Seda 正在基於 Polymarket 和 Kalshi 數據構建真正的永續合約功能, 讓頭寸連續結算而不是等待離散事件的結算。2025 年 9 月,Seda 在測試網上為 Canelo vs. Crawford 比賽的實時賠率啟用了永續合約 (最初為 1 倍槓桿), 證明了該模型在體育博彩方面的可行性。

短期二元期權是另一種越來越受歡迎的交易方式。Limitless 在 2025 年 9 月的交易量突破 1000 萬美元,其提供了一種加密貨幣價格走勢二元期權,這類市場通過其收益結構提供隱性槓桿,同時避免交易者在合約存續期間面臨清算風險。與固定收益期權不同,二元期權會在固定時間結算,但其結算的即時性(幾小時或幾天,而非幾周)能夠提供散戶交易者所需的快速反饋。

基礎設施正在迅速成熟。Polymarket 於 2025 年 9 月與 Chainlink 合作推出了 15 分鐘加密貨幣價格市場。Perp.city 和 Narrative 正在試驗基於民意調查平均值和社交情緒的持續信息流交易——永遠不會得出二元結果的真正的永續合約。

Hyperliquid 的 HIP-4「事件永續合約」是一項突破性技術——它交易的是不斷變化的概率,而不僅僅是最終結果。例如,如果特朗普的勝率在辯論後從 50% 上升到 65%,您無需等到選舉日即可獲利。這解決了預測市場中槓桿交易的最大問題:即使最終預測正確,也可能因市場波動而被強制平倉。Limitless 和 Seda 等平臺也憑藉類似的模式獲得了越來越多的關注,這表明市場需要的是持續交易,而不是二元對立的賭注。

組合投注:尚未解決的問題

組合投注則不同。它表達的是複雜的、多方面的假設,例如:「特朗普勝選,比特幣價格突破 10 萬美元,美聯儲兩次降息」。體育博彩公司之所以能輕鬆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像一箇中心化的機構,管理著分散的風險。相互矛盾的立場會相互抵消,所以它們只需要為最大淨損失提供抵押,而無需為每一筆單獨的賠付提供抵押。

預測市場無法做到這一點。它們扮演著託管代理人的角色——每筆交易一旦完成,就必須全額抵押。這樣一來,成本很快就會飆升:即使是規模不大的組合投注,做市商也需要鎖定比體育博彩公司承擔同等風險所需資金多幾個數量級的資金。

理論上的解決方案是僅對最大淨損失進行抵押的淨保證金系統(Net margin systems),該系統僅對最大淨損失進行抵押。但這需要複雜的風險引擎、跨不相關事件的實時相關性建模,以及可能存在的集中式交易對手。研究員尼爾·達夫塔裡 (Neel Daftary) 建議先由專業做市商承銷有限的市場組合,然後逐步擴大規模。Kalshi 正是採用了這種方法——最初只提供同場賽事的組合投注,因為平臺更容易在單一事件的背景下對相關性進行建模和管理風險。這種做法很有見地,但也承認了真正的組合市場,即「隨心選擇」的體驗,如果沒有中心化的管理可能難以實現。

大多數預測市場創業者都認為這些新穎的預測市場玩法存在限制:例如,對短期市場的槓桿限制、預先經過審核的事件組合,或者平臺可以對沖的簡化版「槓桿交易」。用戶的觀點表達問題或許可以部分解決(例如持續結算),但其他部分(例如任意組合市場)對於去中心化平臺而言仍然遙不可及。

問題四:無需許可的市場創建

解決市場表達問題是一回事,但更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是:誰有權創造市場?

大家都認同預測市場需要多樣性——有顯著地域性的事件、小眾社群關注的事件、傳統平臺絕不會涉足的奇特的一次性事件等等... 但無需許可的市場創建一直是一個難題。

核心問題在於,熱點話題的生命週期是有限的。最具爆發性的交易機會往往出現在突發新聞和文化事件中。例如,如果「委員會會因為威爾·史密斯掌摑克里斯·洛克而撤銷他的奧斯卡獎嗎?」這樣的市場在事件發生後的幾個小時內就會產生巨大的交易量。但等到中心化平臺審核並上線後,人們的興趣早已消退。

但完全無需許可的創建會遇到三個問題:語義碎片化(同一個問題的十個版本將流動性分割成無用的池子)、流動性冷啟動(零初始流動性使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變得極端)以及質量控制(平臺充斥著低質量市場,或者更糟——造成法律風險的暗殺事件賭注)。

