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X 上爆發大量名人帳號被駭客入侵騙走加密貨幣事件,當時震驚全球科技與政治圈,那年仍名為 Twitter 的 X 平台忽然出現大量冒充名人發佈的詭異訊息,從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到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再到蘋果與優步等企業官方帳號均同時發文給粉絲邀請轉出比特幣就可以得到雙倍回饋的詐騙訊息,看起來就荒謬無比的發文,卻在短時間內吸引了數千名信以為真的使用者匯款。這起事件背後的操盤手,是來自於英國利物浦,年僅二十六歲的約瑟夫詹姆斯奧康納,現在他已被捕入獄,被英國法院勒令賠償約 400 萬英鎊等值的比特幣給受害者。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騙到 X 員工憑證、以社交工程手法竊取比特幣
奧康納在網路上以 PlugwalkJoe 之名進行活動,他與一群年輕同夥利用社交工程手法,成功騙取 Twitter 內部多名員工的登入憑證,取得通往後台的權限後,他們得以進入 X 平台中極少數人才可操作的內控面板,然後直接重設名人帳戶密碼發送推文。在短短兩天內,這群駭客共操控了超過一百三十個帳號,其中四十五個帳號被用來發佈詐騙訊息。當時全球超過三億五千萬使用者可能看到這些貼文,許多人都誤以為名人正在推廣某種慈善性質的回饋計畫,因此落入陷阱。
利用玩線上遊戲時呼朋引伴做詐騙
約瑟夫詹姆斯奧康納利用推特犯案期間,共有四百二十六筆轉帳匯入駭客指定的錢包,累積超過 12.8 枚比特幣。以當年的價格換算,約十一萬美元,如今價值已超過一百二十萬美元。然而美國調查單位在追查奧康納的資產後發現,這名駭客的收益遠不止於這次名人詐騙。他與其他青少年在網路遊戲「決勝時刻」中結識後,組成駭客團體,持續對多個目標發動入侵,既勒索又竊取加密資產。英國皇家檢控署指出調查團隊在其電子錢包中追溯到更多非法所得,加總後共查封四十二枚比特幣及其他數位貨幣,總值約四百一十萬英鎊,折合約五百四十萬美元。
案發後,奧康納逃往母親居住的西班牙,但西班牙警方於 2021 年將他逮捕。西班牙最高法院其後裁定,由於受害者與關鍵證據全都在美國,因此美國司法部具備最佳審理地位,奧康納遂被引渡至美國。2023年,他在美國法院承認電腦入侵、電信詐欺、敲詐勒索等罪名,被判處五年監禁。
法院裁定沒收 400萬英鎊等值加密貨幣用於賠償
雖然奧康納未在英國接受刑事審判,但英國皇家檢控署仍依據民事追償程序,對他的加密資產提出索回請求。檢察官阿德里安福斯特強調,司法體系的目的不僅在於懲罰,更在於阻止犯罪獲利,恢復被害人的損失。他表示即使當事人在英國沒有刑事定罪,當局仍有義務確保駭客無法享受非法所得。法院上週正式核定奧康納的資產價值約四百一十萬英鎊,這些資產將全數被沒收,用於補償受害者。
這起事件不僅揭露了大型社群平台自身的安全漏洞,也突顯社交工程對企業內部管理的威脅。駭客並未突破技術防線,而是從人性弱點下手,使員工誤交權限,最終導致平台史上最嚴重的安全災難之一。X (Twitter) 當時被迫緊急凍結多個帳號,以防止高風險用戶遭到再次操控。事後該公司內部檢討報告指出,後台權限管理過於集中、員工教育不足,加上多因素驗證措施不夠嚴格,使攻擊者得以輕易闖入。
這起案件促使全球各大科技公司加強對內部人員的權限管理,重新審視企業對社交工程攻擊的防護能力。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BitMEX 共同創辦人 Arthur Hayes 在最新長文〈Snow Forecast〉中指出,自 4 月以來支撐比特幣的 ETF 流入與儲備企業 (DAT) 已全面降溫,美元流動性則一路緊縮,形成當前加密市場的下跌主因。他預期風險資產短期將面臨更深修正,只有在美國政府與聯準會重新啟動印鈔機後,行情才會真正重返多頭。
