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長期以來備受詬病的加密貨幣稅收制度正面臨徹底變革。
日本金融廳(FSA)是該國最高金融監管機構,正準備將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內的105種加密資產重新歸類為“金融產品”。據《朝日新聞》報道,這些加密貨幣將根據《金融產品交易法》進行監管。
據報道,日本金融廳此舉包括在下一財年之前向政府申請稅收減免。朝日新聞稱,這些新規將類似於股票交易的稅收模式,並可能徹底終結日本備受爭議的加密貨幣稅收制度。
在日本現行制度下,加密貨幣收益被歸類為“雜項收入”,最高稅率檔的投資者需將收益的55%上繳政府。鑑於在許多國家,加密貨幣收益被視為資本利得,稅率較低,日本的這套制度長期以來備受詬病。
如果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的提議得以實施,這105種加密貨幣的利潤將按20%的單一稅率徵稅。該機構尚未就此事發表官方聲明,但報告指出,在確定哪些加密貨幣應列入名單時,透明度、發行機構的信譽、技術穩健性和價格波動風險等標準均被納入考量。
據報道,韓國金融廳(FSA)還計劃出臺新規,以防止國內加密貨幣行業的內幕交易。根據新規,與交易所或發行方有關聯的個人和公司將被禁止在掌握尚未披露的敏感數據(例如上市日期或財務狀況信息)的情況下進行交易。
這些規定擬納入2026年前幾周舉行的預算討論中。
日本的加密貨幣行業目前擁有一個由其自律機構——日本虛擬貨幣交易所協會(JVCEA)管理的“綠色名單”系統。該名單目前包含30種加密資產,其中包括BTC、 ETH、 Matic、 XRP和LTC等市值較高的加密貨幣。
代幣要被列入綠名單,必須滿足三個條件:
- 必須在至少三個JVCEA成員交易所上市。
- 必須在JVCEA成員交易所上市至少六個月。
- 它被JVCEA認定為“合格”,並被允許無條件列入名錄。
*本文不構成投資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