Polymarket 和 Kalshi 都選擇了平臺精選模式。他們的團隊會對所有市場進行審核,確保質量和明確的解決方案標準。這雖然有助於建立信任,但卻犧牲了速度——平臺本身成為了瓶頸。

創業者們正在嘗試什麼

Melee 採用類似 pump.fun 的策略來應對冷啟動階段。市場創建者獲得 100 股,早期買家的份額則遞減(3 股、2 股、1 股……)。如果市場獲得認可,早期參與者將獲得超額回報——潛在回報高達 1000 倍甚至更多。這是一個「市場的市場」,交易者通過早期建倉來預測哪些市場本身將會增長。其核心在於:只有最優質的市場——由頂級創建者打造或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能吸引足夠的交易量。最終,優質市場會自然而然地脫穎而出。

XO Market 要求內容創作者使用 LS-LMSR AMM 提供流動性。創作者通過支付費用來賺取收益,從而將激勵機制與市場質量掛鉤。像 Fact Machine 和 Opinions.fun 這樣的意見市場平臺,允許有影響力的人通過圍繞主觀話題創建病毒式傳播的市場來將文化資本變現。

理論上的理想形態是混合型的、社區驅動的模式:用戶在創建市場時投入聲譽和流動性,然後由社區管理員進行審核。這種模式既能實現無需許可的快速創建,又能保證內容的質量。但目前還沒有任何主流平臺成功實現這一模式。根本的矛盾依然存在:無需許可能夠帶來多樣性,而管理員則能確保質量。打破這種平衡將釋放生態系統所需的本地化、小眾市場。

問題五:預言機和結算

即使你解決了流動性、發現、表達、創造所有這些問題,仍然存在一個最根本的難題:誰來決定發生了什麼?

集中式平臺由團隊做出決策,效率高,但存在單點故障風險。去中心化平臺需要預言機系統來處理任意問題,無需持續的人工干預。但如何決定這些問題的結果仍然是最難的。

正如研究員尼爾·達夫塔裡 (Neel Daftary) 為 Delphi Digital 所闡述的那樣,新興的解決方案是一個多層堆棧,可以將問題路由到適當的機制:

對於客觀結果採用自動化數據推送。Polymarket 於 2025 年 9 月集成 Chainlink,實現加密貨幣價格市場的即時結算。快速且確定性強。

AI Agent 用於解答覆雜問題。Chainlink 在 1660 個 Polymarket 市場測試了 AI 預言機,準確率達到 89%(體育賽事準確率高達 99.7%)。Supra 的 Threshold AI 預言機利用多代理委員會來驗證事實並檢測操縱行為,最終提供經過簽名的結果。

像 UMA 這樣的樂觀預言機適用於模稜兩可的問題,它會提出一些結果,爭議雙方則投入資金來挑戰這些結果。雖然它基於博弈論,但對於明確的問題卻很有效。

對於高風險糾紛,採用基於聲譽的陪審團,投票權與鏈上業績記錄掛鉤,而不僅僅是資本。

基礎設施正在快速成熟,但市場結算仍然是最棘手的問題。如果結算方案出錯,就會破壞信任;如果方案正確,則可以擴展到數百萬個市場。

為什麼這些問題很重要

流動性、市場發現、交易者觀點表達、市場創建和結算這五個問題是相互關聯的。解決流動性問題,就能提升市場吸引力,從而改善市場發現機制。更好的市場發現機制能帶來更多用戶,使無需許可的市場創建成為可能。更多市場意味著對強大預言機的需求更大。這是一個系統,而目前,該系統存在瓶頸。

但機遇也隨之而來:現有項目被困於既有模式之中。Polymarket 和 Kalshi 的成功都建立在某些關於預測市場運作方式的假設之上。他們是在既定的約束條件下進行優化。而新一代的開發者則擁有完全無視這些約束的優勢。

Melee 可以嘗試不同的 Bonding Curve,因為他們的目標不是成為 Polymarket。Flipr 可以將槓桿機制嵌入社交信息流,因為他們在美國無需獲得監管部門的批准。Seda 可以基於連續數據流生成永續合約,因為他們不受二元解析的限制。

這才是預測市場賽道創業者真正的優勢所在。並非複製現有模式,而是直接攻克根本性問題。這五大問題是基本要求。能夠解決這些問題的平臺,不僅能夠贏得市場份額,更能釋放預測市場作為協調機制的全部潛力。

2024 年證明了預測市場可以被大規模採用。2026 年將證明它可以在任何地方運作。

原文鏈接

點擊瞭解律動BlockBeats 在招崗位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賬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來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Followin的任何立場,不構成與Followin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
喜歡
60
收藏
10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