Table of Contents
Toggle核心比喻:市場就像天氣,比特幣成全球流動性風向球
Hayes 以北海道滑雪季為譬喻,形容投資者經常得在訊號不完整的情況下決定進場時機。
他指出,比特幣價格反映的是「市場對未來法幣供給」的預期。當政治訊號偏向寬鬆,BTC ▼ 便提前反應;反之亦然。
然而,現在川普政府與美國財政政策不斷釋放的矛盾訊號,使市場解讀流動性方向更加困難。
比特幣為什麼下跌?ETF、DAT 流入減緩與美元流動性緊縮成主因
Hayes 也解釋了比特幣 4 月至 10 月期間,即便美元流動性指標走弱但比特幣仍上漲;以及下半年的疲軟與下跌原因。
ETF 基差交易虛增買盤
首先,大型機構買入 IBIT 等比特幣現貨 ETF,反向做空 CME 期貨,藉此進行基差套利 (Basis Trade),這並非基本買盤。
- 基差上升 → 大量流入 ETF,散戶誤以為機構對 BTC ▼ 的興趣飆升而跟著買入。
基差下降 → 套利基金集體撤退 → ETF 大量流出 → 散戶跟著賣出,壓低市場價格。
基差交易作為對沖基金常用的一種套利策略,藉由操作國債現貨與期貨間的細微價差獲利,並利用高槓桿放大報酬。
(比特幣 ETF 連續淨流入卻沒漲? CME 空頭套利創新高,都不是來買幣的 (basis trading,基差套利))
DAT 溢價消失,增持動能停滯
同時,當 DAT 股票相對 BTC ▼ 持倉的 mNAV 溢價消失,企業無法再增發股票換取便宜比特幣,推升力道也將同步放緩。
他指出,這些因素共同造成流動性假象:「看似強勁的機構買盤,實則是出於套利目的,並非長期買家。」
美元流動性急速萎縮
另一方面,美元流動性自 7 月以來蒸發近 1 兆美元,也成了 BTC ▼ 價格成長受限的主因之一:
隨著 ETF 基差套利不再吸引機構、DAT 購買速度放緩、財政部回補 TGA 且聯準會尚未正式重啟量化寬鬆,比特幣作為風險資產也將首當其衝。
政治時刻:川普與財長 Bessent 終究得帶領市場起飛
Hayes 指出,美國貨幣政策本質是政治行為:「川普希望維持資產價格以確保政治支持,但面對通膨壓力又必須假裝鷹派,然而市場最終將逼迫政府做出選擇。」
他直言,美國將出現「不是印鈔救市場,就是放任信用收縮引爆失業潮」的選擇:
然而在政治現實中,救市,也就是印鈔,永遠比衰退更容易被接受。
因此 Hayes 認為,川普與財政部長 Bessent 最終仍將透過私底下的財政操作、或是明目張膽的 QE,將資金重新注入市場。
(Arthur Hayes 看好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推兆元經濟方案:BTC 上看百萬美元)
信用壓力累積增添寬鬆機會,比特幣上看 25 萬美元
Hayes 也點出當前 BTC ▼ 持續下跌、但美國眾多指數都仍高位徘徊的異常狀況,認為搭配美元流動性曲線的急速下降,這可能是信用壓力累積的前兆:
那麼當股市回調 10% 至 20%、10 年期公債殖利率逼近 5% 時,政府將被迫介入並加速印鈔,推升風險市場全面上漲。
他預測,一旦大規模寬鬆政策出爐,比特幣有望在年底飆升至 20 萬美元或 25 萬美元;但在這段疲軟期間,仍可能跌至 8 萬美元到 8.5 萬美元。
中國的角色:美國印鈔後,中國才會全面跟進 QE
最後, 對於中國央行首度增持政府債,Hayes 認為這是中國有望量化寬鬆的前奏。不過它會等待美元先 QE,再全面放水,以避免人民幣過度貶值。
他強調,中美若同時開啟貨幣擴張,2026 年將成為加密資產的超級牛市年份。
風險提示
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高度風險,其價格可能波動劇烈,您可能損失全部本金。請謹慎評估風險。





